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手抖、蹒跚、踉跄……看似正常的老年表现,却可能是这种病的“警报”在作响

毕伟 神内内科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人一老,手就开始不自觉的抖起来,慢慢的步伐也开始变得蹒跚,甚至有时候手脚、面部会突然的卡住,这些种种看似正常的老年人表现,很少被人意识到它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警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毕伟副主任医师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发病人数已高达400万,但由于僵直、手抖、步态异常……这些表现常被误认为是身体机能正常的衰老,有近一半的帕金森病人就诊“迟到”,延误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严重影响到之后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有年轻化趋势,每年新增病例约10万人

  在毕伟医生看来,帕金森病虽然在中老年人发病居多,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低龄发病者出现帕金森病多余遗传因素、环境污染感染、药物和化学物品和过大的压力有关。”

  毕伟表示,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部位在人脑的中脑。该处有一群神经细胞,叫做黑质神经元,它们通过合成一种“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对大脑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当这些黑质神经元变性死亡达80%以上时,就会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其中,多数人最为熟悉的帕金森病症状便是“手抖”,认为只有手抖的出现,才是患上帕金森病的指征,对此毕伟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手抖都是因帕金森病引起,有可能是小脑损伤、脑积水特发性震颤,严重程度与治疗并不相同,需额外留意。”

  赶在帕金森非运动症状出现时预防,可有效延缓药物治疗

  在临床上,帕金森病有四大典型症状: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80%以上的帕金森病人也是因出现这四种症状才入院确诊,但可惜的是,一旦出现明显的运动症状,意味着帕金森病人必须开始服用药物控制病情,且终生服用。

  “在明显的运动症状出现之前,帕金森病人会有非运动症状的表现,两者发作时长相隔3-10年不等,若能在帕金森非运动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从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入手,例如补充维生素E、避免熬夜、增强免疫力等,可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延长服用药物控制的时间。”毕伟提醒,典型的非运动症状包括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嗅觉的减退;反复便秘;出现睡眠障碍:失眠或白天嗜睡。

  但是,非运动症状的出现并非帕金森病独有症状,因此需要专科医生通过临床量表计分和统计公式,,综合患者的各种症状来预估帕金森病发病的可能性,才能做出早期或临床前期诊断。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依然药物为主,DBS采用率仅为5%

  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毕伟表示,主要初期一般以药物控制为主,到中后期或药物无法有效缓解病情下可采取外科手术干预,其中康复训练应贯穿始终。

  在长期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大部分帕金森病患都会面临“蜜月期”的问题,毕伟解释,“蜜月期”是指在帕金森病治疗初期或中期的前几年,患者服用较小剂量的多巴胺能类药物就可以获得比较满意和持续的疗效,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蜜月期”一过后,需在医嘱下加强药物剂量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因此帕金森病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

  依然有不少帕金森病患者认为外科手术干预(DBS)可根治帕金森病,因此一来就要求手术,毕伟表示这种做法绝不可取,在中国目前100位帕金森病患者中只有5位能开展DBS,即使手术后,依然需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帕金森病的运动康复也是治疗的一部分,毕伟介绍,国际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显示,经常打太极拳可以更好的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减少摔倒,改善预后;每周快走150分钟,可有助于减缓认知下降的程度;游泳,已写入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康复指南。此外,舞蹈、音乐疗法也是可行的辅助治疗。

  但毕伟提醒,帕金森病患者运动时,家人和患者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冬天结冰及雨天湿滑的路面,厕所及浴室潮湿光滑的瓷砖地板,对于帕金森病患者而言都是危险的场所,要格外小心,避免摔跌造成骨折等损伤。

