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介绍手术时周围神经挫伤的原因

  麻醉状态下变动或固定患者的体位时,如果着力点不当,易使软组织、神经或血管所受的压力和拉力超过其所能耐受的生理限度,即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

  1. 下肢神经损伤

  多种手术体位均可导致患者下肢神经损伤,最常见于截石位,与体位或衬垫安置不当,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大量研究表明:除术中管理不当外,还有很多因素可增加下肢神经损伤的危险。1994年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198 461例截石位手术患者发生运动神经损伤的类型及其发生率依次为腓总神经81%、坐骨神经15%、股神经4%。该作者认为,体质差异也可增加神经损伤的危险。有研究提示并不是所有的神经损伤都是由于患者体位管理不当造成的。一项对991例成年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患者取截石位的时间越长,发生神经损伤的危险性越高,该研究提示最易受损的是闭孔神经和大腿内侧皮神经,15例神经损伤的患者均为感觉异常,其中14 例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

  1.1 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走腓骨小头的表层,其覆盖的软组织菲薄,手术取截石位或侧卧位时,当膝外侧被支腿架或其他硬物挤压即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表现为足麻木、针刺感、位置感丧失,典型者可出现足下垂和急促步态。

  1.2 坐骨神经损伤:引起大腿肌群牵拉的原因均可能牵拉坐骨神经致其损伤,截石位时髋部过度屈曲也可同时膝关节过度弯曲,牵拉并损伤坐骨神经。如同时取头高位时,身体受重力作用易向手术床尾端移动,有些手术者为了更好地暴术野,经常将患者拉向手术床的尾端。如患者的双腿已固定在搁腿架上,移动患者会增加髋部的屈曲和腿的牵拉,提示放置截石位后,应避免屈膝肌被拉紧。

  1.3 股神经损伤:与上述神经损伤机制所不同的是,股神经及其皮神经分支的损伤常因术中腹腔拉钩放置不当,直接压迫该神经所致,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拉钩持续牵拉髂腰肌,造成对神经的直接牵拉,髂外动脉受压直接损伤了肌肉组织中神经、血管,导致神经缺血损伤。

  2 周围神经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后若延误诊治时间过长,即使神经修复,功能恢复常受影响,故神经损伤应尽早明确诊断,予以修复。目前临床对围手术期神经损伤预防、治疗的看法并不一致,也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仍需重视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1 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 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增加神经损伤以及表皮损伤的危险,若长时间截石位即可增加下肢神经损伤的危险。因此应尽量缩短患者固定或制动在同一体位的时间,在不影响患者安全和手术的前提下,检查和变动可能受压的肢体或部位是十分必要的。

  2.2 衬垫保护表浅的外周神经 多种衬垫材料都可用于保护表浅的外周神经。为使表浅的外周神经处于最佳状态,体位安置时应注意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神经的牵拉,尽可能避免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应用衬垫尽量增加外部压力的作用面积。

  2.3 神经损伤的处理原则 各种神经损伤都有其特点,要区别对待。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以利于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处理。①如患者仅表现为麻木和(或)麻刺感等感觉功能障碍,往往是暂时性的,可以告知患者症状一般会在5天内消失。此时应避免采取可能压迫或牵拉患者神经的体位; ②若患者出现运动神经损伤,或症状持续超过5天,应及时请神经科医生会诊,必要时行肌电图检查,以评估急性损伤的部位,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另外,这些检查也有助于慢性神经疾病的诊断或对侧可能存在的神经损伤。

  综上所述,为鉴别神经损伤的原因和性质,术前应对神经系统做全面检查,有些损伤不仅仅是由于体位、麻醉和手术引发,手术前潜在的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结节动脉周围炎及酒精中毒等) ,于麻醉后也可转为明显或发作,故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

(责任编辑:成振彬 实习编辑:谭勇)

2011-08-01 00:41: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什么是乙肝病毒DNA
乙肝病毒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承载着乙肝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在乙肝的发病机制、病情监测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了解乙肝病毒DNA,对乙肝患者的诊疗和康复至关重要。乙肝病毒DNA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结构独特。其包含多个基因区域,如S基因区、C基因区、P基因区和X基因区等,每个区域都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对于病毒的生存、复制和感染能力至关重要。乙肝病毒感染人体肝细胞后,其DNA会进入细胞核,并在一种特殊的酶作用下,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cccDNA十分稳定,能持续转录出病毒的信使RNA(mRNA),进而翻译出病毒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实现病毒的大量复制,这也是乙肝难以彻底治愈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检测乙肝病毒DNA定量具有重要意义。其能直观反映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当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较高时,表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性较强,此时患者病情可能处于活动期,肝脏受到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相反,若定量数值较低,说明病毒复制相对受到抑制,传染性较弱。此外,通过动态监测乙肝病毒DNA定量的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在治疗过程中,DNA定量持续下降,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反之,若数值不降反升,则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对于乙肝患者,若乙肝病毒DNA定量高且伴有肝功能异常,通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治疗期间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