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是癫痫?

姚学华 内科 副主任医师
胜利石油管理局龙口基地管理中心医院 一级

  【概述】

  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突然、过度的重复放电,导致脑功能突发性、暂时性紊乱,临床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称为癫痫发作。可分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等,具有间歇性、短时性和刻板性的共同特点。癫痫系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俗称羊痫风或羊癫风。中医文献:《神农本草经》卷一:“﹝蛇床子﹞利关节、癫痫、恶疮。”

  【分类】

  癫痫系多种原因引起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发作性运动、感觉、意识、精神、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发生癫痫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原发性(功能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

  (一)原发性癫痫:又称真性或特发性或隐原性癫痫。其真正的原因不明。虽经现代各种诊查手段检查仍不能明确。

  (二)继发性癫痫:又称症状性癫痫。指能找到病因的癫痫。见下述常见病因。

  根据发作情况主要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 1)大发作,又称全身性发作,半数有先兆,如头昏、精神错乱、上腹部不适、视听和嗅觉障碍。发作时(痉挛发作期) ,有些病人先发出尖锐叫声,后既有意识丧失而跌倒,有全身肌肉强直、呼吸停顿,头眼可偏向一侧,数秒钟后 有阵挛性抽搐,抽搐逐渐加重,历时数使秒钟,阵挛期呼吸恢复,口吐白沫(如舌被咬破出现血沫)。部分病人有 大小便失禁、抽搐后全身松弛或进入昏睡(昏睡期),此后意识逐渐恢复。

  ( 2)小发作,可短暂(2~15秒)意识障碍或丧失,而无全身痉挛现象。每日可有多次发作,有时可有节律性眨眼、 低头、两眼直视、上肢抽动。

  ( 3)精神运动性发作,可表现为发作突然,意识模糊,有不规则及不协调动作(如吮吸、咀嚼、寻找、叫喊、奔跑、 挣扎等)。病人的举动无动机、无目标、盲目而有冲动性,发作持续数小时,有时长达数天。病人对发作经过毫无 记忆。

  ( 4)局限性发作,一般见于大脑皮层有器质性损害的病人表现为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的发作性抽动或感觉异常, 可扩散至身体一侧。当发作累及身体两侧,则可表现为大发作。

  【癫痫病因病理】

  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癫痫特别是大脑皮质的病变一般认为与下列四种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在一些有癫痫病史或有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脏畸形的病人家族中容易出现癫痫;

  2.脑损害与脑损伤在胚胎发育中受到病毒感染放射线照射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胚胎发育不良可以引起癫痫;胎儿生产过程中产伤也是引起癫痫的一个主要原因;颅脑外伤也可引起癫痫;

  3.颅脑其它疾病脑肿瘤脑血管病颅内感染等;

  4.环境因素;男性病人较女性病人稍多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另外发热精神刺激等也是癫痫发生的诱因。

  一、西医病因病理

  西医根据癫痫病因不同分成特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症状性)癫痫两大类。前者指这类患者的脑病并无可以解释症状的结构变化或代谢异常,而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症状性癫痫因于多种脑部病损和代谢障碍,如先天性疾病、产前期和围生期疾病(产伤是婴儿期癫痫的常见病因)、高热惊厥后遗、外伤、感染、中毒、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等。癫痫的产生与神经元异常放电相关。人体休息时,一个大脑皮质锥体细胞的放电频率一般保持在1~10次/秒之间,而在癫痫病灶中,一组病态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可高达每秒数百次。痫灶细胞群高频重复放电,使其轴突所直接联系的神经元产生较大的突触后电位,从而产生连续传播,直至抑制作用(包括痫性周围抑制性神经细胞的活动,胶质细胞对兴奋性物质的回收,以及病灶外抑制机构的参与)使发作终止。由于传播途径及范围不同而引起各种形式发作。痫性活动可能仅牵涉一个区域的大脑皮质而不再扩散,引起单纯部分性发作;兴奋在前中央回或后中央回通过放电后细胞外钾离子的增多而传导到邻近神经元,造成杰克逊(Jackson)癫痫;痫性活动常由大脑皮质通过下行投射纤维传播到丘脑和中脑网状结构,引起意识丧失,再由弥散性丘脑投射系统传布到整个大脑皮质,产生继发的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癫痫属痰症。脑为至清至粹至纯之腑,为真气所聚,维系经络,协调内外,以主元神。脑清则神识清明,主持有度;脑为髓海,水谷精微及肾精所藏。清灵之脏腑喜静谧而恶动扰,易虚易实,是故神伤窍闭为其病理基础。清窍被扰.元神失控,神机散乱,则昏仆抽搐;髓海不充,元神失养,脑神乏机,致恍惚不安,目光呆滞等。

