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介绍手术时周围神经挫伤的原因

  麻醉状态下变动或固定患者的体位时,如果着力点不当,易使软组织、神经或血管所受的压力和拉力超过其所能耐受的生理限度,即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

  1. 下肢神经损伤

  多种手术体位均可导致患者下肢神经损伤,最常见于截石位,与体位或衬垫安置不当,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大量研究表明:除术中管理不当外,还有很多因素可增加下肢神经损伤的危险。1994年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198 461例截石位手术患者发生运动神经损伤的类型及其发生率依次为腓总神经81%、坐骨神经15%、股神经4%。该作者认为,体质差异也可增加神经损伤的危险。有研究提示并不是所有的神经损伤都是由于患者体位管理不当造成的。一项对991例成年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患者取截石位的时间越长,发生神经损伤的危险性越高,该研究提示最易受损的是闭孔神经和大腿内侧皮神经,15例神经损伤的患者均为感觉异常,其中14 例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

  1.1 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走腓骨小头的表层,其覆盖的软组织菲薄,手术取截石位或侧卧位时,当膝外侧被支腿架或其他硬物挤压即可引起腓总神经损伤,表现为足麻木、针刺感、位置感丧失,典型者可出现足下垂和急促步态。

  1.2 坐骨神经损伤:引起大腿肌群牵拉的原因均可能牵拉坐骨神经致其损伤,截石位时髋部过度屈曲也可同时膝关节过度弯曲,牵拉并损伤坐骨神经。如同时取头高位时,身体受重力作用易向手术床尾端移动,有些手术者为了更好地暴术野,经常将患者拉向手术床的尾端。如患者的双腿已固定在搁腿架上,移动患者会增加髋部的屈曲和腿的牵拉,提示放置截石位后,应避免屈膝肌被拉紧。

  1.3 股神经损伤:与上述神经损伤机制所不同的是,股神经及其皮神经分支的损伤常因术中腹腔拉钩放置不当,直接压迫该神经所致,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拉钩持续牵拉髂腰肌,造成对神经的直接牵拉,髂外动脉受压直接损伤了肌肉组织中神经、血管,导致神经缺血损伤。

  2 周围神经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周围神经损伤后若延误诊治时间过长,即使神经修复,功能恢复常受影响,故神经损伤应尽早明确诊断,予以修复。目前临床对围手术期神经损伤预防、治疗的看法并不一致,也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我们仍需重视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1 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 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增加神经损伤以及表皮损伤的危险,若长时间截石位即可增加下肢神经损伤的危险。因此应尽量缩短患者固定或制动在同一体位的时间,在不影响患者安全和手术的前提下,检查和变动可能受压的肢体或部位是十分必要的。

  2.2 衬垫保护表浅的外周神经 多种衬垫材料都可用于保护表浅的外周神经。为使表浅的外周神经处于最佳状态,体位安置时应注意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神经的牵拉,尽可能避免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应用衬垫尽量增加外部压力的作用面积。

  2.3 神经损伤的处理原则 各种神经损伤都有其特点,要区别对待。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以利于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处理。①如患者仅表现为麻木和(或)麻刺感等感觉功能障碍,往往是暂时性的,可以告知患者症状一般会在5天内消失。此时应避免采取可能压迫或牵拉患者神经的体位; ②若患者出现运动神经损伤,或症状持续超过5天,应及时请神经科医生会诊,必要时行肌电图检查,以评估急性损伤的部位,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另外,这些检查也有助于慢性神经疾病的诊断或对侧可能存在的神经损伤。

  综上所述,为鉴别神经损伤的原因和性质,术前应对神经系统做全面检查,有些损伤不仅仅是由于体位、麻醉和手术引发,手术前潜在的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结节动脉周围炎及酒精中毒等) ,于麻醉后也可转为明显或发作,故应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

(责任编辑:成振彬 实习编辑:谭勇)

