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去年,不少报道宣称“苹果教主”乔布斯因患胰腺癌去世。事实上,从美国媒体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乔布斯所患的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只是恰好位于胰腺的胰岛细胞上,并非通常所谓的胰腺癌。 国外流行病学显示,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约为0.5-1例/10万左右。在国外其患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结直肠肿瘤。在过去30年间,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提高约5倍,这固然与临床诊断手段的进步有关,但实际发病率也的确在增加。

  什么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1%,多发生于胃、肠、胰腺。在这类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类癌,其发生率占全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50%,根据起源的部位不同,可将类癌分为前肠(肺、支气管及直到空肠的上部胃肠道)、中肠(回肠和阑尾)和后肠 (直肠)。胰腺是常见的累及部位;内分泌系统的很多肿瘤同样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范畴

  遍布全身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对少见,许多内科医生对此病不太熟悉。加之既往临床上描述和命名的不同,这也造成了极大的混淆。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它不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单一的某一种肿瘤,而是一大类肿瘤的总称。

  据专家介绍,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全身许多器官和组织,根据原发肿瘤部位的不同,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前肠(胸腺、食道、肺、胃、胰腺、十二指肠)、中肠(回肠、阑尾、盲肠、升结肠)和后肠(远端大肠和直肠),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常见。根据肿瘤分泌的物质是否引起典型的临床症状可以将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两大类——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

  最初临床症状通常隐形难见

  大部分患者前来就医的时候,肿瘤往往已经处于进展期。正是由于在诊断、以及对肿瘤生长的控制不力,再加上神经内分泌肿瘤在临床症状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使得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管理的多学科协同探讨成为一种必然。

  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初的临床症状通常是非特异性的,比如腹泻、头面部和躯干部皮肤潮红、腹部绞痛等,这也导致经常被错误地认为是其他疾病变造成的。专家指出,患者起初都会因为腹泻、腹痛等原因到医院就诊,医生往往诊断为功能性腹泻;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症状更加严重了,胃肠病医生或其他专家会要求做一些影像学的检查,进一步寻找原因。这时候就会查出现原发病变或者肝转移等情况。临床数据显示,超过60%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诊断时已处于晚期。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5年生存率同其他转移性肿瘤类似,65%的转移患者生存期不超过5年。

  专家认为,早期诊断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至关重要。如果临床医生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疾病特点不太熟悉的话,非常容易被误诊,等到肿瘤长大,做CT或MRI发现时,往往已经是疾病晚期,甚至出现多处转移,从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患者生存时间大大降低,所以,临床医生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要引起高度重视,争取早期诊断,以给患者争取生存的机会。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早期症状

  有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常表现为过量分泌肿瘤相关物质引起的相应症状。

  1、类癌综合征:突发性或持续性头面部、躯干部皮肤潮红,可因酒精、剧烈活动、精神压力或进食含3-对羟基苯胺的食物如巧克力香蕉等诱发;轻度或中度的腹泻,腹泻并不一定和皮肤潮红同时存在,可能与肠蠕动增加有关,可伴有腹痛;类癌相关心脏疾病,如肺动脉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其他症状如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糙皮病等,偶见皮炎痴呆和腹泻三联征

  2、胃泌素瘤常表现为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腹痛腹泻常见,呈间歇性腹泻,常为脂肪痢,反复发作、难治性的消化性溃疡

  3、胰岛素瘤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细胞分泌过量的胰岛素相关,特征性表现是持续性低血糖症,常见于清晨或运动后,其他还有视物模糊、精神异常等表现。

  4、胰高血糖素瘤常伴有过量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典型表现是坏死性游走性红斑伴有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大约半数患者可有中度糖尿病表现,还可能有痛性红舌、口唇干裂静脉血栓肠梗阻便秘等表现。

  5、VIP瘤典型症状是Verner-Morrison综合征,即胰性霍乱综合征,表现为水样腹泻、低钾血症胃酸缺乏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无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肝转移。

  早期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手术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发展迅速。目前临床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采取生物治疗、化疗和手术切除等手段。NCCN和ENET的治疗指南建议,早期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以系统治疗为主,其中生长抑素类似物可以作为基础治疗,尤其是对于有明显类癌综合征的患者 (腹泻,潮红)。生物疗法主要为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可通过促进凋亡和使细胞周期停滞而减少肿瘤分泌,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已经成为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全球治疗金标准。来自于35825例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的研究数据显示,通过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远处转移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临床上,不能手术的中高危险度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化疗则是一线的治疗选择。

  另外,对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还有一些靶向治疗的药物在研究中,并且获得美国FDA的批准。钟捷教授指出:“中国的研究也在积极进行中,希望我们尽快有更多的药物可以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对此,作为医生,我们非常有信心。”

(责任编辑:卜瑞莹)

