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中风该怎么吃?记住这10条就够了!

  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随着人口增长,社会趋于老龄化、城镇化,也使得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

  在2017年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我们看到,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超过了2.9亿例[1]。2.9亿是什么概念?美国人口数量也不过才3.25亿。也就是说,再加把油,我们的患病人数就快赶上整个美国的人口数量了。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到底该如何预防心血管病?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对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给出了膳食建议[2],并在权威期刊《中国循环杂志》发布。

  指南指出

  1.推荐健康膳食作为心血管病预防的基础措施(I 类推荐,B级证据)。

  2.对于无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可以采用膳食营养建议(表1),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I类推荐,B级证据)。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早在2016版的居民膳食指南上就已经突出了谷物饮食。指南推荐每天平均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 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 g,薯类50-100 g[3]。

  一项来自丹麦癌症协会研究中心的研究对丹麦55465名志愿者(年龄为50-65岁)进行了15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全麦饮食与显著降低的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4]。

  在全谷物摄入量最高的分组中,男性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34%(HR:0.66;95% CI:0.60,0.72),女性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22%(HR:0.78;95% CI:0.70,0.86)[4]。

  2 多吃水果和蔬菜

  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保证每天摄入300-500 g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1/2,每天摄入200-350 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3]。

  对95个观察性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每天摄入200 g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降低冠心病、脑卒中、心血管病、癌症风险和全因死亡[5]。

  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AHA)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也表明经常吃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有助于延缓老年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以西蓝花、卷心菜花椰菜效果尤佳[6]。

  3 少吃红肉少吃加工肉

  猪牛羊肉(红肉)相对于禽类和鱼肉(白肉)的脂肪含量较高,且多为饱和脂肪酸。而饱和脂肪酸,一直以来都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呈正相关。

  你可能无法相信,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红肉归为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级别(2A类),而加工肉类更是被归类为人类致癌物(1类)[7]。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一项长达16年的研究,对53.6万中年人的饮食和健康进行了追踪,结果发现,吃较多的红肉(约134 g/天)使得死亡风险增加26%[8]。

  另外,食用红肉和加工肉类还与9种疾病的死亡率增高有关,包括了癌症、中风、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感染、阿尔茨海默病、肾脏疾病和慢性肝病[8]。

  所以,指南建议红肉每天摄入量应少于75 g[1]。

  4 每天喝一斤牛奶酸奶

  奶类制品富含钙,推荐每天摄入各种各样的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 g[3]。

  发表在《柳叶刀》的一项在21个国家开展,涉及13万人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每天摄入两份乳制品(一份指244 g牛奶或者酸奶、15 g奶酪、5 g黄油中的一种)的人,整体死亡风险下降17%,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23%,中风风险下降33% [9]。

  看来这往后一天8杯水要改成一天8杯奶了!

  5 经常食用豆制品

  豆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钾、钙等,我国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大豆蛋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10]。指南推荐经常食用豆制品,成人每天摄入大豆25 g(相当于豆腐150 g,或豆腐干45-50 g)。

  6 每周吃5次坚果

  坚果表面看起来油很多的样子,但是多吃坚果并不会影响健康,反而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项涉及20多万人的大型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每周吃5次坚果(每次28 g)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14%,冠心病风险降低20%[11]。所以指南推荐每周食用50-70 g坚果[1]。       

  7 每周摄入280-525 g鱼肉[3]

  鱼类对心血管病的保护作用主要归因于Omega-3脂肪酸的含量[1]。鱼肉富含优质蛋白质,并且饱和脂肪酸含量低。

  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每周吃两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比如三文鱼、金枪鱼和沙丁鱼)。每周摄入的量达到225 g时,能降低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和心源性猝死的风险[12]。

  8 少盐少盐少盐

  减少膳食钠盐的摄入不仅可预防高血压,也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中应该在烹饪的过程中注意少放盐,控制用盐量,逐渐降到世界卫生组织(5 g/d )或中国营养学会(6 g/d)的推荐量。

  今年,山东省疾控中心发表在JAHA上的研究表明,仅山东省,2011年一年,就有1.6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高钠摄入引起的高血压。如果把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30%,就可以挽救数千条山东人的性命[13]。

  9 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目前,推荐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菜籽油、鱼等,尤其是具有心血管病高风险的个体需注意合理增加摄入量[1]。

  10 喝茶有益

  茶叶中茶多酚对于疾病的预防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茶多酚对人体脂质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指南推荐每个月喝茶50g以上,绿茶最佳。

  来,喝下这杯菊花茶

  最后小编来划一下重点:

  保持平衡膳食结构,有助于预防脑中风发生。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多吃水果蔬菜、奶类、大豆等,适量食用动物性食物,控制油、盐、糖的摄入。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2]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9, 53(1):13.

