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很多人将“小中风”看做中风的先兆,但医生认为这也是一种中风。晚报电话医生、苏大附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正春告诉读者,小中风如果多次反复发作,极有可能一次比一次加重,自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进而发生为进展性的或完全性的中风。
问题点击
读者:我有过小中风,虽然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但我一直在担心复发的可能性,请问我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正春:小中风也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顾名思义,它的症状表现历时短暂,每次发作仅持续几秒钟、几分钟或几个小时,最多不超过24小时就能自然缓解。这种发作往往会反复出现,虽然没有什么规律,但每次发作的表现大致相同,发作缓解后的间歇期一般正常,没有什么后遗症。小中风虽历时短暂,但不可忽视。有人把它作为中风的先兆,实际上它也是一种中风,如果多次反复发作,极有可能一次比一次加重,自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小,进而发生为进展性的或完全性的中风。据统计,大约有1/3的小中风患者迟早会发生完全性中风。但预防措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首先需要明确初次卒中发作的类型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高半胱氨酸血症以及吸烟、酗酒、肥胖、抑郁等行为,其中有中风病史者中风复发率较一般人群高3-4倍。所以,一旦有小中风的症状,哪怕已经缓解,也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读者:我是脑血栓病人的家属,听说溶栓效果非常好,请问张教授是这样吗?
张正春:溶栓是治疗超早期脑梗塞的有效方法,溶栓治疗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时间就是疗效,时间就是大脑”,但由于患者发病时间所限、不能及时就诊而错过治疗时机。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者主张溶栓治疗:①年龄小于80岁;②发病 6小 时 内 ; ③ 血 压 低 于180/110mmHg;④无意识障碍;⑤瘫痪肢体肌力在3级以下,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⑥头颅CT排除出血。⑦患者或家属同意。出现以下情况则不宜溶栓——①有明显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100×106/L先前48小时内用过肝素且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 ② 血 糖 <2.7mmol/l.血 压>180/110mmHg;③近3个月内有脑卒中、脑外伤史和心肌梗死病史;3周内有胃肠道及泌尿系统出血病史, 2周内有较大的外科手术史, 1周内有腰穿及动脉穿刺史,有活动性出血及外伤的证据;④头颅CT显示低密度>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⑤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⑥伴有明确的癫痫发作。溶栓包括动脉溶栓及静脉溶栓两种方法,静脉溶栓即为静脉应用尿激酶或rt-PA,动脉溶栓即在DSA直视下进行超选择介入动脉溶栓。
读者:上次看晚报介绍说,很多心脏病可以采纳介入治疗,请问脑血管病方面,是不是也可以采纳介入治疗呢?
张正春:神经介入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像急性脑梗塞引起的偏瘫,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狭窄所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视网膜中央动脉或中央静脉闭塞引起视力减退,静脉窦血栓形成引起的颅内压增高,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VM)及硬脑膜动静脉瘘(AVF)的栓塞等疾病都可采纳。神经血管介入的主要目标是使狭窄和闭塞血管恢复通畅,防止栓子脱落形成新的血管闭塞,维持脑组织正常血供,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促进血管病变的恢复。
读者:我有一位同事有高血压,突然中风了,我也有高血压,所以非常担心,想知道如何才能防止中风的发生?
张正春:中风是指脑中风,也就是急性脑血管病,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总数的60%-70%,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的30%-40%,是由于脑内动脉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内,亦称脑溢血。中风的第一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都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你现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坚持服药,经常测量血压使血压达标。定期到神经内科或心内科门诊随诊,根据血压监测情况调整用药。另外需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及情绪,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减少钠盐摄入;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
(实习编辑:李杏)
主任医师
东营圣歌康复医院 脑血管病
主任医师
北京延庆区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儿童特需门诊
主任医师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儿童医院 小儿神经内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阜宁县城河路27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吉林省长春市工农大路174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吉林市吉林大街333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濮阳市玉门路7号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昆明市白云路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