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关罕见癫痫的遗传学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但是常见的癫痫不适合传统的基因分析。近期,一项发表在LANCET Neurol杂志上的研究评估了超罕见遗传变异对常见癫痫的作用。

癫痫的超常罕见的遗传变异
研究者们进行了病例对照测序研究,使用来自不相关个体的外显子组序列数据临床评估两种最常见的癫痫综合征之一:家族性遗传性全身性癫痫,或家族性或散发性非获得性局灶性癫痫。
2007年11月26日至2013年8月2日,通过多中心癫痫基因组/基因组计划和Epi4K合作招募任何年龄的个体,样品在2013年2月6日至2015年8月18日之间在基因组医学研究所(美国纽约)测序。为了识别癫痫风险信号,研究者们测试所有超过罕见的遗传变异之间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并与没有已知的癫痫或癫痫共病的对照样品进行无关的研究测序。
研究者们分别比较了来自家族性遗传性全身性癫痫的640个个体和525个家族性非获得性局灶性癫痫的个体的序列数据以及相同组的3877个对照人群,结果发现超稀有害变异率显著增高(家族性遗传性广泛性癫痫:[OR],23;95%CI,17-32,p=91×10-8;家族性非获得性局灶性癫痫36;27-49,p=11×10-17)。
将662名偶发性非获得性局灶性癫痫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没有确定研究范围的显着信号。对于具有家族性非获得性局灶性癫痫的个体而言,研究者们发现了超罕见有害变异富含五个已知的癫痫基因排列。
在考虑了对照者概率之后,研究者们估计这五种基因在大约8%的家族性非获得性局部性癫痫个体中增加癫痫的风险。
研究分析表明,没有单独的基因与家族性遗传性全身性癫痫显着相关;然而,已知的癫痫基因相对于其余的蛋白质编码基因(p = 58×10-8)具有较低的p值,并且低于随机抽样基因的预期。
此项研究确定了已知癫痫基因中的超极少变异,其在常见和罕见的严重癫痫的遗传学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并且显示了癫痫变异的风险在一般群体中是罕见的。
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罕见毁灭性癫痫的遗传原因的靶向治疗也可能扩展到部分常见癫痫中。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解释这些综合征的原因,并为今后可能的精确治疗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