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长期单侧眼皮跳需警惕面肌痉挛

张勇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面肌痉挛严重剥夺患者的社交能力

  某市局长刚上任时左眼皮老跳个不停,有些担心。老婆告诉他“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是好事!”他听后心安了许多,还添了些得意。但最近工作繁忙,他左眼的跳动次数更加频繁了,以致有时开会讲话时看不清稿件而尴尬无比。局长心想,这应该是过度疲劳引起的。可没想到有一次开会不仅眼皮跳,嘴角也时不时抽动起来,下面的人看后忍不住窃窃私语。这次,局长再也不相信什么“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了,但究竟是什么问题呢……

  无独有偶,18岁的高校大学生小陈是学校里的主持人,不久前,她发现自己的左眼皮一直跳个不停,赶紧到附近医院的眼科就诊,医生说眼皮跳不是什么大事,精神放松就行了。她谨遵医嘱,却不料这一跳却一发不可收拾,不仅眼睛越变越小,嘴角也开始跟着眼皮跳动的频率一闪一闪地抽动起来,有时脖子也会抽搐。“看来上天是要剥夺我做主持人的权力了!”无奈的小陈不得不放弃自己喜爱的舞台,除看病外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见人……

长期单侧眼皮跳需警惕面肌痉挛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勇指出,像局长和小陈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当我们走在大街上或商场里,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许多眼口轻微抽动的人,这些人其实是面肌痉挛的患者。

  据介绍,面肌痉挛也称半脸抽搐症,表现一侧脸部肌肉阵发性,难以控制的异常抽搐,每次发作时间,数十秒到数分钟不等,发作停止期,轻症病人面部基本对称。每天可发作达数十次到数百次,甚至熟睡时面部仍有不停的抽搐发作。长期的痉挛抽搐会导致面部的变形扭曲,不仅有碍美观,使眼睛睁不开,眼睛(眼裂)变小,影响阅读看报、看电视;不敢过马路;开车时影响驾驶安全。患者还会感觉面部酸胀,发紧,失去了微笑的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交,尤其是营销、教育、公职人员及学生。

  症状:单侧下眼皮跳 同侧嘴角、颊部肌肉跟着抽动

  日常生活中,眼皮跳也是常有的事,为什么这种眼皮跳会如此严重呢?二者有何区别?

  张勇主任告诉笔者,眼皮跳动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眼皮跳动是一次性发作,而且时间很短,通常只是几秒钟,而且跳动程度也不严重,多数人自已感觉跳动明显,而旁人却看不出来。这类眼皮跳,多半是休息不够、用眼疲劳、精神紧张或是外界的一些刺激所致,并不影响健康,更与祸福无关,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果感觉跳动比较频繁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或是用手指肚在眼睛周围轻轻按摩,或用温热毛巾敷眼,一般眼皮跳动就会自动消退。

  然而面肌痉挛的眼皮跳症状为病理性跳动。多发生在下眼皮,极少有双侧眼皮跳,或者两侧眼皮交替跳动的情况,其发作较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跳动幅度大,眼皮肌肉抽动时会发现眼睛变小,无疲劳、紧张或刺激因素等诱发,且经过休息或自我调节后,仍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高度怀疑是面肌痉挛的早期表现,这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当面诊断,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能够判断出是生理性的眼皮跳,还是面肌痉挛的早期眼皮跳,或者是其他病症。

  张勇特别强调:一侧眼皮跳经过一段时间,数周或数月,发展到同侧嘴角、上下唇及面颊部肌肉跟着一起眼皮抽动,这种情况基本上已经可以断定为面肌痉挛。此时一定要来医院就医,与医生交流,获得下一步的治疗建议。

  治疗:微创手术可根治面肌痉挛

  俗话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由于面肌痉挛的异常表现涉及眼睛、嘴巴等部位,有些患者便主动到眼科、耳鼻喉科就诊,也有些人直接去理疗,结果兜兜转转始终无法解决问题。张勇表示,面肌痉挛的病因已非常明确,患者到神经科就诊可通过手术获得根治。

  据悉,面肌痉挛是脑干区域存在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由于血管对面神经的搏动性刺激引起面神经及面神经核兴奋性增高,从而产生频繁的“放电”,单次放电就会导致面部肌肉抽搐一次,持续的放电就表现面部肌肉持续抽搐,使面部痉挛变形。临床中,面肌痉挛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针灸治疗、肉毒素注射以及微创手术。

  药物治疗:主要是镇静和降低神经兴奋性药物,如氯硝西泮、安定、卡马西平和巴氯酚等药物,此类药物早期使用可使疾病缓解,但停药有易复发,且有引起头昏嗜睡、精神萎糜等付作用,临床观察绝大多数病人在疾病后期均放弃服药;

  针灸治疗:疾病早期有一定作用,部分病人可延缓疾病的进展。

  肉毒素注射:顔面部面神经走行分布区,多靶点的局部皮下注射肉毒素,对缓解肌肉痉挛有一定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肉毒素可以阻断面神经末梢对面部肌肉的电传导,是一种保守的外周治疗方法,如果注射位置准确,可有一定的效果,理想缓解时间在3-6个月,若注射部位不准确,可出现痉挛无法缓解,甚至出现长久的后遗症如面瘫。临床上常见有注射肉毒素高达十余次的病人,头几次效果明显,但随着次数增多控制时间缩短,甚至无效,且因药物的蓄积,导致的面瘫、面部不对称,此时,即使手术,面瘫也无法恢复。

  微创手术:称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为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理论上讲,这种手术的治愈率应该接近 100 %,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 5 万名以上面肌痉挛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总体治愈率在 82 %~ 99 %之间,造成这种疗效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术者的经验和先进的评估手段,所幸的是,这一点在国内几个大的治疗中心,已经制定出标准化的流程,能确保手术疗效及安全。

  预防:饮食、运动、心理多方面调解 脸部要注意防寒

  ①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食清淡含维生素B1、B12的食品。最好减少熬夜的次数和事件,加班加点等,让自己处于一个轻松的环境,避免情绪波动。

  ②日常生活中的一次外界的刺激容易加重面肌痉挛的病情,最好是少一点的食辛辣刺激之物因为辛辣的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如烟酒、咖啡、等。

  ③平时一定要多注意运动,因为运动不但加强锻炼,还能促进我们的身体循环,一定要保持精神愉快闲适,缓解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引起的情绪问题,保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④在平时的饮食上我们也要多下一点功夫了,要多吃蔬菜,如、芥菜、油菜、不但可以增强体质,又可以增强抗病能力,预防面肌痉挛。

  ⑤预防面肌痉挛,要注意防寒,洗脸的时候不要用冷水,用温和的水来洗脸,春季早晚凉天气明显,要避免受凉。

  指导专家:张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导师,神经外科专业,现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生理监测学组全国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擅长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和桥小脑角区域病变,开展围手术期神经电生理评估和手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谢晓 实习编辑:钟石珍   通讯员:杨哲 邓奕茂)

2012-05-23 04:28: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