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天冷急性脑梗死高发 虎口脱险多亏动脉取栓

黄立安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天冷急性脑梗死高发

  冬季天寒地冻,又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脑梗死便是其中之一。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黄立安主任医师介绍,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都非常紧急,抢救时间就是生命,抢救患者刻不容缓。在临床上,静脉溶栓是较为常见的抢救方法。对于急性脑死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窗”原则上不能超过4.5小时,即从发病到用上溶栓药的整个过程最好在4.5个小时内完成,越短时间溶栓效果越好。

  大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虎口脱险”

天冷急性脑梗死高发 虎口脱险多亏动脉取栓

  假如患者不能采取静脉溶栓抢救,怎么办?黄立安主任就为大家讲了一个最近一例虎口脱险的患者抢救病例。

  最近神经内科及时成功抢救了一位75岁的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该患者赵女士在12月初“以胸闷20天余,加重2天”为主诉,收治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在接受系列诊治后,情况有所好转,天有不测风云,12月19日清晨,医护人员发药时突然发现患者嗜睡、呼之不应,立即送至影像科进行了头颅CT检查,头颅CT示急性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左侧额顶叶大面积脑缺血。

  由于赵女士发病时间不确切,之前刚刚接受了冠状动脉支架(PCI)手术,术后已经在使用抗凝药物,此时贸然采用静脉溶栓存在较大的出血风险。黄主任接诊后决定第一时间实施了动脉内介入取栓治疗。患者直接送到介入导管室,国内脑血管病权威徐安定教授、著名血管介入专家王晓白教授闻讯赶到手术现场指挥。手术者乔宏宇博士及其团队将专用的微创器械经赵女士的右侧股动脉送入血管内,在先进的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直达脑部堵塞的动脉处,最后用Solitaire取栓支架装置将血栓取出体外。从进入体内到确定堵塞位置再到取出长达六厘米长的血栓,整个手术时间不到2小时,其中两次取栓操作仅仅用了不到30分钟。堵塞的血管再通了,赵女士在手术台上就逐渐恢复了清醒。

  支架取栓技术适用于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

  那么什么情况下适合做动脉取栓手术呢?黄主任指出,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就算是黄金时间内(小于4.5小时)静脉溶栓治疗,因血栓成分复杂,血管再通率低,且出血风险高,效果不理想,往往遗留重大残疾。目前最先进的支架取栓技术非常适用于颅内大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大面积脑缺血的血管内开通治疗。如果取栓成功,实现血管再通,则会完全改变预后效果。然而,动脉内取栓手术是一项尖端的介入微创治疗,对医疗设备和医师技术要求甚高,受各种因素限制,目前国内能开展血管内介入取栓、碎栓的医院并不多。

  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脑梗死急性取栓治疗2014年才得到国际认可,而该院自2012年初已成功开展急性脑梗死的介入机械取栓治疗十余例,说明该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的抢救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黄主任最后呼吁,对于脑梗死这类患者,抢救时间分秒必争,大部分患者因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而导致重大残疾甚至失去了性命,假如患者发现身体单侧麻木,不可掉以轻心,有可能是脑梗死的先兆,最好告知家属来医院检查,以防发生意外。

  专家简介:

  黄立安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医学博士。中华预防医学会脑卒中预防与控制委员会中青年委员全国副主委,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预防控制工程委员会中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神经心理学组成员。擅长:头晕、眩晕、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每周三下午

    编后:39健康网编辑在采访后探望了这位75岁的高龄患者,其术后病情恢复较快,可下床走路,手术效果相当成功。(通讯员:张灿城)

2015-01-07 00:35:29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