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

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

脑瘫危害患者的健康,它一直困扰着很多的人,不管是什么原因,很多脑瘫患者朋友要注意了,脑瘫患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脑瘫患者不注意的话,病情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今天带大家一起去学习一下如何治疗小儿脑瘫。

主要采用药物、康复、手术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

1.康复理疗

(1) 康复治疗按摩: 婴儿抚触、全身及局部按摩;

(2) 针灸治疗

① 普通针刺;治疗以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为原则。以督脉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四神聪 夹脊 悬钟 足三里 合谷

配穴 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痰瘀阻络者,加膈俞、血海、丰隆;语言障碍者,加通里、廉泉、金津、玉液;颈软者,加天柱;上肢瘫者,加肩箅、曲池;下肢瘫者,加环跳、阳陵泉;腰部瘫软者,加腰阳关。

操作 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主穴可分为二组,即夹背穴为一组,其余穴为一组,隔日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速刺法,不留针。配穴按虚朴实泻法操作。

②头针法 选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中线、颞后线、枕下旁线。用1.5寸毫针迅速刺人帽状腱膜下,然后将针体与头皮平行,推送至所需的刺激区,留针2—4小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动,隔日1次。

③穴位注射法 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1次。

④耳针法 选枕、皮质下、心、脑、肾、肝、脾、神门。毫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 3) 功能和智力训练: 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 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 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 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 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4)心理治疗: 与患儿交谈, 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 进行诱导和启发, 调整病态心理, 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

(5)运动疗法: 减重步态训练、上田疗法、 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

(6) 高压氧治疗。

(7) 物理疗法: 兴奋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数码导平治疗仪、近红外线、复合式多功能熏蒸等。

(8) 水浴疗法: 涡流、气泡浴疗、水中运动疗法。

2. 药物:

( 1) 西药: 脑活素、胞二磷胆碱, A型肉毒毒素, 脑苷肌肽, 巴氯酚、安定、丹曲林钠( 由于镇静的不良反应, 依从性不好, 停药后反跳, 近年已较少使用) 。

( 2) 中药: 六味地黄丸等。

3.手术: 腱膜松解术,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 Hoke跟腱腱滑动延长术, 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脑瘫是危害患者健康一种重要疾病,人们要注意避免脑瘫的骚扰,就要注意治疗方法,摆脱脑瘫的方法也是很多的。帮助小孩早日康复。

