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重感冒”竟变脑炎 儿童免疫力下降须警惕

赖祥青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小燕的家人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场看似普通的高烧最后竟让小燕昏迷、抽搐不止,而未见好转的症状甚至被当地医院告知有可能成植物人或者危及生命,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一个称为“急性播散性全脑炎”的疾病。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赖祥青表示,急性播散性全脑炎的首发症状与感冒相似,但会随之损伤神经,导致昏迷、癫痫等情况,据报道病死率为5%~30%,患者尽早治疗效果更好。

400x300_001

小燕在赖祥青副教授的治疗下已经可以自由活动

400x300_002

小燕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重感冒”让女孩昏迷不醒险丧命

  刚满十岁的小燕在6月24号突然诱发高烧,一开始家人都以为是因感冒引起并不太在意,可随着而来的昏迷、抽搐让家人慌了神,赶紧送到当地医院后,医生告知小燕得了|“急性播散性全脑炎”,在给予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后,小燕的病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医生告诉家属:小燕病情严重,发展下去恐怕有生命危险,也有可能变成植物人。

  小燕的家属听后,悲痛莫名。绝望之余,家人得悉他的亲戚也曾经患过类似的严重脑炎,在陆丰治疗3个月无好转,后来在暨大附一院治疗后完全康复。家庭希望重新点燃,然而,从潮汕地区转院至广州暨大附一院的途中面临一定的风险:小燕可能在路上被痰堵窒息或者癫痫发作而危及生命。家属还是不愿放过任何一丝希望,抱着博一博的心态请了救护车于7月4日转来华侨医院进行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奇迹般救回女孩

  赖祥青介绍,入院时小燕发烧39-40度,极度消瘦,全身大汗淋漓,神志不清,昏迷,阵发性哭闹不安,伴四肢强直性痉挛,持续性抽搐,全身上下插满氧管、胃管、尿管,大小便失禁,四肢瘫痪,肌力0-1级,无自主活动能力。双下肢病理征(+),外地医院头颅MR:双侧大脑半球、双小脑、脑干广泛病灶。

  为了减少病情进一步扩大,赖祥青副教授决定对小燕采取亚冬眠疗法。“病人需要24小时头戴冰帽一周时间,使颅脑温度保持在35度左右,对于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极为有效,可降低脑的代谢,减少脑部组织损伤。”赖教授表示,此外通过中西医结合提高免疫力,清热醒脑开窍,加强营养等精心治疗,以及全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小燕逐渐神志转清,由NICU病房转出普通病房,重新会发音——会讲部分话——现在主动康复,如今可拔掉胃管进食,四肢也恢复活动,肌力由原来的0-1级(接近完全瘫痪)上升到现在的接近5级(正常)。

  住院将近二个月,小燕体重由52斤增长至60斤,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智力基本正常,头颅MR平扫+增强扫描,病灶明显缩小。家人及同房的病友见证了小燕迅速康复的过程,对明显的治疗效果连连惊叹:“从无意识和无行动能力恢复到如今的和常人相差无几,简直太神奇了!”

  急性播散性全脑炎与感冒相似  辨别看是否出现神经异常

  赖祥青副教授指出,急性播散性全脑炎是广泛累及大脑和脊髓白质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主要是损害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白质,导致神经严重的损害。侵袭脑干可以继发的中枢性高热,甚至影响延髓呼吸心跳中枢而危及生命,据报道病死率为5%~30%。存活者常遗留明显的功能障碍,儿童恢复后常伴精神发育迟滞或癫痫发作,智力障碍、甚至成为植物人。

  大多数病例为儿童和青壮年,多为散发,无季节性,病情严重。首发症状为头痛发热及意识模糊,严重者迅速昏迷和去脑强直发作,可有痫性发作,脑膜受累出现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由于首发症状与感冒相似,为避免病情被拖延,建议出现头痛发烧的患者首先做一个脑电图,出现异常情况后再可做一个磁共振,就可鉴别是否患有此病。”赖祥青副教授说道。

  本病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结合如下检查有助诊断和治疗:

  1、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C 反应蛋白增高

  2、脑脊液压力增高或正常,CSF-MNC增多,蛋白轻度至中度增高,以IgG增高为主。

  3、血液免疫功能异常:循环免疫复合物增高,免疫球蛋白异常,补体异常,T细胞亚群异常。

  4、脑电图出现弥漫的慢波,θ和δ波,亦可见棘波和棘慢复合波。

  5、CT显示白质内弥散性多灶性大片或斑片状低密度区,急性期呈明显增强效应。

  6、MRI可见脑和脊髓白质内散在多发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灶。

  “三管齐下”治疗急性播散性全脑炎 预防需加强免疫力

  目前对于急性播散性全脑炎的传统的治疗为急性期治疗常用皮质类固醇,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或血浆交换也有一定效果。赖祥青表示,但在我院我们采用胸腺五肽、胎盘多肽等免疫调节治疗,中西医结合+营养三结合,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治疗效果更佳。

  急性播散性全脑炎的危害不言而喻,那该如何预防?赖祥青提醒道,自身免疫性疾病一定要注重养生保健,健康四大要素:愉快的心情,饮食均衡,适当的锻炼,充足的睡眠是预防养生的关键,只有养生保健好了,免疫力好了才能防止感染、感冒,才能在寒冷或炎热等诱发因素下不受伤害。(通讯员:张灿城)

