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青年缺血性卒中由于发病年龄低,病因、危险因素的构成与中老年缺血性卒中存在差异,一直备受临床关注。
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三次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上,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吴小珂医学硕士,进行了 “影响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的线上报告,分享了其所在团队的研究发现。
01 研究背景
该研究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44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病因分型和预后,探寻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个体化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02 研究方法
▎该研究对如青年卒中患者进行了如下临床资料收集:
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等;
既往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既往服药史;
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和青年卒中相关的检查);
影像学:头颅CT或头颅MRI、颈脑CTA检查或头颅MRA、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卒中严重性。
该研究对患者进行病因学分类,包括TOAST分型和国际儿童卒中研究(IPSS)。
▎TOAST分型: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
小动脉闭塞型(small artery occlusion,SA0)
心源性脑栓塞型(cardio embolism,CE)
其他明确病因型(other determined etiologies,OD)
不明原因型(undetermined etiology,UD)
▎国际儿童卒中研究(IPSS):
动脉病,心脏疾病,慢性全身性疾病,血栓形成状态,急性全身性疾病,慢性头和颈部疾病,急性头颈疾病,感染和成年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此外,该研究还增加了与怀孕相关、吸毒史及既往脑血管疾病。
该研究从2019年11月开始对上述444例青年卒中患者进行电话访视。随访内容包括采用mRS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是否有卒中再发及复发时间,是否死亡及死亡时间。预后不良定义为mRS评分≥3分。统计学方面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预后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03 研究结果
▎TOAST分型与IPSS不同病因患者分布情况
444例青年卒中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据第一位(226例,50.90%),其次为少见原因型(97例,21.84%)和不明原因型(59例,13.28%)。
IPSS根据性别不同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男性患者占据第一位的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占据第二位的是动脉病,占据第三位的是慢性全身性疾病;女性患者占据第一位的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占据第二位的是慢性全身性疾病。
IPSS根据年龄不同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25岁组,占据第一位的是心脏疾病;25岁-35岁组,占据第一位的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占据第二位的是动脉病,占据第三位的是慢性全身性疾病;36-45岁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是遥遥领先的。
对于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既往脑梗死病史和高脂血症的患者,统计了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这些疾病的预防频率在50%左右,可以看出对疾病的预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对青年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青年卒中的预后整体较好。该研究最长的随访年限为8.5年,最短为0.1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763±0.96年。其中再发患者28例(7.39%),死亡患者17例(4.49%)。
危险因素与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合并静脉窦血栓、贫血、孤立性的大血管闭塞及NIHSS分组高分组的患者提示预后不良。
04 分析与讨论
从该研究纳入的44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机制来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仍是其主要的病理基础(占比50.90%)。
该研究中,心源性脑栓塞占青年卒中的(占比4%),比例偏小,考虑与汇报者所在中心开展经食管超声检查、TCD发泡试验等检查偏少有关。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在35岁以下的患者中。使用根据IPSS进行的危险因素分类,我们能够在94%的年轻中风患者中确定至少一种危险因素。能够在一部分根据TOAST分类归类为“不明原因型”的患者中发现其他危险因素,从而更好地对因治疗。
既往研究提示,影响青年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低收入者及文化程度较低、入院时青年患者收缩压较高、睡眠质量差、患者的心理因素:如中风后焦虑抑郁。汇报者所在团队的研究显示导致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静脉窦血栓、贫血、孤立性大血管闭塞及基线NIHSS评分。
05 结论及建议
▎该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
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更加多元化;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情况较好,但若合并静脉窦血栓、大动脉闭塞、贫血及入院NIHSS评分高者提示预后不良。
06 给临床带来的建议包括:
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在青年卒中患者中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表明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多运动,控制血压、血脂、血糖,补充维生素B12等预防脑卒中的方式对青年人同样重要。
青年卒中常规开展心源性脑卒中的筛查,以指导个体化治疗。
针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建议结合TOAST分型及IPSS分类,关注青年卒中患者亚诊断。
积极治疗导致青年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的危险病因。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