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张世忠教授谈帕金森的防治

张世忠 神经外科研究所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级甲等

  每年的4月11日是 “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已成中老年人“第三杀手”,10年前,我国的帕金森患者就达到170万左右,55岁以上的人患病率约为1%,据估算,我国每年的新增患者都有10万人之众。在第15个世界帕金森日来临之际,39健康网特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世忠教授为大家讲解帕金森病。

  专家介绍:张世忠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神经调控委员会常委,曾留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医疗中心(UCLA),获博士后学位。从事神经外科林工作20余年,在神经外科各种疾病治疗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致力于帕金森病等功能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曾到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重庆西南医院、厦门脑科中心及福建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全国多家顶级医院做帕金森病手术指导,是国内最早开展“细胞刀”、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专家之一。

  什么是帕金森病?

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张世忠教授谈帕金森的防治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因部分大脑深部核团(“黑质”等)的神经细胞坏死,导致大脑多巴胺生成减少,从而出现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及运动迟缓等症状。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5岁以上的人患病率约1%,65岁以上患病率为1.7%。目前,帕金森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高龄、环境毒素接触等因素有关。

  预防帕金森 从改善环境做起

  帕金森病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从基因遗传角度,不可预防,但从环境促进作用角度,有一定的预防意义。具体的预防措施主要有防治脑动脉硬化,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避免接触具有神经毒性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杀虫剂、一氧化碳、汞及锰等;慎用氯丙嗪、利血平等可引起震颤麻痹的药物;注意体育锻炼和脑力劳动,延缓脑衰老;有帕金森病先兆者应积极早诊断、早治疗。

  运动障碍是帕金森典型症状 自查早发现

  帕金森氏病起病隐匿,缓慢加重,也就是说并不是一下子就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是一种缓慢的、进展性的发展过程。

  典型的帕金森病症状有动作缓慢、静止性震颤(在静止的状态下,四肢出现不自主的颤抖)、身体僵硬、姿势障碍、慌张步态等,帕金森病还有很多非运动症状,如嗅觉减退、长期便秘、睡眠障碍(睡着后手脚乱动、大喊大叫)、抑郁、认知障碍等。40岁以上的人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如果同时出现以上三种症状,或有可能患病,要及早诊断。

  积极治疗 帕金森病不影响寿命

  虽然帕金森病是中老年的“杀手”之一,但是帕金森病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对寿命影响不大。然而,如果对病情听之任之,严重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并伴随严重的抑郁等情感障碍,极大危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

  目前,国际普遍提倡帕金森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治疗帕金森病可以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延缓病情进展。通过积极治疗,虽然帕金森病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帕金森治疗 药物、手术是主流

  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

  治疗帕金森病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药物是左旋多巴胺制剂。除此以外,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酶抑制剂、拮抗剂等。总的来说,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目前总共有七大类十几种药物,每种药物都有其特点,应该用哪种药物,具体怎样使用,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家庭条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切忌擅自服药和停药。

  手术治疗

  目前,帕金森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深部脑刺激术(DBS),即在大脑神经核团内安装微型脑起搏器。先前流行过的神经核团损毁术由于其损伤大且不可逆性等缺点,已逐渐被淘汰。安装脑起搏器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手术创伤小,可逆性强,具有长期的可调控性,多数神经外科设有专门的神经调控门诊,术后病人可定期在门诊进行调控,适用于原发性帕金森病,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突出,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术,但是治疗费用较高,一般双侧手术费用需要20万元。

  中医治疗

  帕金森病在中医属“颤证”和“痹症”范畴,中医对帕金森病有其独立的病理病机、辩证分型理论,中药治疗对于症状改善有一定作用,显著、稳定的疗效在继续考证与发展中。

  8成患者有抑郁 家庭护理要注意

  家庭护理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重要一环,有研究显示,8成帕金森病患者有抑郁症状,因此,在照顾帕金森病人时,除了一般护理外,还要多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

  1.帕金森氏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却是进行性加重,少数病人病情也可以发展得很快。因此,要早治疗,并且需长期服药,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服药效果及药物的副作用,以利于医生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与种类。

  2.鼓励早期病人多作主动运动,尽量继续工作,培养业余爱好,以防患者因病情导致抑郁,悲观厌世。

  3.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尤其是姿势与步态的训练。日常生活尽量让病人自己完成,但要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病人跌跤。

  4.多吃蔬菜、水果或蜂蜜,防止便秘;避免刺激性食物、烟、酒等。

  5.对晚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应帮助其勤翻身,在床上多作被动运动,以防止关节固定、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文慧;通讯员:胡琼珍)

