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睡前醒后揉太阳穴 赶走偏头痛

葛永海 内科 副主任医师
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 一级

  偏头痛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作前可伴视觉、体觉先兆,发作时常伴呕吐。女性多发,约为男性的3~4倍,多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发生于儿童期或中年后。

  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偏头痛发作在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即颅内血管收缩期、颅外血管扩张期和缓解期。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l)颅内血管收缩期:也称头痛前期或先兆期,常在头痛前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症状。如视觉方面常有眼前冒金星、偏盲、视野缺损;个别患者可出现短暂半身麻木、肢体无力及言语不清等,但很少发展成永久性损害。出现上述症状往往预示头痛即将发作。

  (2)颅外血管扩张期:随着缺血症状的逐渐缓解,血管扩张引起的头痛随即出现,一般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头痛可以是一例额颞部或双侧呈持续性跳痛或钝痛、胀痛,大多数都很剧烈,以致影响工作、学习,同时伴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或发红、烦躁、恶心、呕吐、食欲差、心慌等植物神经症状,入睡后头痛可减轻或消失。在此期间有时可见脑电图异常,穿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血流速度加快,脑血流图呈低张或速降波。

  (3)缓解期:在血管扩张和头痛发作持续一定时间又趋于正常状态时,则进人此期。这段时间里上述症状消失,患者无明显不适,仅少数人存在头晕、乏力、多梦等。若在缓解期中进行仪器检查,多数不能发现异常。这段时期可为数周或数月不等。

  事实上,上述三个时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且无明显间隔期,每个时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有些病人可无先兆期。

  简易六法 赶走偏头痛

  揉太阳穴 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偏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梳摩痛点 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

  热水浸手 偏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偏头痛逐渐减轻。

  中药塞鼻 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在治疗偏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吃含镁食物 偏头痛患者应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大豆、海带、橘子、杏仁、杂粮和各种绿叶蔬菜等,这对缓解偏头痛症状有一定作用。

  饮浓薄荷茶 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偏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2014-07-23 00:37:40浏览8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尖锐湿疣用药膏能治好吗
尖锐湿疣用药膏不能彻底治愈。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表现为皮肤黏膜的疣状增生性病变。药膏在尖锐湿疣治疗中可发挥一定作用,但其仅作用于皮肤黏膜表面,无法从根本上清除病毒。从药膏的作用机制来看,部分药膏如咪喹莫特乳膏,通过诱导局部免疫反应,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被HPV感染的细胞,从而可使疣体缩小或脱落。但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局限于药膏涂抹的皮肤表面区域。HPV病毒在感染人体后,除引发可见疣体,还可在皮肤黏膜基底层细胞潜伏,形成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状态。药膏无法深入到这些细胞层次,难以将潜伏的病毒完全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病毒便可能再次活跃,导致尖锐湿疣复发。此外,尖锐湿疣病情复杂多样,疣体大小、数量、分布部位以及患者自身免疫状态等因素都影响治疗效果。对于较大、较多或位于特殊部位(如肛管内、尿道口等)的疣体,单纯依靠药膏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这些疣体可能需要借助物理治疗手段,如激光、冷冻、电灼等,直接去除肉眼可见的病变组织。而且,即使疣体被去除,若潜伏病毒未被清除,仍有复发风险。所以,仅靠药膏治疗,难以应对尖锐湿疣复杂的病情,通常无法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若怀疑患有尖锐湿疣,建议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例如,物理治疗如激光可精准气化疣体,冷冻能使疣体组织因低温坏死脱落,快速去除可见病变。同时,对于病情较严重或复发频繁的患者,可能还需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增强机体整体免疫力,以辅助对抗病毒。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和常用药物分别有哪些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包含多种方法,如脱离过敏原、免疫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短效β?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一、治疗方法:脱离过敏原: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如对花粉过敏,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对尘螨过敏,要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使用除螨仪。脱离过敏原可有效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免疫治疗:对于特定过敏原过敏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脱敏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逐渐增加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免疫耐受,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和哮喘症状。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劳累可能诱发哮喘发作。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散步等,但要避免在寒冷、干燥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二、常用药物: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这类药物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通过吸入装置将药物直接送达气道,局部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是其代表药物。可快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通常作为缓解药物按需使用。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较为常用。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可单独用于轻度哮喘的治疗,也可作为中、重度哮喘的联合治疗药物。若哮喘发作频繁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隐翅虫皮炎用药后多久痊愈
隐翅虫皮炎的痊愈时间因多种因素而异,轻度症状通常在1-2周内可恢复,较严重的可能需要3-4周或更长时间。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处理皮损,否则可能延长病程或导致继发感染。病情轻者,如仅局部红斑、丘疹,无明显水疱、脓疱,恢复较快,通常1-2周可愈。若症状较重,出现水疱、糜烂、渗出等,治疗周期会延长,一般需2-3周甚至更久。影响隐翅虫皮炎痊愈时间的因素主要有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及护理情况。病情轻重是关键因素,轻者恢复快,重者恢复慢。个体免疫力不同,恢复时间也不同,免疫力强的人炎症消退快,恢复时间短;免疫力弱者,如儿童、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恢复时间会延长。良好的皮肤护理可促进恢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防止感染,若出现水疱不要自行挑破。反之,护理不当,如抓挠导致感染,会延长病程。对于隐翅虫皮炎的治疗,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轻度症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奈德乳膏等;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继发感染者需加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患者在恢复期间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接触隐翅虫,夜间关好门窗使用蚊帐,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建议患者发病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患处,减少毒液吸收。治疗期间避免阳光直射皮损部位,防止色素沉着加重。衣物、床单需高温消毒,防止隐翅虫体液残留。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子宫内膜增生怎么用药
子宫内膜增生可使用甲羟孕酮、去氧孕烯炔雌醇、醋酸甲地孕酮、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药物治疗。若怀疑患有子宫内膜增生,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诊断性刮宫等,以明确病情。1、甲羟孕酮:作为人工合成孕激素,该药物能与子宫内膜细胞中的孕激素受体结合,改变细胞代谢途径,使增生的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变,有效抑制过度增生,常用于轻至中度患者,助力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与子宫内膜状态。2、去氧孕烯炔雌醇:一种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含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卵巢雌激素分泌,营造稳定激素环境,避免子宫内膜受过度雌激素刺激,适合有避孕需求的年轻患者,兼具调节月经与治疗内膜增生的作用。3、醋酸甲地孕酮:该药物属于孕激素类药物,可促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抑制子宫内膜腺体增生,让内膜恢复正常状态,对改善因内膜增生引发的月经紊乱等症状效果良好,常用于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4、亮丙瑞林:此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大幅降低卵巢雌激素分泌,实现药物性去势,减少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控制重度或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病情,但可能引发潮热等低雌激素症状。5、戈舍瑞林:同样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作用机制与亮丙瑞林相似,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雌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常用于治疗较严重的子宫内膜增生,使用时需留意低雌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熬夜易干扰内分泌,影响激素分泌,不利于子宫内膜恢复。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便于及时察觉子宫内膜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