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年“痴呆”前的十大危险信号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正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痴呆高血压病及心脑血管病成为目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患”。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科李中教授表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44亿人,其中65岁以上每20人就有1人患老年痴呆,但是由于它起病隐匿,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所忽视,从而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机。”

  日前,39健康网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处获悉,该院神经科自开科以来,特别开设了记忆障碍专科门诊,以期对老年痴呆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擦身而过的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前的十大危险信号

  李中教授介绍到,“造成老年期痴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约占59%,即通常所说的“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的脑部疾病,患者的脑细胞会急速退化,而非正常的老化现象。记忆的丧失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尤其是记不住刚刚发生的事或是最近才获得的讯息。初始的症状细微而渐次的出現,不易察觉,往往被人们误认为是衰老的表现,与我们擦身而过。随着病情进展,记忆的丧失越来越严重,甚至没办法认得自己的亲友,找到回家的路。与此同时,患者也会出现语言和情绪上的障碍,例如在谈话时没办法找到适当的用字,性格变得异常烦躁、猜疑,不喜欢与人交流等,到了后期,病患在生活各方面都需要他人的协助,像是洗澡、吃东西、上厕所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以下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十大危险信号:

  一、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

  例如: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

  二、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

  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

  三、语言表达出现困难

  例如: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四、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

  例如: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自己在哪个省份;

  五、判断力日渐减退

  例如: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

  六、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

  例如: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

  七、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

  例如:将熨斗放进洗衣机;

  八、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显得异常

  例如: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

  九、性格出现转变

  例如:可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十、失去做事的主动性

  例如:终日消磨时日,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

  当出现上述危险信号时,就需要警惕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

  早期、规范治疗至关重要

  李中教授特别提到,阿尔茨海默病在目前仍是一种渐进性的、不可逆的、尚无法治愈的疾病,但是早期的规范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甚至能够恢复部分功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至关重要。当怀疑自己得了阿尔茨海默病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神经科的记忆障碍专科门诊就诊,提供详细的病史,接受相关的神经心理测试以及血液学、头颅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目前主要包括心理治疗、支持性治疗及药物治疗三个方面。心理治疗方面,要引导患者勇于接受患病现实,正视疾病带来的不便,鼓励患者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同时家属应给予更多的包容、关心、爱护和陪伴,定期带领患者去医院就诊,督促按时服药。支持性治疗方面,包括改善和提高躯体功能和营养状况,积极用脑,适度锻炼等。药物主要有三类:①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等),是美国神经病学会推荐的标准用药,中国老年期痴呆防治指南推荐的首选用药;②其它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③其它包括抗氧化剂、脑血管扩张剂、脑代谢激活剂等辅助用药,如维生素E、尼莫地平、银杏叶等。

  专家们指出,阿尔茨海默病其实是一种常见病,不要因为错误的羞耻感而延误了看病和治疗的时机,早诊断、早治疗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唯一方法。当怀疑自己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神经科的专科门诊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坚信正确的治疗和锻炼,才是开启美好记忆之门的金钥匙。(通讯员:简文杨、孟洋阳)

2014-09-24 01:21:01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荨麻疹血管炎会自愈吗
荨麻疹血管炎一般难以自愈。该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病情易反复,通常需要规范治疗来控制症状、减少复发,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荨麻疹血管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药物等因素有关。由于病因难以自行消除,且免疫系统已经出现异常反应,所以仅靠自身调节很难使病情好转。患者常出现风团样皮疹、瘙痒、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生活质量,若不治疗,还可能累及肾脏、关节等器官,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荨麻疹血管炎可能会持续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即使在症状缓解期,也只是暂时的,疾病并未真正治愈。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病情可能逐渐加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治疗荨麻疹性血管炎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轻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对于症状较重或伴有系统性表现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此外,患者需避免接触已知的致敏物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日晒。对于荨麻疹血管炎患者,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紫癜是血管炎症吗
紫癜并非血管炎症,而是一种由血管炎症反应或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皮肤黏膜出血现象。紫癜主要分为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两大类,前者属于小血管炎范畴,后者则与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相关。过敏性紫癜是典型的血管炎症性疾病,其发病与IgA介导的Ⅲ型超敏反应相关。当致敏原刺激机体产生IgA抗体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引发血管壁炎症反应。炎症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红细胞从血管内渗出至皮下组织,形成特征性瘀点或瘀斑。除皮肤表现外,患者常伴有关节肿胀、腹痛、肾脏损害等多系统症状,提示全身小血管受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理机制与血管炎症无关,核心问题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阈值时,凝血过程受到影响,微小血管损伤后无法有效形成血小板栓子,导致皮下出血。此类紫癜的瘀斑分布较为广泛,可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黏膜出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消化道或颅内出血。两种紫癜的治疗原则存在根本区别。过敏性紫癜以抑制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为核心,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需针对病因去除致敏原,并根据受累器官制定个体化方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则需根据病因选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或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能需进行脾切除术以减少血小板破坏。上述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议出现紫癜症状者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过敏原检测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过敏性紫癜和变应皮肤血管炎哪个难治
过敏性紫癜和变应性皮肤血管炎都是常见的血管炎性疾病,一般来说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相对更难治,但具体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消除诱因为主。对于轻症患者,通常建议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并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症状。若症状较重,尤其是出现肾脏受累时,医生可能会开具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以抑制炎症反应。对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治疗更为复杂,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方案。轻症患者可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和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以缓解症状。对于中重度患者,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是主要治疗药物。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医生可能会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用药,同时需密切监测药物副作用,如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等。从治疗难度来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治疗更具挑战性。其病因复杂,病情易反复,且可能累及多个器官,因此需要更长期的药物管理和更严密的随访。而过敏性紫癜的治疗相对简单,多数患者对药物反应良好,预后较佳。然而,具体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对于部分过敏性紫癜患者,尤其是肾脏受累较重者,治疗难度可能显著增加;而某些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若对药物反应良好,病情也可能得到较快控制。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选择,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寻找并尽量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