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世界脑卒中日:健脑防卒中,“5+5”套餐请记住

周国平 针灸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级甲等

2018年10月29日是世界脑卒中日,《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7》显示,脑血管病在我国是造成减寿年数的第一位病因。根据预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比2010年升高约50%,预计增加120万例次,而我国居民脑卒中发病率为345.1/10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脑卒中如今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康复科主任周国平教授表示,脑卒中预防需做“5要5不要”,康复要过5关。

世界脑卒中日:健脑防卒中,“5+5”套餐请记住

健脑防卒中,“5+5”长期套餐请记住

周国平教授介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其中最为常见的为脑梗死、脑出血,统称为脑卒中。所有引起以上疾病的因素均为脑卒中的高危因素,需从日常生活中警惕注意,如预防得当,80%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

周国平教授表示,预防脑卒中需要做到5点控制。包括:控制血压、戒烟限酒、调控血糖、控制情绪、限盐少油。其中,血压血糖需定期监测,如有波动异常,应及时与专科医生联系并加以控制。

周国平强调,健脑对预防卒中也有积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均衡饮食与增加大脑活动达到效果。包括以下5点:

1、进食蛋、鱼类。这些食物能提供omega-3脂肪酸、多种氨基酸、卵磷脂之类的神经递质制造所需的原料。杜绝摄入反式脂肪酸(常存在于植物性奶油、马铃薯片、沙拉酱、饼干以及薯条等食物中) 。

2、补充健脑食物。具有健脑益智功效的食物主要有杏仁、核桃、葵花子、粳米、荞麦等。其中,杏仁补脑的功效甚佳,因为杏仁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其次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多听音乐。人的语言、计算、分析等功能,由大脑的左半球负担,而音乐由右半球主管。建议平多听音乐,可以促进“开发”右侧半脑的功能。

4、适当运动。通过肢体运动,大脑也学会了控制肌肉的新技巧,增强了判断距离的能力和保持肢体平衡的技巧,应选择多种运动方式来锻炼大脑。

5、学习新技能。学习一门新技能会使大脑更多区域参与活动,头脑中的旧记忆也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世界脑卒中日:健脑防卒中,“5+5”套餐请记住

卒中康复,5道大关都得过

据周国平教授介绍,偏瘫、吞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而言,后期的康复训练对恢复智力和肢体功能至关重要。

第一关:防跌倒。

中风康复病人防跌倒至关重要。康复科常会对患者跌倒风险进行评估,一旦确定为高风险,医生就会提醒患者增强防范意识,家属随时保护,转换体位时要请护士帮忙,呼叫器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上轮椅前要将轮子锁定,下床行走要用助行器、穿防滑鞋等。

中风患者能保持坐位平衡时,就可以适当做一些功能训练。比如,通过训练肌力,改善运动功能障碍;进行平衡训练,改善平衡功能。这些都能够预防跌倒发生。譬如,现在医院有一种平衡训练器可锻炼平衡能力。患者踩在一个盘子上,电脑显示屏有一个光标,如果病人身子往左偏,光标就会左移,往右偏则光标右移。病人可以努力让光标保持在屏幕中央,进而保持平衡,锻炼下肢肌肉力量。

需要提醒的是,防跌倒训练一定要在正规医院康复科进行。我们常能看到,很多脑卒中偏瘫患者在行走时偏瘫侧上肢向胸部勾紧,同侧下肢在地上“划圈”,这都是未进行正规康复治疗造成的。

第二关:学语言。

周国平说,很多中风患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一般有两种,一是失语症,表现为语言感知、理解接受,形成表达等一方面或几方面障碍;二是构音障碍,说话含糊不清,有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症状。患者理解别人的话、读报纸、看电视、写字等能力均完好。

中风患者语言训练就像教小学生一样,家人可以鼓励他们读报纸,把字念出来。平时多和患者交流,不怕啰嗦,就怕不说话。一般来说,失语症患者的家属可以买一些识字卡片,早期以实物或图片来刺激患者,让他指出家属所说的物品,以患者接触较多的日常生活用品为宜,再让他复述这个词,训练言语表达。后期可以增加训练难度,发出一些口头指令,让患者执行,比如把右手举起来,把纸翻过去,把笔放到纸的另一侧等。构音障碍患者的训练重点是口、面、舌的运动,包括张口闭口、舌头上下左右运动、伸舌、卷舌、舌头顺时针逆时针的转动、鼓腮吹气等,尽量恢复发音器官的肌肉运动能力。

世界脑卒中日:健脑防卒中,“5+5”套餐请记住

第三关:强血管。

中风会对心脑血管造成一系列打击,患者很容易出现各类心肺功能障碍。比如心脏有缺血性改变、心律失常,甚至会发生心肌梗死等。周国平说,心肺功能锻炼是中风康复重要环节。建议血管康复越早开展越好。现代康复理念认为,卒中发生的那一刻,就应该是康复介入之时。患者还不能下床时,可以在护士的帮助下多采用半躺位,从30度、45度、90 度,慢慢转移到电动站立床,直到可以站起来。中风后致残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或静坐,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很高,这不仅会大大增加中风再发风险,还可能引起心肺功能衰竭。

患者应尽可能早下床,能够站立,不要总是躺在床上。若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可在康复治疗师帮助下活动肢体关节,慢慢重新“学走路”,如何抬腿、落脚,都要学习。步态走稳、走对后,患者最好每天主动步行一定距离(如 50 步/天),以 预 防 深 静 脉 血栓。但不主张患者进行大幅度运动,比如跑步,也不鼓励进行无氧运动。

第四关:保认知。

周国平说,临床上约 30%~40%的中风患者有认知障碍。医生会先评估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远期及近期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总的来说,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康复过程需要有耐心,像教小学生一样,从最简单的算术题开始恢复计算力;从最基础的看图识字开始增强认知能力,如拿出老虎的画片,让患者认识、记忆。定向力的练习和视觉记忆的测定,可作地图作业、彩色积木块排列、物品分类、数字的排列、问题处理等。最好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一套提高、训练日常生活能力的个体化方法。一般来说,认知康复每天至少进行 6 小时,每周至少 6 天,连续进行6 个月。若病人感觉疲劳,就不要过于坚持,可适当降低强度。

第五关:调情绪。

情绪上的康复也不容忽视。据统计,40%~70%的卒中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若完全由家人照顾,自己从来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患者会产生无用感,心态消极,人也变得懒惰、不爱说话、抑郁等。家人需要经常鼓励患者,给予包容和爱,解决其心理上的问题。

最后,周国平强调,中风后的康复治疗,也要注意解决吞咽、大小便等功能障碍。医生要尽快帮助病人恢复这些基础功能。家属也可以帮着患者调整呼吸,尽量采用腹式呼吸;进行吞咽训练,调整吞咽方式,比如低头吞咽,可保护气管通道,避免食物或液体太快流入咽喉等。(通讯员:吴佳仪)

63
2018-10-29 09:51:28浏览91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