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措施有哪些?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患有小儿脑瘫疾病的患者,这个疾病会给患者和家庭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当患有这个疾病的时候,一定不要太过于悲观失望,更重要的是照顾好孩子,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小儿脑瘫康复治疗措施有哪些?

  1.室内环境: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檫,保证小儿脑瘫患儿室内的清洁卫生。

  2.小儿脑瘫预防保健之注意安全:小儿脑瘫患儿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故应有专人守护。注意安全,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3.清洁卫生:搞好小儿脑瘫患儿的清洁卫生,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脑瘫日常护理对清洁要求格外严格,家长们不容忽视。

  4.饮食护理也是小儿脑瘫预防保健措施之一: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在喂食时,切勿在患儿牙齿紧咬情况下将匙硬行抽出,以防损伤牙齿。喂食时应保持患儿头处于中线位,小儿脑瘫患儿头后仰进食可致异物吸入。要让患儿学习进食动作,尽早脱离他人喂食的境地。如患儿进食的热量无法保证,可进行鼻饲。

  5.皮肤护理: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小儿脑瘫患儿往往长时间卧床,侧卧位适合各种脑瘫患儿,护理人员常帮助患儿翻身,白天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或继发其他感染。

  6.小儿脑瘫预防保健之日常生活护理:指导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正确护理小儿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是人们维持生活最根本的活动,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脑瘫患儿往往存在多方面能力缺陷,需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护理及训练。更衣时应注意患儿的体位,通常坐着脱衣较为方便。为患儿选择穿脱方便的衣服,更衣时一般病重侧肢体先穿、后脱。要注意培养患儿独立更衣能力。根据患儿年龄进行卫生梳洗训练,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随年龄增长教会患儿在排便前能向大人预示,学会使用手纸、穿脱裤子的动作等。

  7.功能训练:小儿瘫痪患儿大脑病损是静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非永远固定不变。如不早期进行恰当治疗,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会固定下来,同时还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进而加重了智力障碍。婴幼儿脑组织可塑性大、代偿能力强,若康复治疗措施恰当,可获最佳效果。对瘫痪的肢体应保持功能位,并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促进肌肉、关节活动和改善肌张力。还可配合推拿、按摩、针刺及理疗。

  通过阅读上面文章内容,我们对于小儿脑瘫疾病的康复治疗措施应该有所了解了吧,希望家中有患小儿脑瘫疾病的家长能够认真去学习上面的一些治疗措施,相信疾病是能够得到很好改善的。

2016-03-30 20:25:03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肖艳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3天检查有脑出血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新生儿3天检查有脑出血,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外伤、颅内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1、遗传因素如果新生儿的父母患有脑出血,则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出现脑出血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颅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方式进行治疗。2、外伤如果新生儿头部受到撞击,可能会导致脑组织受损,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通过头颅CT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3、颅内感染颅内感染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脑实质所引起的疾病。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发热、抽搐、出血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颗粒、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4、缺氧缺血性脑病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由于围生期窒息、严重贫血等因素引起的脑部病变。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嗜睡、肌张力减低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进行治疗。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5、先天性心脏病如若新生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则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异常,从而引起脑部异常出血。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介入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并定期带新生儿到医院进行复查。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睡觉吸气的时候有声音
新生儿睡觉吸气的时候有声音,可能是生理因素、鼻腔发育异常、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小儿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因素 新生儿的各个器官还未发育成熟,可能会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平时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新生儿着凉。 2、鼻腔发育异常 如果新生儿的鼻腔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鼻腔通气不畅,从而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对于病情较轻的新生儿,可以先进行观察治疗,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鼻腔发育会逐渐完善,此情况也会逐渐消失。但如果病情较重,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3、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果新生儿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感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适当给新生儿喝温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疾病康复。 4、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指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过敏原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等症状。如果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会导致患儿出现发热的症状,在发热时会出现睡觉呼吸有声音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新生儿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5、小儿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导致,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在睡觉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做好新生儿的保暖措施,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新生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口水有泡泡
口水一般指唾液。新生儿出现唾液有泡泡,一般是口腔吞咽功能发育未成熟导致,但也不排除是新生儿唾液腺发育状况良好、喂养过多、消化不良、口腔溃疡等因素有关,建议根据以上因素选择适当方法改善。 1、口腔吞咽功能发育未完全成熟 因新生儿出生后,身体各个器官正处于缓慢发育状态,口腔吞咽功能不好时就会导致唾液很多,形成泡泡,有时会出现呛奶的情况。发生上述情况,属于正常状态,不用特别担心。 2、新生儿唾液腺发育状况良好 新生儿出生后,口腔内的唾液腺随着新生儿出生时间的增加,会处于逐渐生长发育状态,新生儿有可能会出现唾液分泌旺盛的症状,此时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特殊治疗。 3、喂养过多 还可能是家长喂养母乳量过多、过急导致的,新生儿吞咽功能不好,也会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建议按需喂养,降低对新生儿胃肠道黏膜组织产生的刺激性,以免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受损现象。出现喂养过多后,家长可以适当使用手部对新生儿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辅助改善以上症状。 4、消化不良 若新生儿进食过多或腹部着凉后,可造成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该疾病,进而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导致大量空气进入体内并排出体外,表现为以上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内环境,促进气体排出。还可配合按摩腹部等方式来帮助排气排便。 5、口腔溃疡 如果新生儿吃奶的时候咬伤了牙龈,则会导致局部受到刺激而引起口腔溃疡的情况发生。当细菌侵入到伤口内时则会引起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疼痛以及红肿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白色小泡的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或西瓜霜清火含片等药物来进行缓解。 如果新生儿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无需处理。如果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就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