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三分钟判断老年痴呆!为何上当的总是你?

黄立安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经常找不到钥匙?说完就忘?记忆力大不如前?脑子昏昏沉沉反应迟钝?很多人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自嘲已患上老年痴呆,而最近朋友圈一则《测试你是否会患上老年痴呆?》的帖子如天将神器,吸引了不少网友踊跃参与,到底是何方神圣,不用去医院就能知道自己是否患上老年痴呆?

  测试规则,一口气找出下面三个问题的答案,看看总共花了多少时间,精确到秒。让自己舒适地坐下來并保持平靜。

  1.从下方字母中找出字母“C”

三分钟判断老年痴呆!为何上当的总是你?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C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2.从下方数字中找出数字“6”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6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

  3.最后再找出字母“N”,可能一些人会有一点点的困难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N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这份测试写道:以上这三个问题可用以判断被测试者将来是否有可能患上老年痴呆,如果你在三分钟内通过了这项测试,那么基本上可以不用担心将来阿尔茨海默病会找上你了!恭喜你!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为自己只用了100秒而松了一口气?且慢。我们不是游戏大厅,这里可是权!威!科!学!的健康科普网站,只想先说一句:为什么上当的总是你?

  要想不被游戏忽悠,接着往下脑补吧。

  这个测试准确吗?专家是这样说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名广州华侨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黄立安主任医师看过以上测试后表示,这三个测试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众多相同的数字里找出一个“异类”,这个异类从图形上来看只有微妙的差异,所以需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找寻,如果网友在3分钟之内找出了异类,最多只能说明目前他在注意力方面不错,视空间技能正常,但老年痴呆症的临床表现是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该疾病的发病非常复杂,诊断就更加复杂,容易与良性的老年健忘症、正常颅压脑积水等疾病相混淆,因此在三分钟之内找出差异不能代表他大脑所有的认知功能正常,更不能说明他将来不会得老年痴呆。

  So,听了黄专家的一席点评,你应该明白为何你总是上当了吧?这个测试偏离了老年痴呆最主要的表现,偷换了“注意力不集中、视空间技能受损=老年痴呆”这个概念,以偏概全,抓住了网友想快速诊断疾病的心理,当!然!不!够!科!学!

  那么老年痴呆到底有哪些早期表现呢?  

    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专门从事老年痴呆治疗的毕伟副主任医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人痴呆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病因未明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脑内的负责保持记忆、维持正常认知功能的乙酰胆碱分泌量会越来越少,神经纤维会发生退行性改变,就可能会引起老年痴呆。目前我国老年痴呆的人数约有800-1000万。

  记忆力减退是症状之一,因为老年痴呆早期会出现脑皮质的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元部分丧失,记忆力轻度减退。然而,这种记忆力减退与老年人一般记忆力减退是有区别的,可通过一些测试来患者判断空间结构功能和执行功能是否减退。此外,老人突然性情大变、睡眠不好、易猜疑等都可能是老年痴呆的征兆。

  单凭三个小测试就轻易下结论,把自己归为老年痴呆人群之内或之外,都是很轻率的,对于年轻人做测试锻炼一下注意力也无妨,切忌让家里老年人做测试之后替代正规的临床诊断。当怀疑自己或家人患了老年痴呆症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神经科的记忆障碍专科门诊就诊,提供详细的病史,接受相关的神经心理测试以及血液学、头颅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在老年痴呆症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脑积水等造成的,在这些疾病中,有些病因是可以纠正的,有些是可以通过治疗有效逆转的,专业医生查明致病因素后,可进行有效的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通讯员:张灿城)

