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帕金森早期治疗方案应重视

  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

  帕金森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疾病晚期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与此同时,病人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抑郁等也给病人及家属带来较大负担。

  专家指出,对于刚被诊断出帕金森病的患者,应重视早期治疗的方案选择,从而在有效改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的基础上,提高自己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今为止,特发性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年龄老化、遗传和环境等因素有关。脑内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减少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某调查数据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据WHO专家在2007年的预测显示,中国25年后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500万。

  对帕金森病患者而言,运动功能的减退和非运动症状都会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在美国退伍军人中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与其他8种慢性病(包括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等)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得最为严重。

  早期治疗选择很关键

  帕金森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当帕金森病发展到晚期,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其中不仅有疾病本身的因素,如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也有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故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显得较为棘手。由于目前对晚期患者治疗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因此选择正确的早期治疗策略尤为重要。

  帕金森病在发病早期就可以通过嗅觉检查、影像检查等手段被诊断出来。在国外,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患病1年内就能及时就诊。而在中国,患病2年以上才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为13.6%。但有调查发现,发病后1-3年内便开始治疗的病人,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治疗的病人。

  减少并发症不容忽视

  在帕金森病治疗中,不仅要关注震颤、强直等运动症状的缓解,而且也要减少运动并发症以及抑郁等非运动症状的发生,才能真正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据了解,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中,常用的是左旋多巴类药物,能有效控制震颤等运动症状,但在用药3-5年后,这类药物的局限性就会出现:有5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剂末现象“(指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每次用药后期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恶化。如“晨僵”)、“开关现象”(症状在突然缓解和加重间波动)等运动并发症,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和病程的进展,用药10年后,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运动并发症,如抑郁等非运动症状也相继出现。值得注意的是,约35%-45%的帕金森病病人伴有抑郁症状,但抑郁或焦虑的出现与帕金森病病程进展不一定相关,有相当一部分早期患者就有焦虑或抑郁症状。

2014-08-18 00:47:51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黄威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月子期间不喂奶能喝咖啡吗
通常情况下,月子期间不喂奶也不建议喝咖啡,主要是因为咖啡中含有鞣酸,可能会影响产妇身体恢复、导致乳汁分泌减少、阻碍婴儿吸吮等。建议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一定要合理安排饮食,并且注意观察乳汁分泌量。1、影响产妇恢复咖啡具有一定的提神效果,尤其是在坐月子期间存在明显的失眠现象时,更不建议喝咖啡。因为咖啡因会兴奋神经,影响产妇的睡眠质量,尤其是晚上,若过多摄入浓缩咖啡还容易导致失眠加重。2、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咖啡中含有咖啡因等成分,而部分女性在生产后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摄入咖啡因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刺激,进而影响乳汁分泌。同时婴儿对咖啡因较为敏感,此时摄入过多咖啡因则容易导致婴儿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3、阻碍婴儿吸吮咖啡中含有鞣酸,鞣酸会与铁元素结合并形成复合物,从而阻碍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对于产后女性而言,更应该减少摄入量。4、其他危害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身体比较虚弱,若喝大量的咖啡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也可能会影响到钙质的吸收,进而导致缺钙等情况发生。因此,一般建议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尽量不要喝咖啡,同时也需要避免摄入其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或药物。建议在坐月子期间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坐月子期间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坐月子期间脚后跟疼,可能是受凉导致,也可能是血液循环不畅、缺乏钙元素、足底筋膜炎、腱鞘炎等原因导致。 1、受凉 如果患者在坐月子期间不注意保暖,导致脚后跟受凉,也可能会出现脚后跟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泡脚缓解不适症状,也要注意保暖,可以使用热毛巾或暖水袋热敷患处。 2、血液循环不畅 产后坐月子期间,患者身体的血液循环还没有完全恢复,可能会导致脚后跟的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不适症状。 3、缺乏钙元素 产后坐月子期间,患者身体比较脆弱,如果缺乏钙元素,可能会导致脚后跟的骨质疏松,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碳酸钙片、维生素D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也可以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例如豆腐、牛奶等。 4、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常由于长时间走路或跑步等原因造成,患者可能会出现脚后跟疼痛、肿胀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腱鞘炎 可能是由于患者经常过度用力,从而增加跟腱的负荷,引发腱鞘炎。患者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还可能伴随肿胀、皮温升高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滑囊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