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脑卒中年轻化 家庭康复护理大盘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等)。

  很多人认为是中老年人多发的疾病,事实上,近年来三四十岁的卒中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中发现脑卒中患者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0岁左右就患脑卒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工作压力大、熬夜是年轻人患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诱因。脑出血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大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痴呆等,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主要的恢复过程在家中进行,故家庭康复护理非常重要。到底该如何护理才是正确的呢?

  下面来听听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脑卒中康复科李美霞护士的专业分享。

脑卒中年轻化 家庭康复护理大盘点

  让患者坦然接受身体突然变残的事实

  偏瘫患者身体突然致残,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易悲观烦躁,常对生活失去信心,家人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活动,做好心理沟通,在言语和行动上要热情主动,切勿表现出厌烦情绪。此外,家属要为病人提供一个舒适、温和的家庭环境,从而使病人心情放松,避免情绪波动。同时根据病情安排病人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看电视、下棋、听广播、读报等,使患者感到生活的充实与美好,从而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生活护理时注意每2小时翻身一次

  首先要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居住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清新,适宜温、湿度,避免着凉,光线柔和。

  对卧床或日常生活依赖者,要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沐浴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更换体位,一般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拖、拉、拽、推,以防擦伤皮肤,床褥要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搬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肤。

  此外,要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规律排便习惯。对于便秘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或多食一些粗纤维,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而加重心脑负担,同时做好会阴护理。

  五大体位护理小技巧 

  对意识不清,偏瘫的患者,要将患肢摆放良肢位,每2小时变换体位一次。早期注意并保持床上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和减轻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也有助于防止压疮、沉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通常情况下,可选用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坐位等姿势。鼓励患侧卧位,减少仰卧位,避免半卧位;并提倡早期由卧位到坐位过渡。

  一、仰卧位护理

  仰卧位时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可加重异常痉挛模式,所以要尽量缩短仰卧位的时间。

  头下放一合适软枕,保持中立位。患侧肩胛骨拉出放平垫一小垫,上肢前屈,放一软枕支撑整个上肢,肘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略分开,拇指外展。患侧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或用大浴巾卷成卷,垫于大腿至小腿外侧),使患侧骨盆向前倾,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膝关节稍垫起呈轻度屈曲位,踝关节保持中立位,足底不应放置任何东西,避免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

  二、患侧卧位护理

  患侧卧位是所有体位中最重要的体位,由于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侧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另一个明显的好处是健手能自由地活动。

  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后背垫枕头。患侧肩胛带向前平伸外展,肘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分开。当躯干与床小于90º,患腿在前,健腿在后,两腿之间放一枕头,自然屈髋屈膝,保持体位舒适,健侧上肢可放于舒适位置即可。当躯干与床大于90º,健腿在前,腿下放置一枕头,髋膝以小于80度的舒适体位自然屈曲,患肢在后,稍后伸,屈膝。

  三、健侧卧位护理

  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胸前放一枕头。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肩关节屈曲约90°,胸前垫一软枕,肘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心向下自然伸展。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患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头上,背后放一个枕头,使躯干呈放状态。

  四、床上坐位护理

  髋关节保持90度的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最好臀下置一坐垫,双膝屈曲,膝下垫一软枕,患侧足底放一硬枕,保持踝关节背屈或足中立位。

  五、坐位姿势护理

  双足垂直于膝下,平放在地板上,脚尖向前,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均保持90度。患侧上肢放于体前,于上肢下垫一枕头给与支撑,防脱位等关节损伤。

  功能锻炼指导

  一、关节的被动活动最好是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

  对意识不清或不能自主活动的肢体,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主要作用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活动度,减轻肌肉痉挛,指导家属行被动运动时,先活动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即要注意各方向运动到位,还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以免肌肉损伤。对不能自主活动或肌张力较高的患肢进行肌肉按摩,按摩时要轻柔而有节律,以使其放松。被动锻炼每天2-3次,每次20分钟。

  二、主动训练  

  对意识清醒并能配合的患者,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如Bobath握手上抬、左右摆动、桥式运动、坐位或站位平衡、步行训练等。

  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日常生活中,要求强制性反复使用患侧肢体,并配合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进食、洗漱、更衣、如厕、移动体位及使用简单的家庭用具等,指导患者床椅转移、扶拐站立及上下楼梯等训练,应循序渐进地增强体力训练,注意安全且不宜过度劳累,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恢复生理功能。

  四、言语训练 由易到难

  失语者要进行口语训练和书面语训练,训练患者用喉部发“啊啊”的声音,或用咳嗽、用嘴吹气诱导发出音。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所教的内容应适合病人的兴趣,尽可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另外,多与患者对话、让病人看电视、听广播等,给予听觉训练和视觉的刺激,刺激语言中枢,鼓励其发音。必要时进行单音发音训练。

  饮食上坚持低盐低脂饮食

  脑出血病多由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引起,与日常饮食有密切关系,患者要坚持长期低盐、低脂、适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饮食,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谷类、牛奶、鱼、豆类、禽、瘦肉等,增加含钾、镁、钙食物及粗纤维的摄入如芹菜、韭菜。忌油炸食品,忌吃酱菜、咸肉等盐阉制品,忌食肥腻食物及胆固醇高的蛋黄、皮蛋和辛辣食物,注意预防便秘。高血脂和血糖患者应努力进行控制和调节,给予低糖和低脂饮食,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提倡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勿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有烟酒嗜好者,要劝其戒烟酒。

  用药定时定量

  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定时定量服药,不得私自增减剂量或停药,最好每日监测血压、血糖等,用药后如有不适及时与医生联系。

  此外,患者出院后患者及家属应随时与医生及护士取得联系,及时进行医疗和护理咨询,嘱咐定期复诊,动态了解血压、血脂、血糖和心脏功能,预防并发症及复发,如有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口齿不清等不适时要及时就诊。(通讯员:黄黎锋)

2015-09-07 04:18:11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