2015-05-29 00:51:5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闭经后还能怀上孩子吗
一般而言,闭经后自然怀孕的机会极低,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借助现代辅助生殖技术,仍有可能实现生育。但是考虑到怀孕的风险和女性的身体健康,建议闭经后的女性在决定是否怀孕前,应注意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明智的决策。闭经通常意味着女性的卵巢功能已经衰退,导致月经永久性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卵巢通常不再排卵,子宫内膜也不再周期性增厚和脱落,从而大大降低了自然受孕的机会。特别是当女性达到自然绝经的年龄,一般在45-55岁之间,卵巢内的卵泡已经耗竭,此时怀孕的可能性通常是比较低的。然而,闭经后并非绝对无法怀孕。比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闭经时间较短、卵巢功能尚未完全衰退,或者由于某些疾病或治疗导致的暂时性闭经,女性仍有可能偶尔排卵。此外,随着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如试管婴儿等,也为闭经后的女性提供了一定的怀孕可能性。这些技术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方式,帮助那些自然受孕困难的女性实现生育愿望。但需要注意的是,闭经后怀孕的风险相对较高。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卵巢功能的衰退,女性的卵子质量和生育能力都会下降,即使成功怀孕,也可能面临流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等风险。因此,对于闭经后的女性来说,如果确实有生育需求,建议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以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怀孕的可能性。
程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有心脏病生过一个孩子了还能生吗
若心脏病病情稳定,心功能良好,且前次妊娠分娩过程顺利,在严密医疗监测下,多数情况下可以再次生育;然而,当心脏病严重,心功能差或前次妊娠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再次生育风险极大,不建议妊娠。对于患有一些轻度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且通过治疗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的女性。若前次妊娠期间,心功能一直维持在Ⅰ级或Ⅱ级(即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或轻度受限),未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分娩过程也平稳。这类女性再次妊娠时,只要在孕期严格遵医嘱,定期进行心脏专科检查,密切监测心功能变化,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多数能够耐受再次妊娠和分娩过程。若女性患有严重心脏病,如扩张型心肌病、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未经有效治疗等,心功能处于Ⅲ级或Ⅳ级(即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或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衰症状)。前次妊娠可能已出现过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对心脏造成进一步损伤。这类情况下,再次妊娠会使心脏负担急剧加重,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因此不建议再次生育。心脏病女性计划再次生育前,建议前往心内科和妇产科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心功能测定等检查,明确心脏病类型与心功能状况。若医生评估可妊娠,孕期密切产检,增加心脏专科检查次数。若评估不适合妊娠,建议严格采取可靠避孕措施,避免意外怀孕。
郑雅格主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孩子不自信自卑心理恐惧怎么克服
孩子不自信、自卑心理和恐惧,可采取建立积极沟通、鼓励参与活动、设定合理目标、培养特长技能等方法来克服。1、建立积极沟通:营造一个开放、信任的沟通环境至关重要。家长应主动与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积极、鼓励的语言,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2、鼓励参与活动:鼓励孩子参与各种社交、体育或兴趣小组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孩子能结识更多伙伴,拓展社交圈子,锻炼社交能力。在活动中,孩子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这有助于提升自信心。3、设定合理目标:为孩子设定明确、具体且可实现的目标。目标不宜过高,以免孩子因无法达成而产生挫败感;也不宜过低,要具有一定挑战性,让孩子在努力后能够成功。每一次成功完成目标,都能给予孩子成就感,逐步积累自信。4、培养特长技能: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学习和发展特长的机会。当孩子在某一领域表现出色,拥有一技之长时,会极大地提升自我价值感与自信。同时,特长培养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也能锻炼孩子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正面反馈。避免过度比较,不要将孩子与他人进行不恰当的对比,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的自卑心理和恐惧情绪较为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抽动症的孩子能自愈吗
抽动症的孩子通常不能自愈。抽动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仅靠自身调节难以恢复,需要科学的干预和治疗。抽动症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看,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比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异常,会干扰大脑对肌肉运动的控制,导致孩子出现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如眨眼、耸肩、清嗓子等。其次,遗传因素在抽动症发病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若家族中有抽动症患者,孩子的发病风险会显著增加。此外,心理压力、不良生活环境等因素也会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这些复杂的病因交织在一起,使得抽动症无法自行缓解。如果不对抽动症进行干预,症状往往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随着时间推移,抽动的频率和强度可能增加,从偶尔出现的简单抽动发展为频繁发作的复杂抽动,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貌形象,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孩子可能因为抽动行为受到同伴的异样眼光、嘲笑,从而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社交和学习,形成恶性循环。而且,抽动症还可能共患其他心理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等,使病情更加复杂,自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症状,应及时就医。药物治疗方面,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哌啶醇、匹莫齐特等,以控制抽动症状。心理治疗也至关重要,如行为疗法,可帮助孩子学习放松技巧,减少抽动发作。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避免过度批评指责孩子,给予足够关爱和支持。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