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艾灸在家做:虚寒体质最适合 头痛可灸太阳穴

林敏 推拿科 主治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1.虚寒体质最适合艾灸

  “艾灸治病从表入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称,将艾柱、艾条的温度传导入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温阳驱寒的作用。因此,艾灸最适用于虚寒体质的人,如脸色苍白、手脚冰凉、怕风畏寒,艾灸效果好。

  “除了虚寒体质,阳气不足、元气不足者也比较适合艾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文表示,肾阳虚、脾阳虚是最典型的阳气不足体质。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者容易腰酸背疼、手脚怕冷、易疲劳、记性差等。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者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经常艾灸温补,可以缓解阳气不足的症状。元气不足主要指身体脏器功能不足,出现脾胃虚弱、血虚、身体虚弱等,常做艾灸有助于整体调整、大补元气。

  虚寒体质的人适合艾灸,是不是意味着内热的人不适宜?梁文表示,热性体质的人有些穴位可以灸,有些则不行,最好咨询中医科医生再作治疗。

  2.家庭更适合采用隔物灸、悬灸

  按照传统的中医记载,艾灸的主要灸法为“发泡灸”。这是一种直接灸的方法。林敏说,用艾绒制成艾柱,点燃后直接贴在患部或体表穴位,待艾条烧完,皮肤表面会灼伤、起泡、渗液。此方以轻度烫伤达到排除虚寒、温补阳气的目的。不过,梁文提醒,发泡灸虽然药力较猛,但不仅会灼伤皮肤,还易留下疤痕,操作难度较大。另外,关节、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适合直接灸。因此,不推荐家庭采用发泡灸。

  “隔物灸、悬灸的方式更适合家庭采用。”林敏表示,所谓隔物灸,是将艾柱点燃,放在姜片、蒜片、盐或药饼上,再灸于患部或穴位之上。这种做法既可以防止烫伤,隔物还有加强疗效的作用。

  梁文说,姜片有发散作用,外感艾灸时常用;蒜片有解毒作用,皮肤长疮、有炎症时常用;隔盐灸治疗脾胃疾病时最常用;药饼则是用各种中药配成的,根据不同的药物成分,有不同的加强功能。

  悬灸是点燃艾条,悬在患部或穴位的皮表上方,通过热力传导刺激,实现艾灸的效果。林敏表示,艾条在穴位或患部上方打转,称为“回旋灸”,适合整个区域的艾灸;艾条在穴位上方不断做拉近拉远的动作,称为“雀啄灸”,适用于单个穴位的灸法;针对整条经络线,艾条在皮表上方沿着经络线来回缓慢移动,可以达到刺激效果。

  3.艾灸方法推荐

  ◆穴位艾灸

  居家艾灸可针对具体穴位,用隔物灸或悬灸,在穴位和穴位周围灸10~20分钟。梁文推荐以下经典艾灸部位:

  神厥穴 神厥穴也就是肚脐。对肚脐艾灸能温补元气,缓解疲乏、身体虚弱、女性痛经。可选悬灸在肚脐上方做雀啄灸,或采用隔盐灸。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边缘,是强壮身心的大穴。艾灸足三里有助于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

  ◆痛症艾灸

  艾灸对痛症有一定疗效。风湿、关节痛、头痛等常做艾灸有保健功效。如关节痛可在疼痛部位上方做回旋灸,头痛可悬灸太阳穴、百会穴等。

  ◆热敏灸

  热敏灸是一种流行的艾灸方式。可用艾柱悬灸,在身体表面缓慢移动,寻找热敏点。当灸到热敏点时,患者会有热力渗透进体内,甚至延伸进经络的感觉,其他部位则没有如此敏感。每次艾灸热敏点,以灸到热敏点没有感觉为好。

  4.在家艾灸注意事项

  艾草虽能防病治病,但对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长期用它灸穴位,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人的神经会产生抑制作用。

  专家表示,艾灸时要注意:1.艾灸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程度先轻后重。2.在头、胸、四肢等皮薄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等皮厚、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大一点。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灸时可以久;体质虚弱者及老人小儿,灸量宜小。4.出现晕灸,立即停灸,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穴、足三里穴。5.精神紧张、大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6.艾绒易燃,施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

2014-03-24 01:35:49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嗳气、腹胀与肝病有关系吗
嗳气、腹胀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有关,但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导致的。1.病毒性肝炎首先,乙肝病毒等各类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常会因肝功能受损而出现身体乏力、厌油嗳气、恶心呕吐、上腹胀痛等不适。建议患者清淡饮食、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药物进行治疗。2.肝硬化其次,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等病变,都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由于肝脏也会参与整个消化过程,因此肝硬化患者除典型症状外,也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反酸嗳气、体重下降等表现。建议患者多吃新鲜果蔬、避免饮酒,并遵医嘱使用索磷布韦、达卡他韦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3.慢性胃炎最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常会因胃黏膜持续受到炎症刺激,而出现中上腹钝痛、恶心反酸、嗳气打嗝等不适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联用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四联疗法,以达到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目的。此外,嗳气、腹胀还可能与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若上述症状持续无缓解,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积极进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