2011-04-11 01:50:00浏览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49岁的女人夫妻生活还会怀孕吗
49岁的女性进行夫妻生活后,若卵巢仍有排卵功能,且子宫环境适宜,仍有怀孕可能;然而,若49岁女性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停止,怀孕的几率则微乎其微。少数49岁女性,卵巢功能尚未完全衰竭,仍能偶尔排卵。月经虽可能不规律,但只要有排卵,且输卵管通畅,能让精子与卵子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同时子宫的内膜厚度适中,血运良好,就可为受精卵着床提供必要条件,那么在夫妻生活后就存在怀孕的可能性。不过,这种情况在该年龄段较为罕见。绝大多数49岁女性卵巢功能已显著衰退。卵巢内卵泡数量稀少,卵子质量也严重下降,排卵变得极为困难甚至停止。随着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大幅减少,导致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受精卵着床。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可能存在各种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干扰受孕过程,影响受精卵的运输和着床,使得怀孕几率降至极低。同时,49岁女性身体整体机能下降,即使侥幸怀孕,孕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极高,如妊娠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会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49岁女性若没有生育需求,在夫妻生活中仍需做好避孕措施,可选择避孕套等安全有效的方式,既能避孕又能预防性传播疾病。若有怀孕意愿,先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输卵管通畅检查等,评估身体受孕条件。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孕前检查夫妻都要查吗
孕前检查夫妻都要查。孕前检查对于夫妻双方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是保障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对于计划怀孕的夫妻,建议提前3-6个月进行孕前检查。首先,许多遗传性疾病是由父母双方的基因决定的。夫妻双方都进行检查能够全面评估家族遗传病史对未来胎儿的潜在影响。例如,如果夫妻一方携带某种隐性遗传疾病的致病基因,而另一方也携带相同基因,那么该夫妻的孩子就有一定概率会患上这种疾病。通过孕前检查,可以提前发现这些潜在风险,为夫妻提供遗传咨询,帮助了解生育患病孩子的可能性,从而做出更合适的生育决策,如进行产前诊断或采取其他干预措施,以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其次,夫妻双方的健康状况都会对孕育过程和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男性可能存在一些影响精子质量的因素,如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精子活力下降、畸形率升高,进而影响受孕几率和胚胎质量。女性的身体状况同样关键,例如,若女性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可能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风险,如妊娠高血压、早产等,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通过孕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健康问题,并在怀孕前进行治疗或调整,使夫妻双方都以最佳的身体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在检查前,夫妻双方要注意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不良习惯,女性在检查前要注意避开月经期。检查时,要如实向医生告知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正常夫妻怎么会感染hpv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正常夫妻中也可能发生,可能是性伴侣数量、公共环境接触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系统红斑狼疮、艾滋病等疾病因素引起的。对于想要预防HPV感染的夫妻,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以增强体质。一、非疾病因素:1、性伴侣数量:若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前有多个性伴侣,感染HPV的可能性大增。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多性伴侣意味着更大的病毒暴露机会。夫妻双方应坦诚沟通性史,若有风险可共同检查,且坚持固定性伴侣。2、公共环境接触:在公共浴室、游泳池、酒店等场所,若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毛巾、马桶圈等,夫妻双方都有感染可能。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好的公共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公共物品接触。二、疾病因素: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组织,导致免疫力下降。这种情况下,身体抵御HPV感染的能力减弱,即使夫妻生活正常,也易感染HPV。2、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会严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夫妻中若一方感染艾滋病,免疫系统受损,HPV感染几率大幅提高,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建议夫妻在性生活方面,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若一方有感染史或高危因素,双方应定期进行HPV检测。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49岁女性夫妻生活是否怀孕
49岁女性进行夫妻生活仍有怀孕可能。虽然此阶段卵巢功能衰退,但有规律月经即可能排卵,身体状况佳且无严重疾病时几率相对高。不过高龄怀孕风险大,易出现妊娠并发症,胎儿异常风险也增加。若怀孕或计划怀孕,应尽早咨询医生检查评估,孕期加强保健。49岁的女性通常已经接近或进入了更年期,这意味着卵巢功能正在逐渐衰退,卵子的质量和数量都在减少。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子宫内膜也可能发生一些变化,这可能影响到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但如果49岁的女性仍然有规律的月经,说明她的卵巢还在排卵,虽然排卵的频率和质量可能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怀孕的可能性。同时,如果她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严重的妇科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那么怀孕的几率可能会相对较高。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龄孕妇在怀孕期间可能面临的风险相对较高。其可能更容易出现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等。除此之外,胎儿出现染色体异常或其他遗传性疾病的风险也可能增加。因此,对于49岁的女性来说,如果夫妻生活后意外怀孕或计划怀孕,建议尽早咨询医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女性的身体状况和生育历史,给出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同时,高龄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加强孕期保健,遵医嘱定期进行产检,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