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老年人冬季如何预防脑卒中

   指导专家: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综合康复科曹鲜艳

  脑卒中又俗称“脑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卒中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尽管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已能稍微缓解和改善脑卒中病友的症状并延长他们的生命,但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预防,据卫生计生委脑防委---脑卒中抢救与治疗指导中心专家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指出:据我国卫生部2012年不完全统计,中国40岁以上脑卒中人口已高达1036万,每年新增发病率以8.7%趋势急剧增长,且年新发病例超于两百万,而冬季即每年的11月下旬到次年的3月下旬又是脑卒中一年中的高发时期,因此,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的预防知识,尤其是向中老年人普及在冬季如何预防脑卒中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吉训明副院长为什么要指出冬季是中老年人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时期呢?因为我们都知道随着冬季的来临天气会变得寒冷,寒冷使人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加之中老年人因随着年纪增长,在机能、代谢和结构上均发生变化,使大、中血管壁中膜的胶原纤维和黏多糖增多,弹性纤维减少,加之管壁的钙化,使得血管变厚、变硬,弹性和舒张性降低,以及活动量的减少等,这些因素都打打加大了脑卒中的诱发;同时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如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寒流袭击前后的温差过大,健康人体对这种改变可以迅速产生保护性、适应性调节,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机体的调节能力将大大减弱,因而也会诱发中风。另外,冬季因天气寒冷,中老年人易忽视室内通风,减少活动量,摄入热量过多,体重增加等等情况,均易诱发脑卒中的发生。由此可见,在冬季向中老年人加大宣传脑卒中的预防知识显得更为重要。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老年人在冬季预防脑卒中有哪些措施及注意事项。

中老年人冬季如何预防脑卒中

  1、 注意冬季保暖和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室内温度控制在16℃~20℃即可,不宜超过20℃,室内湿度宜保持在40%-70%;要注意多休息,不熬夜,不过早起床;同时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当然还得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因为情绪的稳定才能避免血压的突然波动,从而降低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2、 注意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摄入:宜清淡饮食,避免油腻、熏烤、腌制类食物,特别是限盐;多食用对身体有益处能有效预防脑初中的食物,如酸奶、鱼类、蛋类、水果蔬菜。

  3、 注意科学的安排生活,规律的户外运动:宜早睡早起,早晨醒来,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活动几下上肢,再下床;然后按时进食三餐;最后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按时参加户外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一小时为宜,通过适当运动已达到增强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4、 注意使用冷水:宜用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洗漱后可饮一杯温开水,冲洗胃肠,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通畅血液循环。

  5、 注意按时按量服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需要一如既往地服用药物,并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如果不达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大部分已经发生过脑卒中患者还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类药物抗血小板治疗,坚持服用药物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复发,而且冬季里上述所服药物无需加量,除非检查出血压血糖血脂水平不达标的情况,才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不宜私自增减药物剂量。

  总之,预防脑卒中疾病的措施不仅仅这些,也不仅仅局限于冬季,更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人,脑卒中疾病的控制和预防任重而道远,为了避免身体遭受脑卒中疾病带来的危害,也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都应该为宣传脑卒中疾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黄黎锋)

2016-01-01 01:29:36浏览1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嗳气、打嗝、屁多、大便不成形跟吹风扇有关吗
嗳气、打嗝、屁多、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通常与吹风扇并无直接关系,出现这些症状可能的原因一般包括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等。 1.饮食不当 首先,暴饮暴食或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洋葱等,可能导致食物及其发酵产生的气体,长时间积存在胃内,进而出现嗳气、打嗝、屁多、糊状便等症状。建议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并尽量避免食用产气食物。 2.胃肠功能紊乱 其次,长期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会引发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出现大便不成形、腹胀腹痛、打嗝嗳气、排气增多等症状。建议患者规律饮食,并保持心情愉悦,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莫沙必利、曲美布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肠易激综合征 最后,若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或存在内脏高敏感性等问题,都可能会因肠易激综合征而出现嗳气、打嗝、屁多、大便不成形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东莨菪碱、匹维溴铵等药物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吹风扇的过程中,未做好腹部保暖措施,可能会因腹部受凉,而诱发或加重腹泻症状。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建议清淡饮食,并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总是嗳气、感觉堵得慌,还不解大便是怎么回事
总是嗳气、感觉堵得慌,还不解大便,可能是由饮食不当、不良生活习惯、肠道菌群失调等原因导致的。1.饮食不当首先,大量食用高脂高糖的食物、难以消化的食物、产气食物,或存在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常会导致食物及其发酵产生的大量气体,长时间滞留在消化道内,最终出现腹胀、嗳气、排便困难等不适症状。2.不良生活习惯其次,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可能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从而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导致患者出现腹部胀满、反酸嗳气、持续便秘等不适症状。此外,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中,也可能会引发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出现上述不适症状。3.肠道菌群失调最后,由于肠道菌群对维持正常的胃肠消化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肠道菌群失调时,患者常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打嗝嗳气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因为病情相对较重,而出现便秘、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此外,患者恢复期间建议清淡饮食、规律作息,并保证每日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对于改善上述症状,也常有一定的帮助。若上述症状持续存在或出现进行性加重,则建议患者尽快到医院就诊医治,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反复发烧、呕吐是怎么回事
反复发烧、呕吐可能是由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胃肠型感冒等原因引起的。1.急性胃肠炎首先,急性胃肠炎常与不洁饮食或暴饮暴食等原因有关,患者常因胃肠黏膜持续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反复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因为病情较重,出现头痛发热、全身乏力等不适。建议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等药物进行治疗。2.急性胆囊炎其次,胆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原因,常可能会引发急性胆囊炎,患者常会在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出现右上腹剧痛、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暂时禁食,并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片、颠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胃肠型感冒最后,如果患者近期存在受凉、淋雨等情况,可能会因机体免疫力下降,而引发病毒感染导致胃肠型感冒。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鼻塞流涕、食欲不振等表现。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尼美舒利、伪麻黄碱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体温变化,若体温升高到38.5℃,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进行退热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在恢复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并做好自身保暖措施,避免身体受凉加重原有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