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以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震颤、肌强直和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和非运动症状(抑郁、睡眠障碍、认知损害等)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据统计,我国55岁以上的帕金森患病率男性为1.7%,女性为1.6%。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威胁。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需要我们及时治疗。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许多研究发现综合康复锻炼能有效防止帕金森疾病发展,事实也证明许多患者经过锻炼后能较好地控制运动障碍症状,如语言能力下降,面部表情僵直,手部震颤,上肢协调能力下降,全身肌肉僵直等,防止跌倒改善平衡,同时也增强了心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具体锻炼方法介绍如下:
一、锻炼场地选择
尽量减少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保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床铺舒适。
二、松弛训练
帕金森病患者身体柔软性差,较为僵硬。
仰卧位下的松驰运动
胸部转动与骨盆组合模式
1.仰卧位,双手抱于胸前,髋、膝关节轻度屈曲。
2.胸部缓慢向右转动,相对于骨盆运动,骨盆向左转动,保持5秒左右;
3.胸部缓慢向左转动,相对于骨盆运动,骨盆向右转动,保持5秒左右;
如此反复转动。左右各做5组。
坐位的松弛运动
1.左右同向缓慢、有节奏的晃动双上肢;(2分钟)
2.左右同向缓慢、有节奏的晃动双下肢;(2分钟)
3.上肢摆动和躯干旋转训练:左侧肩和上肢向前摆,右侧向后摆,做10-20次。
4.端坐位,先用一只手向同侧取物件,再向对侧身体侧方递送物件;左右各做5组。
5.坐位手足交互运动:手足同时做不同的动作,患者伸直左足时伸直右手,伸直右足时伸直左手;患者向右侧迈右足时双手在左侧击掌,向左侧迈左足时双手在右侧击掌,反复进行,左右各10组。
三、站立位
1.面靠墙,身体紧贴墙壁,双上肢沿墙壁尽量摸高,用刻度标记,逐渐增加摸高高度(牵拉紧张的屈肌,防止挛缩的发生)。每天做5组。
2.双手平举支撑于墙面上做前后方迈步动作,双眼直视前方,身体直立,起步时足尖要尽量抬高,先足跟着地,再足尖着地,跨步要尽量慢而大,避免小碎步。(练习伸髋,屈膝很重要)每天做10组。
四、面肌训练:
1.用力睁、闭眼(10次)
2.鼓腮锻炼(10次)
3.露齿和吹哨动作(10次)
五、呼吸功能训练
患者进行深呼吸的练习,尤其是胸式呼吸的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大肺活量,提高说话的流畅性。
六、手指小肌群的锻炼
1.伸直掌指关节,展平手掌,将手掌放在桌面上,尽量使手掌接触桌面(保持2分钟);
2.反复练习手指分开和合拢的动作(10次)。
七、肢体运动的协调控制能力
根据患者兴趣爱好选择项目活动训练,如翻纸牌、抛接球、练习写字、画圈等提高手的灵活性,控制和减少颤抖。(15-20分钟)
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虽然不能改变帕金森病本身的进程结局和直接损伤,但可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用药剂量,所以治疗帕金森病应联合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