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胡小吾教授:九九重阳节,关注帕金森患者衣食住行

相关 多学科
上海长海医院 三级甲等

  随着社会的日益老年化,帕金森病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据统计,我国有200万帕金森病患者,其中47%的患者从未得到任何治疗。因此关爱帕金森病病人,了解帕金森病的基本常识是全社会刻不容缓的事情。

wxw

上海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胡小吾

   指导医师:胡小吾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上海神经外科学会立体定向和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等职。擅长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在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等疾病脑深部刺激术(脑起搏器)治疗和毁损术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知名度。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全天;帕金森病专病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如何发现帕金森病

  要想及时发现帕金森病,平时要对老人多一份关爱,及时发现帕金森病的初期症状。

  帕金森病初期症状不像瘫痪疼痛抽风那样容易引起病人和家属的感知。除了比较典型的的肢体不自主抖动、僵硬及动作缓慢外,也有许多病人起病很隐匿,如表现一侧肢体活动不便、乏力、酸胀,足部易痉挛、拖步、脚趾屈曲、腰背部紧张感、走路前冲、驼背、“未老先衰”、写字越写越小、油脂脸、嗅觉减退、夜里多梦抑郁焦虑便秘等。因此,患者和亲属应当对这些细微表现应有所认识和警惕,如有表现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正确对待帕金森病

  如果得了帕金森病,就应该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帕金森病,认识得越清楚,恐惧感就会越少,也越能配合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正规的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

  帕金森病病情进展并不快,也不直接危及生命,目前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已取得较大进展,有十几年病史的病人还能生活自理、运动自如的病人比比皆是。因此我们要多关心帕金森病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融入社会、融入家庭,尽可能的享受生活乐趣,提高生活质量。

  关爱帕金森病病人衣食住行

  饮食均衡对帕金森病病人非常重要,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限量吃肉,经常吃豆制品。

  中晚期帕金森病人随着疾病加重,慢慢丧失了自我照顾能力,生活上需要家人更多的协助和支持。家人应尽可能在居家设计上照顾帕金森病人:比如卫生间适当的地方装一些扶手,让病人可以自己上厕所。准备一把平直靠背的带扶手的椅子专门给帕金森病人,坐下去以后再站立困难的病人需要硬的支撑和扶手的帮助。由于帕金森病人有平衡障碍容易摔倒,家里的木地板最好能平整一点,或者铺地毯。

  得了帕金森病,人会不爱动,也忽视运动。家人应该监督病人多进行日常锻炼,散步、体操、朗读、唱歌、游泳、太极拳等活动能让各部位的肌肉动起来,对病人都有好处。对于卧床病人,家人可以帮他做一些被动运动,活动关节。

2012-10-25 00:48:40浏览4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小儿年龄分期分为哪七个时期
小儿年龄分期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七个时期。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出生为止,共40周。此期胎儿完全依赖母体生存,母体的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如孕妇的营养、疾病、情绪以及接触的有害物质等都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这是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的阶段,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3、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各系统器官继续发育和完善,但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疾病。4、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此期小儿生长速度较前减慢,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接触外界事物增多,智力发育迅速,但识别危险的能力不足,易发生意外事故。5、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此期小儿体格发育速度进一步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模仿性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是培养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6、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前。此期小儿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已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可接受系统的科学文化教育。7、青春期:一般从10- 20岁,女孩的青春期开始年龄和结束年龄都比男孩早 2 年左右。此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身体发育迅速,出现第二性征,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同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但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关注。建议在小儿不同的年龄分期,应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给予相应的保健和护理。同时,要定期带小儿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高烧惊厥吃什么药
小儿高烧惊厥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氯唑西林、地西泮等药物。需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若症状加剧,听及时就医。1、对乙酰氨基酚:属于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作用。其能有效降低小儿因高烧产生的过高体温,减轻因发热导致的不适。使用时需严格按医生指导剂量服用,避免过量导致肝损伤。2、布洛芬:同样是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也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按照医嘱使用对于小儿高烧惊厥有较好的缓解作用。3、氯唑西林:这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当小儿高烧惊厥是由细菌感染导致时,使用氯唑西林可针对性地杀灭病原菌,控制病情。剂量需由医生确定,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4、地西泮:为苯二氮?类药物,是控制小儿惊厥发作的重要药物。其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快速抑制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终止惊厥发作。在小儿惊厥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缓解症状。建议小儿发生高烧惊厥时,立即将小儿侧卧,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不要自行盲目给药,应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儿具体情况准确判断病因并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小儿日常护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感染机会。定期带小儿体检,了解其身体状况。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怎样治疗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可采取皮肤护理、规避过敏原、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建议家长在发现小儿有湿疹症状时,及时带小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1、皮肤护理:建议保持皮肤清洁与湿润。家长可用温水清洗小儿湿疹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以免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使皮肤更易受刺激。清洗后,迅速涂抹婴儿专用的无刺激保湿霜,保湿霜中的油脂和保湿因子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缓解干燥瘙痒,从而减轻湿疹症状。2、规避过敏原:建议家长仔细观察小儿的生活环境和日常接触物,判断是否存在过敏原。比如常见的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这些过敏原接触小儿皮肤后,可能引发或加重湿疹。家长可以定期清洁房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和除螨仪,减少小儿与这些过敏原的接触,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而缓解湿疹症状。3、药物治疗:家长可遵医嘱给小儿使用炉甘石洗剂,其主要由炉甘石和氧化锌组成,涂抹后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减轻小儿因瘙痒而产生的不适。另外,还可遵医嘱给小儿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地奈德乳膏,其能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效减轻皮肤炎症,缓解湿疹症状,但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长,避免产生副作用。家长需注意,给小儿用保湿霜时要确保皮肤完全干燥后再涂抹。给小儿涂抹药物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弄疼小儿。如果湿疹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带其就医。
任守臣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小儿自闭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自闭症通常是指孤独症。小儿产生孤独症的成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疾病因素如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等。若怀疑孩子患有该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一、非疾病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在孤独症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可能导致该疾病发生。对于因遗传因素导致的孤独症,可通过早期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语言等能力。2、环境因素:孕期若受到病毒感染、接触有害物质,如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或接触农药、铅等重金属,可能增加孩子患孤独症的风险。孩子出生后,缺乏丰富的社交环境和互动,长期处于单调、缺乏刺激的环境中,也可能对其神经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孕期应注意防护,避免感染和接触有害物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为其营造丰富、积极的社交环境,鼓励多与他人互动交流。二、疾病因素:1、脆性X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因X染色体上的FMR1基因突变导致。患者常伴有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社交障碍等症状,与孤独症表现有相似之处。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一些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如茴拉西坦、吡拉西坦等,同时配合康复训练。2、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可引起脑、皮肤、肾脏等多器官出现错构瘤。神经系统受累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癫痫发作、智力障碍、孤独症样表现等。治疗需针对引起癫痫发作的结节,可遵医嘱考虑行癫痫病灶切除术,配合使用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药物控制癫痫发作。3、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妇在孕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影响胎儿器官发育,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可能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眼部异常、听力障碍、孤独症等。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康复训练和对症治疗,如进行语言训练、听力康复等。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发育迟缓迹象。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培养社交能力。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疾病,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