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总是频繁眨眼、耸肩、做鬼脸,出现不自主发声或者污言秽语,家长应该重视起来。这样的行为可能不仅仅是孩子调皮,还可能是孩子患上抽动症。
对于家长,孩子患上抽动症是一件让人无奈的事情。不少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抽动症状会慢慢好转甚至消失。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抽动症等等就好?
说起抽动症,很多家长都不不熟悉,甚至不知道。
抽动症,又被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类以进行性发展的、不自主的、突发的、无节律的多部位、形式多样的运动抽动,同时伴有一种或多种爆发性发生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
简单了解完抽动症,回到正题,抽动症真的等等就能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部分孩子长大后抽动症状逐渐消失甚至“痊愈”,但这样并不意味着抽动症状完全消失。抽动症未经过科学系统的治疗,遇到过高的心理精神压力可能会让患者的抽动症状爆发,造成更大的心理精神压力。
其次,由于抽动症的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多发性抽动,容易让孩子被歧视造成心理阴影导致交流障碍。另外,由于患上抽动症注意力无法集中,孩子无法认真学习。
最后,抽动症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相关症状加重。
如果孩子确诊了抽动症,一定要及时治疗,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抽动症如何治疗?
抽动症治疗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心理上,帮助孩子解除心理困扰,消除病耻感。药物上,可选用氟哌啶醇、泰必利、可乐定等。具体的治疗方案,需因人而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
无论是什么疾病,发现后一定要及时治疗,切勿抱有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