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55岁起警惕帕金森病

  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的发病率约1%,近200万人患病。一个严峻的现实是:调查发现,高达50%~60%的帕金森病患者没有就医!不能及时接受治疗的果是,患者逐渐丧失活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给自身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帕金森病主要侵袭55岁以上老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因此老年人及家人应当保持警惕。

  帕金森病的早期种种表现

  手抖

  许多人以为年纪大了,手有点抖,不是毛病。其实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最初的表现就是手抖,上海地区有人称为“抖抖病”。首先一侧手和/或足抖,特点是静止性震颤,即肢体静止时抖动明显,运动时减轻或停止,并且有节律性。随着病情加重,腿、下巴、唇、头部均可能发生震颤

  肌肉发僵

  感觉脖子硬、腰发硬、肌肉发僵,运动不灵活。有些病人自述为“抽筋”或“痉挛”。这是由于病人肌张力增高造成的。以肌肉僵直为最初表现的病人往往病情进展迅速,必须尽早到医院治疗。

  运动障碍

  走路越来越慢、不摆臂,开步困难、小碎步、不容易停下来(慌张步态)。病情进展往往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病人原来生活可以自理,逐渐需要别人帮助,不能系纽扣、用筷子,起床需要扶手;表情变化少(面具脸);亮的笔迹不见了,字越写越小(小写症);原来声音洪亮,后来说话含糊不清、音调低沉,部分病人还有抑郁等症状。

  帕金森病的某些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脖子硬、腰发硬容易被误认为颈椎病腰椎病;有些人肩臂酸胀疼痛被诊断为关节或肌肉的问题,还有某些精神方面的症状被当成神经官能症或者老年痴呆。总之,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目前在全世界也是一个难题,主要靠医生的临床经验,在我国现有的医疗水平下,确诊必须到有条件的医院神经科。老年人应该了解一点关于帕金森病症状的基本知识,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到神经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帕金森病要及时正规治疗

  帕金森病目前还不能治愈,但这并不是说得了帕金森病就会缩短寿命,只是病人的生活质量会受影响。患病五年以后,30%以上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废,每天起床、洗漱、穿衣、走路、甚至吃东西吃药都可能成为一种考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非常重要。据临床观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让病人前三年的生活几乎与常人异,并且可能延缓病情进一步恶化的进程。

  医学界已经或正在研发很多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但是目前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控制症状为目的。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是药物治疗,主要目的是通过补充病人缺失的多巴胺来减轻病人的症状。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尽量维持病人生活自理的能力。采用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时,应强调遵照医嘱服药。病人必须配合医生,坚持长期治疗,按照医生指导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并做好各种必要的记录,千万不能自己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必要的身体锻炼。有些重病患者医生会建议手术,但手术并不能根治疾病,只能减轻病情,同时手术后还是需要药物治疗。因此帕金森病人对于药物的需求是伴随一生的。

(责任编辑:邱卓君 实习编辑:谭勇)

2011-05-04 00:00:00浏览6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