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年人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临床表现

  1.症状 TIA好发于中老年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多于5min左右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不留后遗症,可反复发作症状相对恒定;通常不表现为症状,仅持续数秒钟即消失的闪击样发作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和高脂血症病史。

  (1)颈内动脉系统TIA:

  ①常见症状:以发作性偏侧或单肢轻瘫最为常见,瘫痪通常以上肢、面部较重系大脑动脉供血区或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前动脉皮质支的分水岭区缺血表现。

  ②特征性症状:

  A.短暂的单眼失明,但不常见,动脉交叉瘫(病变侧单眼一过性黑蒙或失明对侧偏瘫感觉障碍)。

  B.主侧(通常为左侧)颈动脉缺血可表现失语

  ③可能出现症状:

  A.对侧单肢或半身感觉异常(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表现)

  B.对侧同向偏盲较少见(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皮层支或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皮层支分水岭区缺血,而使顶枕颞交界区受累所致)。短暂的精神症状和意识障碍亦可见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①常见症状:眩晕平衡失调,大多数不伴有耳鸣,为脑干前庭缺血表现,少数可伴鸣系内听动脉缺血导致内耳受累。

  ②特征性症状:

  A.跌倒发作(drop attack):表现病人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系下部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

  B.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突然出现短暂性记忆丧失,即刻记忆和远记忆力保持良好自知力和人格保存谈话书写计算力保持良好。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突然恢复能够完全恢复记忆;仅对发作期的经历不能回忆。大都认为是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边缘系统的颞叶海马、海马旁回和穹隆所致。

  C.双眼视力障碍发作:是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所致枕叶视皮质受累,引起短暂性皮盲

  ③可能出现的症状:

  A.吞障碍构音不清:为脑干缺血所致延髓性麻痹或假性延髓性麻痹的表现。

  B.共济失调小脑动脉支受累所致。

  C.意识障碍伴有或不伴有瞳孔缩小:是高位脑干网状结构缺血累及网状激活系统及交感神经下纤维(由下丘脑交感区到脊髓睫状中枢的联系纤维)所致

  D.一侧或双侧面、口周麻木或交叉性感觉障碍:是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同侧脊髓丘脑束缺血表现

  E.眼外肌麻痹和复视:为中脑或桥脑缺血表现

  2.体征 TIA发作时间短典型体征出现为一过性,很快消失典型的体征:

  (1)颈内动脉系统:病变对侧肢体痉挛性瘫病理反射阳性。Horner征交叉瘫(病变侧Horner征对侧偏瘫)。

  (2)椎-基底动脉系统:交叉性瘫痪是一侧脑干缺血的典型表现可因脑干缺血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综合征及体征,如一侧动眼神经、展神经和(或)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

(实习编辑:谭勇)

2011-03-08 00:00:00浏览3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严重是什么症状表现
中风一般指的是脑卒中。脑卒中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表现。1、头痛脑卒中可能由于机体老化、长期大量饮酒、体重过度肥胖等原因导致。脑动脉硬化容易导致脑缺血缺氧,使脑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头痛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还需要及时戒酒,避免吃高脂肪、高盐的食物。2、头晕脑卒中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使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的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缓解头晕的症状。同时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3、肢体麻木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一侧肢体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肢体麻木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4、言语不清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语言功能受到损伤,出现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5、意识障碍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导致大脑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意识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高压氧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进行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的十六个并发症
中风一般指脑卒中。临床没有脑卒中的十六个并发症这一说法。脑卒中的并发症有很多,常见的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褥疮、吞咽困难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1、肺部感染脑卒中主要是脑部损伤引起的,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肺部感染。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2、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长时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患者可以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硫糖铝混悬凝胶、铝碳酸镁咀嚼片等。3、褥疮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甚至会形成褥疮。如果病情比较轻微,可以适当对局部进行按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碘伏等药物进行消毒处理。4、吞咽困难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组织萎缩、无力,容易导致吞咽困难。必要时,可以通过经口吞咽训练、鼻饲等方式进食。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心理障碍等并发症,因此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嘴歪是不是中风的前兆
中风一般是指脑卒中,嘴歪可能是脑卒中的前兆,但也可能是外伤、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脑出血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1、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片等,帮助改善该病症。2、外伤如果患者面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面部神经受损,从而出现嘴歪、口角流涎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通常能改善上述情况。3、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是指面部表情肌肉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角歪斜、讲话漏风、流涎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4、面肌痉挛面肌痉挛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受到刺激,导致面部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可能会出现嘴歪、睁眼困难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片、奥卡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手术治疗。5、脑出血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嘴歪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中风是血栓吗
中风不一定是血栓,两者可从概念、病因、治疗方法等方面区分。 1、概念 中风就是指脑卒中,是脑血管发生破裂或者是脑血管发生阻塞所造成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比较高。血栓是血液中的成分在血管腔内凝结形成血凝块,阻塞血管内血液流动,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发生。 2、病因 中风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病、心脏原因、颅内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炎症、血液病、代谢病以及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栓形成的原因有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缓慢、遗传性因素等。 3、治疗方法 中风患者治疗,如在4到6小时内,可采取溶栓治疗。如过时间窗,则采取保守治疗,即一般支持、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调脂、降血压、抗自由基、脱水降颅压等治疗,以最大程度保护脑组织。血栓患者治疗,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目的是抑制血栓的形成,包括阿司匹林、华法林、肝素等,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的作用。血栓急性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溶解堵塞血管的血栓,疏通血管。如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还要通过药物进行降脂、降糖、降压等治疗,改善血液循环。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还需要多注意休息,可以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