2017-12-15 16:33:21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卵巢发育异常有什么症状
卵巢发育异常可引发多种症状,主要表现在月经紊乱、不孕、多毛等方面。卵巢作为女性重要生殖器官,其发育异常会干扰正常的内分泌及生殖功能,进而导致这些症状出现。1、月经紊乱:卵巢发育异常常导致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出现异常。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维持正常月经周期至关重要。发育异常时,激素分泌失衡,可能使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毫无规律。月经量也可能增多或减少,严重时甚至出现闭经,这是由于卵巢无法正常排卵,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和脱落。2、不孕:卵巢发育异常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卵巢需完成卵泡发育、成熟及排卵过程,才能使精子与卵子结合受孕。若卵巢发育异常,卵泡无法正常生长、成熟,或者不能顺利排卵,就难以形成受精卵,从而导致不孕。此外,卵巢分泌的激素失衡,还会影响子宫内膜环境,不利于受精卵着床。3、多毛:卵巢发育异常可引起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进而出现多毛症状。雄激素会刺激身体毛发过度生长,常见于上唇、下颌、乳晕周围、下腹正中线等部位,毛发浓密且粗黑。这是因为卵巢发育异常干扰了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节,打破了雄激素与雌激素的平衡,过多的雄激素促使毛囊生长和毛发增粗。若发现身体出现上述类似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如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以明确诊断。同时,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妇科体检,以便及时察觉卵巢的异常变化,早发现早干预。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支气管肺部发育不良的预后怎么样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后因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轻度患者预后较好,严重患者预后较差,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采取医疗干预。轻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肺部损伤相对局限,肺组织病变程度较轻,剩余的正常肺组织能够较好地代偿受损部分的功能。在积极的治疗干预下,如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吸氧以改善呼吸功能,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解除支气管痉挛,帮助肺部通气,患者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经过几个月至数年的康复,肺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基本不会留下长期的呼吸系统后遗症,生长发育也与同龄人无异。然而,严重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预后较差。严重患者肺部病变广泛,多个肺叶或肺段受累,肺结构严重破坏,气体交换面积大幅减少,肺功能严重受损。由于肺部长期处于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状态,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一次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肺部损伤,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依赖吸氧,甚至使用机械通气维持生命,且容易引发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即便经过积极治疗,患者仍可能存在持续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喘息、咳嗽、气促等,远期还可能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针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建议遵循医生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减少空气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
高进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17女孩胸正在发育一碰就疼是怎么回事
在青春期发育阶段,17岁女孩胸部出现一碰就疼的情况,病因涉及非疾病因素如激素变化、内衣不合适,以及疾病因素如乳腺炎、乳腺增生症等。对于17岁女孩胸部发育疼痛的情况,建议要正确认识胸部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衣,保持胸部清洁卫生。一、非疾病因素:1、激素变化:青春期女孩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在月经周期中也会有所波动。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刺激乳腺组织增生和发育,导致胸部出现胀痛或触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2、内衣不合适:如果内衣过紧、过小或材质不舒适,会对正在发育的胸部造成压迫,影响胸部血液循环,导致胸部疼痛。二、疾病因素:1、乳腺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乳腺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当乳头破损或皲裂时,外界细菌容易侵入乳腺,引发乳腺炎。患者会出现乳房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2、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与内分泌失调密切相关,主要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生和复旧不全。患者常感到乳房疼痛,疼痛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表现为胀痛,有的为刺痛,疼痛可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若疼痛持续不减轻,或伴有乳房红肿、发热、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乳腺超声、血常规等,来明确病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张洪科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5个月婴儿躺着不会翻身,是发育不良吗
5个月婴儿躺着不会翻身可能是发育不良。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婴儿的其他发育表现,如抬头、抓握、追视等情况。同时可以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婴儿身体一侧吸引其注意力,引导其尝试翻身。通常情况下,一般婴儿在3个月左右开始有翻身的意识,4个月时能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5个月时通常可以熟练地从仰卧位翻到俯卧位。如果婴儿5个月还完全不会翻身,可能提示大运动发育落后于正常水平。大运动发育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时间表,若在相应的月龄段未能达到该有的运动能力,可能存在发育不良的情况。其次,从神经肌肉系统角度分析,翻身动作需要神经系统对肌肉的精确控制以及肌肉力量的支撑。如果婴儿存在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脑损伤、神经传导障碍等,或者肌肉力量不足,像先天性肌肉疾病导致的肌肉无力,都可能影响翻身动作的完成。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是运动功能的基础,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运动发育迟缓,进而表现为5个月时仍不会翻身。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训练,婴儿仍然不会翻身,或者伴有其他发育异常,如姿势异常、反应迟钝等,应及时带婴儿到医院的儿科或儿童神经科就诊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