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在老年痴呆的防治上尤为重要,也与现代医学提倡的早期筛选,及早预防的理念相一致。因为老年痴呆发病往往“无声无息”,一旦发病目前的现代医学也仅能延长疾病的病程,但不能阻止疾病的发展
指导专家:冯蓓蕾副主任医师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神志病专科
中医:痴呆因五脏虚衰所致
中医认为痴呆的病因病机以情志所伤、年迈体虚和久病不复而致五脏虚衰为主,兼夹痰瘀,病位虽在脑,而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关系密切。“肾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之根”,“肾藏精生髓”,肾精亏虚,不能生髓,则髓海不足,从而会出现头晕或眩晕、耳鸣、目糊、腰腿酸软、疲乏及失眠等;“心主血脉”,又“心主神明”,如果心气虚弱,心血匮乏,那么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则谵狂;或者出现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甚则昏迷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就不能荣养五脏和脑窍,其人就会出现眩晕、头痛及呆顿;“肝主疏泄,藏血”,如果肝气郁滞,气不行水致痰浊内生,或气不行血致淤血内停,气郁而致痰浊血壅于五脏,或肝气郁久也可以导致肝火炽盛,从而出现抑郁寡欢,心烦易怒,头晕、头痛、失眠、胸胁胀痛,或肢体麻木、手足震颤,甚者半身不遂;肺主一身之气,《灵枢·天年篇》曰:“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矣”,因此老人易于反复感染,容易胡言乱语等。
防治痴呆从生活细节开始
综上所述,“五脏虚衰”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调养五脏可以起到防治痴呆的发生、发展和转轨的作用,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建议如下的一些做法:
保持良好的情绪:清心寡欲是中医的养生之道,良好的情绪能使人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有序的运作,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对提高记忆力颇有裨益。
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中医讲“脾主四肢”,多运动有利于脾气健运,气血生化充足,这样就能更好的荣养脑窍和五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能促进脑细胞代谢,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延缓大脑老化。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不熬夜、节制房事,惜精养肾,顺应自然。
饮食清淡:造成记忆力低下的元凶是甜食和咸食,肥甘厚腻、油炸、辛辣等食品都易聚湿生痰,化生内热,湿困脾阳,致脾不升清,不利于脾脏的养生;而多吃维生素、矿物质、纤维质丰富的蔬菜水果就比较符合养生,且可以提高记忆力。如果老年人经常爱忘事儿,在饮食上也可以多吃些核桃、芝麻、山药等补肾健脾的食物。
另外,早老性痴呆在一些空巢老人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因此子女、亲属乃至社会还要多给他们一些生活上的照顾与关爱也是非常重要的爱心行动。
神志病专科简介
我院开展神志病研究有20多年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医内科陈丽芬主任在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带领下开始了失眠症的中医研究,2006年起已开设失眠专病门诊。2012年专科荣获“上海市第三批中医优势专科—神志病专科”建设项目。目前我科由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在神志病的诊治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失眠、痴呆、抑郁焦虑状态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中医特色治疗工作。
门诊安排:
冯蓓蕾副主任医师:周二上午(专家),周四下午(特需)
陆逸莹主治医师:周二下午张 玲主治医师: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