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有哪些方法

小儿脑瘫的康复训练有哪些方法

脑瘫是一个可怕的名词,而小儿患有脑瘫这种疾病更是让人们惋惜。但随着患有小儿脑瘫的人数的增加,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需要清楚的是,一旦患病,对孩子的行为、智力等方面都是一个打击。想要治愈这种疾病,康复训练是重中之重。那么关于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都有哪些方法呢?

一:止住流涎

流涎是婴儿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这是由于孩子健康出问题造成的。但是很多家长不了解,认为这是孩子的正常现象,因此不加以注意。脑瘫儿的流涎现象更加普遍,这主要是因为脑瘫儿的肌肉不够灵敏,不仅会出现流涎的症状,还会导致吞咽困难。家长首先要注重这方面的康复训练。

二:头部正中位

脑瘫儿的头部不仅转动不灵活,而且总是偏向一侧,家长应时刻注意保持患儿的头部处于正中位,如躺卧是用柔软物支撑,坐立时用手在头顶按压等,有利于健康体态的养成。

三:采用侧卧位

患儿躺卧时应认为辅助其采取侧卧位。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肢体的对称协调,同时有效缓解痉挛性肌张力。

小儿脑瘫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就来看看专家对相关内容的介绍吧:

(1)要注意室内的环境:脑瘫患者的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才行。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保证脑瘫患者室内的清洁卫生。

(2)脑瘫患者要注意安全:脑瘫患者因发育迟缓,行动不便,运动能力弱于常人。所以应该要有专人进行保护。要时刻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3)脑瘫的饮食护理:需供给高蛋白、高热量及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的患者应进行饮食训练,喂食时应保持患者头处于中线位,患者头后仰进食可致异物吸入。

(4)要弄好脑瘫患者的清洁卫生:主要有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脑瘫日常护理对清洁要求格外严格,尤其是家人们不容忽视。

(5)脑瘫患者要加强身体锻炼:身体的强度和灵活度是人们体现健康的一个标准,所以对脑瘫患者进行一些适当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其发展自理能力,使得家人的身心得到适当的放松。

当家里出现小儿脑瘫患者时,不要放弃,抓紧时间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配合我们上文中讲到的一些护理方法,对小儿进行康复训练。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进行康复训练加上医生的指导,一定可以治愈。

2016-05-16 11:05:13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晓东主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甲
腿手术后如何做康复训练
腿手术后如何做康复训练,要根据术后的愈合情况进行判断。通常需要在术后愈合稳定后进行锻炼,主要有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及下肢负重平衡稳定性训练,防止产生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但如果伤口愈合比较差,则不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1、肌肉力量训练 腿部进行手术后,患者早期需要制动休息,可能因此产生肌肉萎缩的问题,导致力量下降。此时可以通过深蹲等方式,进行下肢肌肉的力量训练。深蹲是体育锻炼的方式,需要腰背部保持一条直线,注意髋关节要低于膝关节,同时要注意不可猛蹲,以免对膝关节造成损伤。此外,跳绳对于大腿的肌肉也有帮助,还有蛙跳、跳远等对大腿肌肉力量,或者强壮外形都有帮助。 2、关节活动度训练 患者术后如果制动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产生踝关节或者膝关节活动受限的问题,需要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每日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增强关节活动角度,避免关节僵硬,尤其适用于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 3、下肢负重平衡稳定性训练 患者在手术没有完全愈合之前不能过早进行负重,以免产生骨折移位的现象。后期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下肢的负重训练,提高下肢站立的平衡性、稳定性,防止后期产生步态异常的现象。具体操作方式是将杠铃置于颈后,双手抓握杠铃,身体挺直,两眼平视前方,双脚同肩宽。然后屈膝慢慢蹲下至大腿平行地面或稍低于膝,平举几秒后,股四头肌可收缩用力,蹬腿伸膝至还原。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脑梗后的康复训练一般要训练多久
脑梗一般是指脑梗死。脑梗死后的康复训练一般要训练1-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恢复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一般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四肢瘫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只是出现轻微的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而且身体恢复比较好,此时康复训练一般需要1个月左右。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症状,而且身体恢复比较差,此时康复训练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甚至会更长。脑梗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改善病情,能够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可采取介入治疗,如颅内外血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置入等。如果是大面积脑梗死,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施行开颅减压术、部分脑组织切除术等手术进行治疗。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脑卒中痉挛期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痉挛期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认知训练、语言训练、文体训练等。1、运动疗法脑卒中痉挛期患者的运动功能会受到一定的损伤,可以通过运动疗法的方式来训练,可以适当进行肢体的伸缩、旋转等动作,也可以进行手指抓握、手部按摩等,能够加速血液的循环,以免病情持续发展。2、作业疗法作业疗法主要是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能够锻炼肌肉的力量。3、认知训练认知训练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记忆训练、思维训练、注意力训练等方式进行改善,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4、语言训练脑卒中痉挛期的患者也可以通过语言训练的方式来改善,可以适当进行发音训练、听理解训练、阅读训练等,能够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5、文体训练文体训练主要是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如跑步、游泳、打球等,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疲劳。除此之外,还有心理康复训练等,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家属及时带患者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脑瘫如何进行诊断
小儿脑瘫是指脑瘫。通常情况下,脑瘫可以通过观察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肌电图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为患儿制定治疗方案。1、观察症状脑瘫患儿会出现姿势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如双手屈曲、双手伸直、双下肢过度屈曲、剪刀步、尖足等。还可能会出现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症状。如果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初步判断为小儿脑瘫。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脑瘫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面仔细地体格检查,如观察患儿的运动、语言、智力等,并评估肌张力、身体姿势、是否存在畸形等。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部CT检查、头部MRI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儿是否存在颅内出血、脑梗死、脑萎缩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等,可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5、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是利用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方法,可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肌肉损伤、神经损伤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加强观察患儿的情况,开导患儿,避免患儿过于紧张、焦虑。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