2016-04-29 11:56:02浏览5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儿童身材矮小怎样长高
儿童身材矮小可通过多种方法改善,主要包括营养补充、睡眠保证、运动促进和医疗干预等方面。身材矮小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建议积极干预促进身高正常发育。1、营养补充:应注意保证儿童摄入均衡且充足的营养是长高的基础。要提供富含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虾、新鲜蔬菜水果等。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钙和磷是骨骼生长的关键元素;维生素则参与身体的各种代谢过程,对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2、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对儿童长高至关重要。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尤其是深度睡眠阶段。应帮助儿童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来说,3-6岁儿童每天需睡眠10-12小时,7-12岁儿童需睡眠9-11小时,13-18岁青少年需睡眠8-10小时。3、运动促进:适当的运动可以刺激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跑步等。这些运动能够通过对骨骼的机械刺激,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有助于提高食欲和睡眠质量,为身高增长创造有利条件。4、医疗干预:如果儿童身材矮小是由疾病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治疗。如生长激素缺乏症导致的矮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同时,要定期监测儿童的身高、体重等生长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身材矮小的儿童,家长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带儿童进行体检和生长发育评估。若发现生长迟缓等异常,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干预和治疗,切勿盲目相信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增高方法。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轻度自闭症儿童一般几岁就恢复了
对于轻度自闭症儿童,一般在6-7岁就会逐渐恢复。一旦怀疑孩子有自闭症倾向,应立即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全面评估诊断,确诊后迅速开启干预。若孩子从2-3岁左右,即语言和社交发展的关键早期就开始接受系统干预,那么密集训练会为孩子恢复打下一定基础。随着时间推移,到4-5岁,孩子在语言表达上会有一定进步,从简单的单字、词语表达逐渐发展到能说出简短句子,也开始尝试与他人进行初步互动。到6-7岁时,经过持续的干预和练习,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能够理解并遵循一些简单的社交规则,与同伴的互动更为自然流畅,社交障碍得到较大改善,从外在表现和能力水平上看,已恢复到接近正常儿童。不过,有诸多因素会影响轻度自闭症儿童是否能在6-7岁恢复。干预时机是关键因素之一,若错过2-3岁的最佳干预期,孩子大脑可塑性降低,学习新技能、改善社交障碍的难度增大,恢复时间会远超6-7岁。干预方法的科学性与持续性也极为重要,采用科学、经过临床验证的干预模式,并保证每周25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干预时长,孩子进步显著;若干预方法不科学或干预断断续续,孩子进步缓慢甚至停滞。家长要主动学习自闭症知识,提升自身干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为孩子创造学习与实践机会。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保持良好沟通,多给予孩子鼓励与肯定,增强其自信心。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儿童甲流和乙流的区别
上周五,8岁的明明突然发起高烧,体温一下蹿到 39.5℃,还剧烈咳嗽、头痛、肌肉酸痛,整个人没精打采。家长急忙带他去医院,经过血常规、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等检查,确诊是甲型流感。医生开了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的药,叮嘱家长做好护理。过了几天,明明症状缓解,体温终于也恢复正常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每年全球流感会造成300 - 500万例的严重病例,儿童是流感高发人群,其中甲型流感(甲流)和乙型流感(乙流)占比很大。了解儿童甲流和乙流的区别,对家长及时识别病情、正确应对很关键。​【儿童甲流和乙流的区别】​一、病毒类型​1、甲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这病毒爱变异,常引发大规模流感疫情,像 H1N1、H3N2 亚型都属于它。比如 2009 年全球爆发的 “猪流感”,就是 H1N1 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2、乙流:由乙型流感病毒导致,相比甲流病毒,它变异慢些。​二、症状表现​1、发热:​甲流和乙流都会高热,能到 39℃甚至更高。甲流发热来得猛,体温上升快;乙流发热持续时间可能长点。比如有些感染甲流的孩子,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就突然高烧;而感染乙流的孩子,可能会持续两三天高烧。​2、呼吸道症状:​都有咳嗽、流涕、鼻塞的症状。甲流咳嗽更剧烈,乙流鼻部症状如流涕、鼻塞更明显。就像感染甲流的孩子,咳嗽声能让人揪心;感染乙流的孩子,鼻子堵得晚上睡觉都不踏实。​3、全身症状:​甲流全身症状突出,肌肉酸痛、乏力、头痛严重。感染甲流的孩子,可能因为肌肉酸痛,走路都不想走。乙流也有全身症状,但程度稍轻。​三、传播特点​1、传播速度:​甲流快,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地方,容易快速扩散引发聚集性疫情。乙流相对慢点,但也不容忽视。​2、传播途径:​①飞沫传播:甲流和乙流主要靠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的飞沫被人吸入就可能感染。②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摸口鼻黏膜感染。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玩了被病毒污染的玩具,又揉眼睛、抠鼻子,就可能中招。​四、流行季节​1、甲流:​冬春高发,全年也可能出现。2、乙流:流行高峰一般在冬末春初,不过不同地区、年份会有差异。​【甲流和乙流的检查】​孩子若被流感侵袭,家长难免焦虑,及时精准诊断是当务之急。医生通过问诊、体格检查初步判断,借血常规分析感染性质,再用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迅速锁定甲流或乙流,为孩子健康全力护航。① 医生问诊:了解孩子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情况。​② 体格检查:查看咽喉、扁桃体,听心肺有无异常情况。​③ 血常规:通过抽血,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④ 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快速确定是否为流感及类型。​【儿童甲流和乙流的治疗】​一、一般治疗​1、休息:给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让孩子多睡多休息,比如拉上窗帘,调暗灯光。​2、饮食:给孩子吃清淡、好消化又有营养的食物,像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鼓励孩子多喝水,补充发热流失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3、隔离:确诊流感的孩子要居家隔离,直到体温正常、症状消失 24 小时后,防止传染给别人。​二、药物治疗​1、抗病毒药物:​①奥司他韦:1 岁及以上儿童适用。有胶囊和颗粒剂,胶囊要整粒吞服,颗粒剂可直接冲服。对奥司他韦过敏的不能用。发病24 - 48小时内吃效果比较好,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②扎那米韦:7 岁及以上儿童适用,通过吸入给药,要用特定吸入装置。对扎那米韦过敏、有严重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不能用。2、对症治疗药物:​①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能给儿童因流感引起的发热降温。对乙酰氨基酚有口服溶液、栓剂,口服溶液按年龄服,栓剂塞肛门用。布洛芬有片剂、胶囊、混悬液,混悬液适合儿童,按年龄和体重服用。②止咳药:干咳厉害的孩子可用右美沙芬等止咳药。有糖浆、片剂,糖浆直接喝,片剂按年龄和病情服用,一般15 - 30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 - 6小时。【预防流感的日常建议】​流感病毒传播能力强,尤其是儿童容易成为易感人群,这一情况常令家长们忧心不已。实际上,预防儿童流感有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策略,下面就来详细看看:1、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感季节前,给 6 个月以上儿童接种,这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办法。​2、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口鼻,防止飞沫传播。​3、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流感高发季,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员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必须去的话,给孩子戴上口罩。​儿童甲流与乙流危害不容小觑,从病毒类型、症状到传播各有不同。了解这些差异,做好检查、治疗与日常防护,像接种疫苗、保持卫生等,家长才能全方位为孩子健康护航,让孩子远离流感威胁。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儿童自闭症怎么治疗
儿童自闭症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干预训练、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家庭支持等。儿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困难、沟通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1、干预训练:通过早期、有计划且个体化的训练,可以改善儿童的智力水平、行为模式和自理能力。训练内容可能包括语言训练、社交技能训练以及感觉统合训练等。语言训练旨在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社交技能训练则帮助儿童学习基本的社交规则和技巧,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识别等;感觉统合训练则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刺激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帮助其整合感觉信息,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注意力。2、药物治疗:当儿童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或攻击性行为时,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等,来改善这些症状。此外,抗抑郁药物如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也可以用于缓解儿童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然而,药物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3、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儿童缓解情绪问题,改善暴躁或攻击性行为。心理治疗还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4、家庭支持:家长需要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接受现实并妥善处理患儿的教育干预工作。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于治疗效果也起着较大的作用。另外家长还需要积极参与患儿的训练和治疗过程,与专业人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上述治疗措施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灵活调整治疗策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