2011-08-01 00:41:00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曾钢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开车摔伤擦破皮了怎么快速恢复
通常情况下,开车摔伤擦破皮了可以通过清创处理、消毒处理、药物处理、手术处理、日常护理等方式进行处理,有利于快速恢复。1、清创处理如果患者在骑车时不注意自身安全,出现摔伤的情况,导致局部皮肤擦破皮。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碘伏溶液等对患处进行清创处理,避免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2、消毒处理如果患者的皮肤擦伤比较严重,伴有明显的出血、疼痛等症状,需要及时使用棉棒进行按压止血,并遵医嘱使用过氧化氢溶液、碘伏溶液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3、药物处理如果皮肤擦伤伴有细菌感染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4、手术处理如果患者在擦破皮后,出现伤口较大、出血量较多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清创缝合手术治疗,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5、日常护理在伤口愈合期间,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出现摔伤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开车防止腰疼小妙招有哪些
一般没有开车防止腰疼小妙招的说法。建议开车时可以通过调整坐姿、保持车内温度适宜、局部热敷、按摩、佩戴护腰等方式防止腰疼的发生。1、调整坐姿在开车时,要注意调整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同时,也要避免弯腰驼背。以免导致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从而引起腰疼的情况。2、保持车内温度适宜在开车时,如果车内的温度过低,可能会使腰部受到寒冷刺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也会伴随局部疼痛的症状。因此要保持车内温度适宜,可以调节空调或风扇的风流循环。3、局部热敷如果患者开车时间过长,可能会使腰部肌肉处于紧张的状态,容易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通过热毛巾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腰疼的症状。4、按摩如果在开车时不注意腰部的放松,长期久坐以后可能会使腰部的肌肉发生劳损,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症状。此时可以对腰部进行按摩,从而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上述症状。5、佩戴护腰如果患者是因从事重体力劳动等导致腰部损伤引起的腰疼,开车时可以通过佩戴护腰的方式进行改善,从而达到支撑腰部效果,有助于缓解疼痛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上班。如果必须开车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平时还可以通过游泳锻炼身体的方式增强体质。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开车腰痛怎么回事
开车腰痛可能与坐姿不正确、座椅不舒适、精神紧张、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症等因素有关。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1.坐姿不正确 坐姿不正确可能导致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无法得到充分放松,从而引起疼痛。此外,不当的坐姿还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改善坐姿是缓解腰痛的关键。建议调整座椅高度,使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同时保持背部挺直,可以使用靠背支撑来帮助维持正确的姿势。 2.座椅不舒适 座椅不舒适可能会导致腰部受到不必要的压力,长期如此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出现腰痛、酸胀感的症状。另外,座椅不舒适还会对脊柱造成扭曲,增加腰椎负担,加重腰痛。更换舒适的座椅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座椅,如带有可调节倾斜角度的靠背,以减少腰部的压力。 3.精神紧张 精神紧张时,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身体的代谢过程,包括影响骨骼肌的收缩和松弛,进而导致腰痛。此外,情绪紧张也会导致肌肉张力增高,进一步加剧腰痛。放松心情有助于减轻腰痛。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也可以尝试进行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或瑜伽,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缓解紧张情绪。 4.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内径变小,导致神经根或脊髓受压,当压迫到神经根时会引起腰痛。由于神经根被压迫,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腿部疼痛,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可以继续行走。对于腰椎管狭窄症引起的腰痛,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例如,椎板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通过扩大椎管空间,解除神经根压迫,从而缓解腰痛。在停车休息时,患者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如前后弯曲、左右旋转等,以缓解疼痛。 5.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变得脆弱易碎,容易发生骨折,而腰椎骨折也是骨质疏松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当腰椎骨折时,周围的软组织也会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腰痛,还可能会导致易骨折的情况发生。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饮食中应摄入足够的含钙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建议患者不要进行长时间驾驶,以免诱发或加重疼痛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