  [3] 史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发布[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 27(5):30-30.

  [4] Cecilie K , Anne T , Kim O , et al. Higher Whole-Grain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mong Middle-Aged Men and Women: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Cohort[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8.

  [5] Aune D , Giovannucci E , Boffetta P , et al.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otal cancer and all-cause mortali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7.

  [6] Blekkenhorst L C , Bondonno C P , Lewis J R , et al. Cruciferous and Total Vegetable Intakes A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Older Adult Women[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ardiovascular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2018, 7(8):e008391.

  [7] http://www.who.int/features/qa/cancer-red-meat/en/

  [8] Etemadi A, Sinha R, Ward M H, et al. Mortality from different causes associated with meat, heme iron, nitrates, and nitrites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 bmj, 2017, 357: j1957.

  [9] Dehghan M, Mente A, Rangarajan S, et al. Association of dairy intake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21 countries from five continents (P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The Lancet, 2018.

  [10] He, Jiang. Effect of Soybean Protein on Blood Pressur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5, 143(1):1.

  [11] Guasch-Ferré, Marta, Liu X , Malik V S , et al. Nu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7, 70(20):2519-2532.

  [12] Rimm E B, Appel L J, Chiuve S E, et al. Seafood Long-Chain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18.

  [13] Zhang J, Guo X, Lu Z, et 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Deaths Attributable to High Sodium Intake i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9, 8(1): e010737.

2020-03-24 00:00:02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严重是什么症状表现
中风一般指的是脑卒中。脑卒中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表现。1、头痛脑卒中可能由于机体老化、长期大量饮酒、体重过度肥胖等原因导致。脑动脉硬化容易导致脑缺血缺氧,使脑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头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还需要及时戒酒,避免吃高脂肪、高盐的食物。2、头晕脑卒中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缓解头晕的症状。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3、肢体麻木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一侧肢体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肢体麻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4、言语不清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语言功能受到损伤,出现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5、意识障碍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意识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高压氧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进行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的十六个并发症
中风一般指脑卒中。临床没有脑卒中的十六个并发症这一说法。脑卒中的并发症有很多,常见的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褥疮、吞咽困难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1、肺部感染脑卒中主要是脑部损伤引起的,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2、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长时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患者可以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3、褥疮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甚至会形成褥疮。如果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适当对局部进行按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碘伏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4、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组织萎缩、无力,容易导致吞咽困难。必要时,可以通过经口吞咽训练、鼻饲等方式进食。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心理障碍等并发症,因此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嘴歪是不是中风的前兆
中风一般是指脑卒中,嘴歪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但也可能是外伤、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脑出血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等,帮助改善该病症。2、外伤如果患者面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面部神经受损,从而出现嘴歪、口角流涎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通常能改善上述情况。3、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是指面部表情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4、面肌痉挛面肌痉挛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刺激,导致面部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可能会出现嘴歪、睁眼困难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手术治疗。5、脑出血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嘴歪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是血栓吗
中风不一定是血栓,两者可从概念、病因、治疗方法等方面区分。 1、概念 中风就是指脑卒中,是脑血管发生破裂或者是脑血管发生阻塞所造成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比较高。血栓是血液中的成分在血管腔内凝结形成血凝块,阻塞血管内血液流动,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 2、病因 中风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病、心脏原因、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炎症、血液病、代谢病以及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遗传性因素等。 3、治疗方法 中风患者治疗,如在4到6小时内,可采取溶栓治疗。如过时间窗,则采取保守治疗,即一般支持、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调脂、降血压、抗自由基、脱水降颅压等治疗,以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血栓患者治疗,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目的是抑制血栓的形成,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的作用。血栓急性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疏通血管。如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还要通过药物进行降脂、降糖、降压等治疗,改善血液循环。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还需要多注意休息,可以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