  心藏神,肾藏精主髓,脾运中焦,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可见脑与心、肝、肾、脾诸脏功能相关。

  先天因素 命门伏邪,或由于父母禀赋或孕产调养不当,胎气受损,或者脏气不平,或者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脾肾虚而生痰,肝气旺而生风。

  痰浊内生 饮食不节,过食醇酒肥甘,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气郁化火,火邪炼津成痰,积痰内伏,一遇诱因,痰浊或随气逆,或因火炎,或随风动,蒙蔽心神清窍,发为痫证,故有“无痰不作痫”说。不洁饮食,虫阻脑窍,因虫而致风动,也是引发痫证之因。

  七情失调 主要责之于惊恐。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脏腑,肝肾受损,则致阴不敛阳而生痰生风。脾胃受损。

2009-06-07 12:49: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瑞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医院 三甲
胆结石手术后肚子疼怎么回事
肚子疼一般指腹痛,胆结石手术后患者出现腹痛的症状,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术后感染、腹腔粘连、胆汁瘘、急性肠胃炎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现象 胆结石手术会对患者的胃肠道造成一定的刺激,从而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一般在经过适当休息后可以逐渐缓解。 2、术后感染 如果患者在胆结石手术后不注意伤口部位的护理,可能会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从而引起腹痛、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建议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微波疗法、红外线疗法等方式进行改善。 3、腹腔粘连 如果在胆结石手术后,患者不注意饮食健康,经常吃难消化的食物,可能会使腹腔内的创面发生粘连,从而引起腹痛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肠粘连松解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介入治疗、胃肠减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4、胆汁瘘 如果在胆结石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不当,导致胆汁渗出,可能会引起胆汁瘘的情况。由于胆汁具有刺激性,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腹痛、发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醋酸氯己定溶液、医用酒精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5、急性肠胃炎 如果患者在胆结石手术后食用了不洁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受到细菌感染,引起急性肠胃炎的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发热、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此外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有利于身体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彩超检查胆管有点扩张怎么回事,怎么办
彩超检查胆管有点扩张,可能是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管炎、胆管结石等原因所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治疗。1、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激素水平紊乱有关,主要表现为胆管出现扩张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脏纤维化、肝功能不全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进行手术治疗,比如囊肿切除吻合术、肝移植术等。术后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2、胆管炎胆管炎是指胆管内出现细菌感染,造成胆管壁的炎症反应,可引起胆管有点扩张的情况,还会使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已经出现了胆道梗阻的情况,则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3、胆管结石体内胆固醇过多、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可能会形成胆管结石,进而导致胆管内的胆汁排出不畅,从而引起胆管扩张的情况。患者还会出现腹部疼痛、黄疸、高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结石体积比较大,则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也可能与胆管息肉、胆管癌等疾病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付志强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彩超检查胆囊壁稍厚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彩超检查胆囊壁稍厚一般是指胆囊壁稍厚,多考虑是饮食不当、胆囊炎引起的,也可能是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饮食不当 若是患者日常生活中经常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加重肝胆负担,影响胆囊收缩,从而出现胆囊壁稍厚的情况。 2、胆囊炎 若是患者长期吸烟酗酒,可能会损伤胆囊,容易诱发胆囊炎,会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在进行彩超检查时会出现胆囊壁稍厚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消炎利胆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胆囊息肉 如果长期吸烟酗酒,可能会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容易诱发胆囊息肉,会出现胆绞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在进行彩超检查时会出现胆囊壁稍厚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4、胆囊结石 如果患者存在胆囊结石,可能会刺激胆囊壁,容易出现胆绞痛现象,在进行彩超检查时,会出现胆囊壁稍厚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排石颗粒、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 5、胆囊腺肌症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通常与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唑啉、头孢曲松、阿托品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 胆囊壁稍厚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理,建议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适量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生菜、草莓等,避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比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同时还要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平时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比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能够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