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锁孔治好高血压脑出血

王海东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颅骨开小孔治好脑出血

  李先生今年59岁,大年初二兴致高涨喝了几口酒,没想到第二天头痛剧烈,难以忍受,身体一侧的手脚也活动不灵。初三下午他被送往黄埔中医院,此时血压飙已升到184/108mmhg神志恍惚。脑CT检查发现右侧颞叶脑内血肿40ml左右,出血量多,需要马上急诊手术。遂被紧急转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神经外科进行手术。

  施行手术的王海东副主医师并没有为先生开颅,而是在他的颅骨上钻了一个3cm*3cm的骨窗,经由这个骨窗把脑内镜等微创器械伸到脑部病灶处清除血肿,再把小孔补上。术后,先生的脑袋上除了多了一个长约5cm的伤疤外,与常人并无差别,且清醒后就能与医生对起话来,手脚灵活,不存在任何后遗症。

500_03

李先生手术前后的脑CT检查对比

  其实,先生做的这种新鲜的术式叫做内镜锁孔手术。据王海东医师介绍,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内镜锁孔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已成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神经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术式。据悉,自2012年以来,已经有20多例脑出血患者在这里接受了内镜锁孔手术,并均取得满意效果,其中不乏85岁的高龄老人,还有3个月大的婴儿。

  脑出血怎么治最好?

  吃药or开颅or内镜锁孔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出血已成为一较为广泛发生的急症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也已经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致残、致死原因之一。脑出血的治疗进展备受社会关注。

  据王海东介绍,脑出血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和开颅手术。脑出血量小于20ml的一般建议保守治疗,但其中30%的病人会再出血导致症状加重。开颅手术对病人创伤大,为了充分降低颅内压,术中会大面积切除病人的颅骨(面积至少8cmx8cm),术后再二次手术修补金属网片。由于头皮的血供丰富,在开颅和关颅过程中会大量失血,失血量达800ml~1000ml。而且术后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一般需要住院1个月。

500_01

内镜锁孔手术后,李先生头上只留下一个约5cm的伤疤

500_02

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术后头骨缺损严重,需二次手术修补

  相比而言,内镜锁孔手术似乎简单很多。术前一般只需剃除少量头发,有的还不需要剃发,如眶上眉弓入颅可以毫发不损。手术切口4~5cm,取出颅骨瓣2~3cm,并在术中及时修补,切口缝合后甚至只要创可贴大小的纱布遮盖就可以了,手术时间至少节省1个小时以上。此外,术中失血量一般少于100ml,基本实现不输血,术后需置管引流,内镜下止血彻底,目前为止未发生术后二次出血,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到1周。

  在费用方面,尽管内镜锁孔手术的手术费会较高,但治疗总费用却降低。“这是因为病人输血和抗菌素等药物使用费用下降,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可节省许多治疗费用。总费用大概3万元。”王海东说。

  据了解,内镜锁孔手术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器械——脑造通器。脑造通器利用球囊在颅内的自然间隙中慢慢扩张形成工作通道,避免了以往切割方式造成的神经、血管损伤。特别是对脑干出血、脑室出血、丘脑出血等传统术式难以开展的深部出血,内镜锁孔手术更具优势。

  出现脑出血症状6小时内手术最好

  王海东医师提醒,日常生活出现头痛、手脚不灵活、呕吐、昏迷等症状时就要警惕脑出血,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出现症状后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手术,6小时内手术效果最好。

500_05

指导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王海东副主任医师

  专家简介:王海东,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生命科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工作20年,擅长内镜神经外科。开展脑深部病灶的内镜锁孔治疗手术,包括肿瘤、出血等;脑积水的三脑室底造瘘,透明隔造瘘,囊肿切除等。脑脊液鼻漏的内镜修补手术;内镜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底肿瘤的内镜切除手术。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脑出血的内镜手术,包括丘脑、基底节、脑室和脑干等部位出血的内镜下手术。脑造通器发明人,脑内镜联合脑造通器治疗高血压出血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负责该项目的全国推广。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通讯员:温志勤)

2013-02-27 01:09:16浏览2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