2012-07-12 01:55:56浏览2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情绪波动和卵巢癌有关吗
大多数情况下,情绪波动与卵巢癌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情绪波动就一定会引起卵巢癌。 长期的情绪波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当人处于持续的情绪波动状态,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失衡。例如,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影响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而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同时,情绪波动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也可能使身体对癌细胞的监测和清除能力减弱,从而为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然而,卵巢癌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生殖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遗传因素中,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生殖因素方面,未生育、初潮早、绝经晚等也与卵巢癌的发病相关。环境因素包括接触有害物质、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在这些主要因素面前,情绪波动可能并不是导致卵巢癌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且,并非所有患有卵巢癌的患者在发病前都有明显的情绪波动,也不是所有情绪波动大的人都会患上卵巢癌。 除了上述讨论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增加。饮食习惯也可能对卵巢癌的发生产生影响,长期大量高油脂、高热量的饮食如炸鸡、汉堡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对于卵巢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早期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晚期患者则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在日常生活方面,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上七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炸鸡、汉堡、可乐等。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有卵巢癌家族史、年龄较大等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妇科检查和肿瘤筛查。
雷紫雄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情绪波动和卵巢癌有关吗
大多数情况下,情绪波动与卵巢癌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情绪波动就一定会引起卵巢癌。 长期的情绪波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当人处于持续的情绪波动状态,如焦虑、抑郁、愤怒等,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失衡。例如,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影响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和调节,而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同时,情绪波动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也可能使身体对癌细胞的监测和清除能力减弱,从而为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然而,卵巢癌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生殖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遗传因素中,某些基因突变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会显著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生殖因素方面,未生育、初潮早、绝经晚等也与卵巢癌的发病相关。环境因素包括接触有害物质、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在这些主要因素面前,情绪波动可能并不是导致卵巢癌发生的直接原因。而且,并非所有患有卵巢癌的患者在发病前都有明显的情绪波动,也不是所有情绪波动大的人都会患上卵巢癌。 除了上述讨论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增加。饮食习惯也可能对卵巢癌的发生产生影响,长期大量高油脂、高热量的饮食如炸鸡、汉堡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对于卵巢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早期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晚期患者则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在日常生活方面,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早上七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炸鸡、汉堡、可乐等。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有卵巢癌家族史、年龄较大等高危人群,应更加重视妇科检查和肿瘤筛查。
刘涛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女性斑点明显越来越多怎么回事
女性斑点明显越来越多可能是遗传因素、日光照射、内分泌失调、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药物因素导致的。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多位长斑的人群,则后代出现色斑的概率也会增加。此类人群需要注意防晒,以免加重斑点。 2.不良生活习惯:经常吸烟饮酒、过度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也可对皮肤产生损害,促使大量斑点生成。此类人群应注意改正自身不良行为,以减少对皮肤的影响。 3.日光照射:长时间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导致黑色素沉积在皮肤内,从而形成黄褐斑或者雀斑等。日常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等。 4.内分泌失调: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可能引起体内激素分泌异常,进而影响色素代谢,导致局部出现较多斑点。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习惯,并遵医嘱使用乌鸡白凤丸、逍遥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5.药物因素:经常服用避孕药、激素药等可能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导致黑色素生成并沉积,使斑点增多。因此建议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药物。 若患者斑点明显增多,影响美观,可以在咨询医生后通过激光祛斑、光子嫩肤、E光祛斑等医美项目来改善。激光祛斑是利用不同颜色的高强度激光照射在斑点上,激光能量使染色斑点颗粒崩解,从而达到淡斑目的。一般参考价格约200-5000元/次,一般5-7天可见一定改善。需注意,可能出现瘢痕过度增生反应。 光子嫩肤采用特定宽光谱彩光,穿透至皮肤深层,作用于皮肤黑色素和血红蛋白,分解色斑,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该项目对于面部皮肤粗糙、毛孔粗大、青春痘及印记、面部色斑者较为适合,一般参考价格2000-9000元/全脸,一般7-10天可见一定改善。需要警惕可能发生暂时性的水疱和结痂等。 E光祛斑是用光子作用于皮肤组织,利用光热作用将皮肤内部的一些色素颗粒和色素细胞进行处理,改善色斑等色素性问题。一般参考价格1000-3000元,一般5-7天可见一定改善。需注意,有出现色素沉着的可能。 在选择医美项目时,建议根据个人皮肤状况、需求以及专业医生建议来综合考虑。同时,无论选择何种方法,都应在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改善作用。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年轻女性心脏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年轻女性心脏供血不足可能是精神紧张引起的,同时也可能与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病因来治疗。1、精神紧张女性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压力较大,就可能会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当听舒缓的音乐来改善,也可以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这样能够缓解较大的精神压力。2、心肌缺血同时上述症状也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栓塞等原因造成的,患者会出现心肌缺血,还会有前屈不适、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还可能会伴有呼吸困难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来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来治疗。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子女患有该疾病的概率可能会变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并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的症状。患者一般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来治疗。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是心力衰竭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从而加大治疗的难度。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