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各种头痛问题 这篇文章一次彻底说清楚

  我们平时常说,这事儿真让人头疼,不仅事儿让人头疼,头疼起来,才真让人头疼。

  头痛的具体位置不同症状会不同,相应的治疗方法也不同,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年来你的头痛真的治对了吗?很有可能白治了!

  本文专家  曲黎敏

  著名中医文化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把健康彻底说清楚》等。

  头痛是前额痛,还是后脑勺痛?是两边都痛,还是偏头痛?就诊时都要跟医生说清楚,因为中医认为头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中医里是按经脉来划分和治疗头颅各部位的头痛。

  前额头痛为胃经头痛

  症状分析:眉棱骨疼、前额痛、眼眶发胀等症状都是胃经头痛,这种疼痛经常伴随恶心。

  治疗方法:一般来讲,“葛根汤”之类治胃病的中药方剂对治疗胃经头痛很有效果。

  小妙法:用一根小羽毛探一下喉头,然后马上呕吐就能快速解决前额头痛,因为胃气被憋或胃寒,它降不下也上不来,就让人很难受,把它吐出去再喝点温水,就能马上变清爽,这就是胃经头痛的问题。

  后脑勺痛属膀胱经头痛

  症状分析:后脑勺或整个颈项疼痛,会出现发热、恶寒、恶风等现象,后脑勺整个经络走向是膀胱经,是阳气虚弱造成,后脑勺疼痛常有记忆力衰退的表现,很多中老年人慢慢地阳气不足了,就会记忆力衰退老忘事,这就是症结。

  治疗方法:只要后脑勺疼痛,就叫做阳虚,就是阳气虚弱造成的。得补阳气,多运动,少熬夜,多吃点温性食物,艾灸也是不错的方法!

  两侧头痛为胆经头痛

  症状分析:如果是太阳穴疼,就是胆气过旺,或胆气被憋造成的,会出现眼睛发花,早起口苦等现象。

  治疗方法:两侧头痛宜服用”小柴胡汤“来治疗。如果胆气过旺就在脚上做功夫,比如按揉足临泣等穴位;被憋就舒展两臂和按揉太阳穴。

  偏头疼归“肝肺”

  症状分析:中医讲“左肝右肺”,左边偏头疼一般为肝血不足,肝血不能上头,人就失眠,尤其女性月经后期常有此患;右边偏头痛一般属于肺气不降,肺气不降则夜间多梦,这两种头痛都会影响睡眠,必要时去医院就诊。

  治疗方法:女性月经后期的左边偏头痛可喝点当归、生姜、大枣水,还有些人属肝郁气滞,可用逍遥丸处理一下。

  头顶痛跟纵欲有关

  症状分析:巅顶痛,就是脑瓜顶痛,属于肝经,算是头痛里面最难治的一种,痛起来死的心都有。症状为干呕吐、手指甲和嘴唇发青紫色、四肢冰冷、腹痛等,这病多与年轻时纵欲过度有关,因为不只是阳虚的问题,而是阴阳俱虚。

  但这里说的”纵欲过度“就体质因人而异,有的人100次算纵欲,气血偏弱的可能10次也算纵欲。

  头痛而重为太阴脾湿头痛

  症状分析:中医里又叫做头如裹,体内湿气不化,就像头上裹着一顶湿帽子一样,头重抬不起来,同时还伴有四肢酸疼且体感冷,出现呕吐、食不下的问题。

  头痛而咽喉干痛为少阴心肾头痛

  症状分析:会出现小便发红、少气懒言、皮肤干燥等症状。一般可服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来治疗。

  血虚头痛

  症状分析:习惯性头痛。

  治疗方法:当归补血汤。这副药里需黄芪和当归两味药,而黄芪的用量一定要大于当归四到五倍。

  黄芪用来补气当归用来补血,那么既然是血虚头痛,为什么补气的黄芪的用量反而要大于补血的当归呢?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中医理论,叫做“气为血之帅”。

  血需要靠气机往上带,如果气不能够把血带上来的话,就补不了血,达不到治病的疗效。

  淤血头痛

  症状分析:如果头部内有淤血的话,就会头痛。进一步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癫痫。主要症状是出现呕吐。当患者出现喷射状呕吐的话,一定要及时地找医生医治。

  综上所述,可见头痛的学问有多深,大家看似简单的头痛,竟细分出这么多种不同类型,以后再犯头痛,大家别再认为药店的头痛药就能”包治头痛“,先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型,再寻医就诊。

  养生君温馨提示:本文未过多的详述中药药方,是避免大家在药性、药理不清的情况下乱用药,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建议在中医指导下对症用药。

2017-01-01 01:21:47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肖艳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3天检查有脑出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新生儿3天检查有脑出血,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外伤、颅内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1、遗传因素如果新生儿的父母患有脑出血,则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脑出血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颅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方式进行治疗。2、外伤如果新生儿头部受到撞击,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受损,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通过头颅CT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3、颅内感染颅内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脑实质所引起的疾病。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出血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4、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由于围生期窒息、严重贫血等因素引起的脑部病变。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5、先天性心脏病如若新生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脑部异常出血。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并定期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复查。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睡觉吸气的时候有声音
新生儿睡觉吸气的时候有声音,可能是生理因素、鼻腔发育异常、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因素 新生儿的各个器官还未发育成熟,可能会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平时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新生儿着凉。 2、鼻腔发育异常 如果新生儿的鼻腔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鼻腔通气不畅,从而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对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可以先进行观察治疗,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鼻腔发育会逐渐完善,此情况也会逐渐消失。但如果病情较重,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果新生儿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适当给新生儿喝温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康复。 4、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指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过敏原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等症状。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会导致患儿出现发热的症状,在发热时会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新生儿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5、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导致,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在睡觉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做好新生儿的保暖措施,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新生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口水有泡泡
口水一般指唾液。新生儿出现唾液有泡泡,一般是口腔吞咽功能发育未成熟导致,但也不排除是新生儿唾液腺发育状况良好、喂养过多、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以上因素选择适当方法改善。 1、口腔吞咽功能发育未完全成熟 因新生儿出生后,身体各个器官正处于缓慢发育状态,口腔吞咽功能不好时就会导致唾液很多,形成泡泡,有时会出现呛奶的情况。发生上述情况,属于正常状态,不用特别担心。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状况良好 新生儿出生后,口腔内的唾液腺随着新生儿出生时间的增加,会处于逐渐生长发育状态,新生儿有可能会出现唾液分泌旺盛的症状,此时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 3、喂养过多 还可能是家长喂养母乳量过多、过急导致的,新生儿吞咽功能不好,也会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建议按需喂养,降低对新生儿胃肠道黏膜组织产生的刺激性,以免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受损现象。出现喂养过多后,家长可以适当使用手部对新生儿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辅助改善以上症状。 4、消化不良 若新生儿进食过多或腹部着凉后,可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该疾病,进而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大量空气进入体内并排出体外,表现为以上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内环境,促进气体排出。还可配合按摩腹部等方式来帮助排气排便。 5、口腔溃疡 如果新生儿吃奶的时候咬伤了牙龈,则会导致局部受到刺激而引起口腔溃疡的情况发生。当细菌侵入到伤口内时则会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疼痛以及红肿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白色小泡的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西瓜霜清火含片等药物来进行缓解。 如果新生儿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无需处理。如果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就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