  受访专家简介

  赖祥青 ,女,神经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80年代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中国最早一批的神经病学临床型研究生毕业,师从20多位教授,注册高级营养师,国际中华神经杂志编委,中华神经免疫学广东分会成员,主攻方向:神经免疫性疾病。采用中西医+营养三结合的方式治疗重症肌无力、脑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2014-09-03 10:58:28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脱发应该挂哪个科
脱发通常可以挂皮肤科、内分泌科、营养科、中医科等。脱发指头发异常或过度脱落,其成因复杂多样,可能与皮肤局部病变、内分泌失衡、营养缺乏以及整体身体机能失调等因素相关,建议积极就医遵医嘱治疗以控制脱发症状。1、皮肤科:许多脱发问题源于头皮皮肤疾病,如脂溢性皮炎,过多油脂分泌滋生马拉色菌,炎症刺激毛囊,阻碍头发生长,导致脱发。斑秃也较为常见,与自身免疫相关,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毛囊,使头发成片状脱落。皮肤科医生可通过皮肤镜等检查,精准判断毛囊健康状况、头皮有无病变,给出针对性治疗方案。2、内分泌科:内分泌紊乱也可能引发脱发。例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打乱身体新陈代谢节奏,影响毛囊细胞的正常生长周期,使头发变得脆弱易脱落。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可造成雄激素性脱发,发际线后移、头顶头发稀疏。内分泌科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评估激素水平,调整内分泌失衡,从根源改善脱发。3、营养科:如果长期节食、饮食结构单一,导致蛋白质、B族维生素、铁、锌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头发缺乏合成原料,生长缓慢、易折断脱落。如缺铁性贫血患者,毛囊得不到充足氧气供应,头发干枯脱落。营养科医生会依据个体饮食情况,制定营养均衡食谱,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助力头发生长。4、中医科:中医认为脱发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整体体质因素有关。气血虚弱无法濡养头发,肝肾亏虚影响毛发滋养,致使头发稀疏、花白。中医师通过望闻问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调理脏腑功能,如养血生发的四物汤,补肾固精的七宝美髯丹;外用中药擦剂、按摩头皮穴位等方法,激发毛囊活力,促进头发生长。对于脱发患者,建议首先要留意日常生活中的脱发细节,如脱发量、是否伴有头皮瘙痒等症状,以便向医生准确描述。就诊前避免过度清洗、拉扯头发,保护毛囊。初诊可多科室咨询,综合判断病因,按医嘱规律治疗,保持心情舒畅、作息规律,给头发创造良好的恢复环境。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最近脱发严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脱发严重可能与精神压力大、营养不良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雄激素性脱发、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因素有关。如果脱发严重且持续不减,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一、非疾病因素:1、精神压力大: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引发脱发。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学习、生活等压力源不断,使得许多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进而出现脱发问题。2、营养不良:头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如果饮食不均衡,缺乏这些必需营养素,头发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脱发。例如,节食减肥、偏食等行为可能导致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的摄入不足,进而引发脱发。二、疾病因素:1、雄激素性脱发:这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与遗传因素和雄激素分泌过多有关。雄激素在体内代谢为二氢睾酮,这种物质会使毛囊微小化,头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脱落。男性患者较为常见,但女性也可能患病。2、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部、面部等部位。当头部患有脂溢性皮炎时,头皮油脂分泌过多,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等物质,刺激头皮产生炎症反应。炎症会影响毛囊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毛囊堵塞、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引发脱发。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额外的措施来维护头发健康,如使用温和的洗发水、避免频繁染发和烫发、定期按摩头皮以促进血液循环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脱发风险,保持头发健康美丽。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脂溢性脱发挂什么科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类型,通常与头皮油脂分泌过多、毛囊炎症或遗传因素有关。就诊科室的选择主要包括皮肤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和营养科。1、皮肤科:皮肤科是脂溢性脱发的首选就诊科室,医生通过头皮检查、毛发镜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评估脱发原因。皮肤科医生能够诊断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皮炎或其他皮肤病引起的脱发,并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该科室适用于大多数脂溢性脱发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2、内分泌科:内分泌科适用于脂溢性脱发伴有内分泌紊乱的患者,常见原因包括雄激素水平过高、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科医生通过血液检查评估激素水平,判断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该科室适用于伴有月经紊乱、体重异常或其他内分泌症状的患者。3、中医科:中医科适用于希望通过中医调理改善脂溢性脱发的患者。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多与湿热内蕴、血虚风燥或肝肾不足有关,通过辨证施治如中药内服、针灸或拔罐等,改善脱发症状。中医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适用于对西药治疗有顾虑或希望综合调理的患者。4、营养科:营养科适用于脂溢性脱发伴有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的患者。营养科医生通过饮食评估和实验室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维生素、矿物质或蛋白质缺乏。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补充营养素如维生素B族、锌或铁等,改善脱发症状。该科室适用于伴有饮食不均衡、消化吸收障碍或慢性疾病的患者。患者应根据自身症状选择合适的科室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头皮清洁和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压力。
杜虹瑶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产后脱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产后脱发可能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营养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因素有关。如果脱发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激素水平等检查以明确病因。一、非疾病因素:1、激素水平变化:怀孕期间,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使得头发的生长周期延长,脱发速度减慢。然而,分娩后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导致原本处于延长生长期的头发大量进入休止期,随后脱落,形成产后脱发。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会在产后数月内逐渐缓解。2、营养因素:分娩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加上产后哺乳等需求,若营养补充不及时或不充足,容易导致头发缺乏营养而脱落。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时,会严重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和健康。二、疾病因素:1、贫血:分娩时大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影响毛囊营养供应,从而导致脱发。贫血会使得头发毛囊失去营养,毛囊萎缩变软以及毛囊变性,进而出现头发脱落的症状。2、甲状腺功能减退:分娩失血过多可能会导致垂体受到损伤,进而影响甲状腺功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周期,从而造成脱发。日常建议产后女性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新鲜蔬果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注意头发护理,选择温和的洗发水,避免过度烫染。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改善产后脱发状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