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他脖子痛去按摩,按完却坐上了轮椅……

  神经档案室又有新病例啦!一起来看看——

  这天,一位29岁的年轻小伙因为“颈部疼痛1周,四肢及躯干麻木3天”坐着轮椅来到病房。

  1周前,小伙子开始觉得颈部有些疼痛。他长期伏案工作,所以觉得脖子疼也正常——毕竟上班族谁没个肌肉劳损、颈椎病什么的呢。当时的疼痛休息以后就好了,所以他并没有太在意。

  结果又过了4天,他又出现了新的症状:

  首先出现是右侧肢体的麻木;很快地左侧肢体和躯干也麻木了,走路也不稳,大小便也有障碍。所幸的是上肢的运动以及饮食还基本正常。

  小伙这才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马虎不得,立刻到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行头部、颈胸部磁共振检查,唯一的阳性发现是小脑处有个梗死病灶。当地予改善循环等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于是转诊到上级医院。

  当地医院的MRI,提示“小脑梗死”

  入院后,医生对小伙进行了查体,主要发现如下:

  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及躯干浅感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双下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下降,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大小便障碍,脊髓或周围神经。

  根据医生此次的体查,进行神经系统定位及定性诊断如下:

  定位诊断:

  患者双下肢肌力下降,为截瘫;四肢及躯干浅感觉均减退,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病灶定位在脊髓或周围神经,且高位脊髓损害可能性较大。

  定性诊断:

  病人为青年男性,急性起病,考虑炎性或血管性疾病的可能性大,如急性脊髓炎、脊髓血管病、格林巴利综合征。

  脊髓炎和格林巴利综合征这两种疾病,常以运动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病人却首先表现为感觉障碍,并且外院MRI上颈胸段脊髓没有看到明显病灶。

  要说是脊髓血管病吧,同样地,外院MRI上颈胸段脊髓没有看到明显病灶,倒是明确提示了小脑上有个梗死灶。

  难道“一元论”在这里已经不适用了,他是不是同时合并了两种或者多种疾病?小脑梗死合并急性脊髓炎?

  医生进一步询问了病史,这时病人透露了一条重要然而却遗漏的信息:

  在他颈部疼痛后,曾到一家“盲人按摩院”去按摩,紧接着的第2天才出现了肢体麻木和乏力的情况。这个信息给病情诊断提供了很大的指向性。

  于是医生给他复查了颈部的磁共振,加了个DWI序列;还做了头颈部CTA。这两项检查又有了新的发现。

  颈椎DWI:颈髓上段呈高信号

  CTA:左侧椎动脉优势供血,颈段节段性狭窄;右侧椎动脉细小,起始部和颈段多节段狭窄

  接下来,颈部血管B超又有了标志性的发现:双侧椎动脉管腔内多发低回声充填,考虑夹层(壁内血肿型),且椎动脉的血流流速减低。

  至此,诊断基本明朗了——椎动脉夹层。

  病人的颈髓高信号为梗塞灶,而小脑的梗死是由于栓子的脱落引起的栓塞,这两个部位的病灶就可以通过椎动脉夹层一种疾病得到合理的解释。

  那为什么当地医院的颈胸段MRI没有阳性发现呢?原来当时只做了平扫序列,没有做DWI,信号也比较模糊,故没有发现颈髓的病灶(再次告诉我们,考虑血管性病变时一定要做DWI啊!)。

  经过积极地抗血小板、控制血压和改善循环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步改善,出院时基本能正常行走。2个月后复查颈部彩超显示,病人的双侧椎动脉管腔基本通畅,血流较前明显改善。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椎动脉夹层吧!

  椎动脉夹层是由于动脉血管管腔内血液通过动脉内膜的破口进入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造成动脉管腔狭窄和管壁瘤样扩张,是引起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发病率为 1 ~ 1.50/10 万。

  常见原因为外伤和颈部按摩,约占发病原因的50%以上;先天性动脉疾病、一些家族性结缔组织病也是椎动脉夹层的原因。另外,遗传因素导致的高凝状态也可使发生动脉夹层的风险增加。

  椎动脉夹层发生缺血的原因可能为:

  动脉撕裂内膜处血栓形成导致栓塞。

  夹层导致血流灌注减少,使脊髓动脉分布区域低灌注。

  椎动脉夹层的典型表现

  单发颈部疼痛或枕部疼痛,伴或不伴后循环缺血。

  脊髓梗死并不是椎动脉夹层的常见症状。据临床研究显示,有 1/2 ~ 1/3 的患者首发症状为颈部或枕部疼痛,从疼痛到其他症状出现可以间隔数分钟至2周。

  缺血症状多发生于后循环,出现脑干、小脑、丘脑或大脑半球症状,亦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头颈部血管彩超、MRA、CTA及 DSA 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对脑动脉夹层的诊断水平。目前认为 DSA仍为诊断脑动脉夹层的金标准,但鉴于 DSA的有创性以及不能发现管壁内血肿,因而不作为常规推荐。

  目前抗血小板和抗凝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案,但这两种方案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孰优孰劣;若颈部动脉夹层经积极抗栓治疗无效,仍出现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时,可考虑采取动脉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

  大部分椎动脉夹层患者恢复良好,临床随访发现,24%患者可完全恢复,58%患者仅遗留轻度症状,病死率仅 2%。

  总体来说,一旦诊断明确,给予积极治疗,大部分椎动脉夹层患者预后良好。

2020-04-23 00:00:04浏览7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菟丝子和五味子能长期泡水喝吗
菟丝子和五味子一般不能长期泡水喝。菟丝子是一种中药材,为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其具有补阳益阴、固精缩尿、安胎、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腰膝酸软、遗尿尿频、胎动不安、目昏不明等症状。五味子是一种中药材,为五味子科五味子属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其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久咳虚喘、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症状。菟丝子和五味子都属于中药材,一般不建议长期泡水喝,因为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患者长期喝,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而且药物服用以后通常会经过肝脏以及肾脏来完成代谢,如果患者长期喝,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导致肝肾功能损伤。所以患者在服用药物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不可私自盲目用药,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油腻、不易消化以及辛辣的食物,比如肥肉、油炸食品、辣椒、胡椒以及芥末等,同时还应避免喝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品,以免降低药物疗效,影响身体恢复。如果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停药去医院就诊。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熟地黄和菟丝子泡水喝多久壮阳
熟地黄和菟丝子泡水喝多久壮阳,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等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如果患者病情较轻、体质较好,通常需要1个月左右。但如果患者病情较重、体质较差,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熟地黄是一种补益类的药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而菟丝子也是一味补益类的中药材,归肝、肾、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利湿的功效。将这两种中药材泡水喝可以起到一定的壮阳作用,适用于治疗肾阴阳两虚证者,症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晕目眩等。如果患者病情较轻,且体质较好,通常可以坚持饮用熟地黄和菟丝子泡的水1个月左右,可能会有一定的壮阳效果。但如果患者病情较重,体质较差,出现了遗精、滑精、早泄等不适症状,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此外,对上述药物过敏的患者要禁止饮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如果患者服用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同时,患者在用上述两种中药材泡水喝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芥末等,以免影响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