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常忘事儿”背后的真相

魏文石 神内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三级甲等

  很多人都有过“忘事儿”的经历,像不记得钥匙放哪儿啦,忘记炉灶上正在烹煮食物啦,下午回忆不起午饭吃过什么等等。偶尔犯“糊涂”大家见怪不怪,但是你可知道,有时“忘事儿”可能是大脑出现危机的信号。

  脑是人类活动的司令部,认知是脑的一大功能。认知功能下降除了记性变差还可能表现为情绪异常、买东西付错钱、反应慢、说话单调、啰嗦、理解力减退、与其他人沟通困难、衣服鞋子正反穿错、做事拖延等。认知活动需血液提供养分,一旦脑血管异常、血液供应不足,脑细胞就会罢工,出现上述症状。那么这种血管因素的认知功能减退与什么有关呢?

  研究表明,年龄与认知密切相关。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期一项针对上海城区3141名60岁以上常住居民调查发现,60~69岁组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重)的发病率为0.2%,而≥80岁组则高达1.9%。可见,年龄是是血管性认知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俗称“三高”)这三个“血管杀手”的发病率日益增长,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慢性损害,对认知功能的损害也不容小觑。长期高血压会降低血管壁弹性,血液通过时阻力增加,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高血压控制良好的话,此后发生痴呆的概率会大幅下降。高血糖不但会损害血管,还会使得血液变得粘稠,流动减慢,并且高血糖对细胞也有毒害作用。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目前的研究发现糖尿病导致痴呆的发病率升高2-3倍,现在已经有学者把糖尿病称作痴呆的“等危症”,控制糖尿病的病理改变对于预防痴呆有非常重要意义。高血脂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好比水管内壁生锈,时间一久,管道变窄,血流就不通畅了,引起脑缺血或梗塞,直接或间接的导致认知功能损害。

  “三高”和一些心脏疾病,如房颤,可以引起卒中。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卒中病人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较未卒中者大大增加。吸烟、饮酒除了引起动脉硬化,也会增加卒中风险。卒中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卒中的病灶体积、数量及部位有关,因此神经影像学上发现卒中病灶后,应当咨询专业医师给出专业的答案,既可以做到重视,又可以避免过度的担心。另外,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会使得心脏功能异常,“泵”功能减退,流向大脑的血液也会相应减少,与认知功能损害也有关系。还有研究发现认知功能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发病率越低。遗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认知功能。

  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损害易防难治,一旦发生之后处理起来就相当棘手,所以重在预防。平日生活应注意饮食清淡,油盐糖能少则少;有条件者可以准备家庭血压计和血糖仪定时监测;勤于用脑,可以做一些增进认知的活动,如读书看报、画画、下棋等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适当锻炼,保持体重;有房颤、心律失常或者发生过卒中和(或)心梗的病人一定要及时就诊追踪病情。最后切记,豁达乐观的心态永远是一剂良方。

  人生是回忆,回忆需要健全的大脑作为保障。如果您经常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千万别大意,尽早就医,为人生赢得更多时间。

魏文石1

  指导专家:魏文石,,神经病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神经病学组委员、上海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上海第一届医药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编委。

  专家门诊:每周二上午

2013-10-09 03:54:03浏览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