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脑卒中的特殊临床病症处理

  肩部问题

  脑卒中患者在发病1~3个月,有70%左右发生肩痛及其相关功能障碍,限制了患侧上肢功能活动和功能的改善,常见的有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位和肩部软组织损伤(如肩袖损伤、滑囊炎、腱鞘炎)等。

  1、肩-手综合症(shoulder-hand syndrome,SHS)肩-手综合症表现为肩痛、手水肿和疼痛(被动屈曲手指时尤剧)、皮温升高、消肿后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病因不清,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在压迫下腕关节被牵拉并掌屈、过度牵拉、输液渗出、手意外小伤害等有关。常于卒中后1~3个月发生,多突然起病,节段性疼痛、水肿、血运障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活动后症状和体征加重。

  (1)临床分期

  第Ι期,手部水肿,很快使运动范围明显受损。水肿重要在手的背面,特别是指节、指间关节,常中止于腕关节及其近端,皮肤呈橘红或紫色,特别在下垂状态时,表面微热及潮湿感。指甲逐渐发生变化,表现苍白、不透明。同时伴肩、腕关节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特别是前臂被动外旋、腕关节背伸更为显着。如做超过腕关节活动范围的被动屈曲时,疼痛加重,甚至做上肢负重的治疗时也可引起。指间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手指外展受限严重,近端的指尖关节发硬,仅能微曲,不能完全伸展,若被动屈曲该关节,有疼痛;而远端指间关节可伸展,屈曲几乎不能,任何被动屈曲企图,都会产生疼痛。此期持续3~6个月,20%是两侧性的,这一期如出现症状立即开始治疗,常可控制其发展,并治愈;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转入第Π期。被动活动易引起剧烈疼痛为此期一大特点。

  第Π期,手的症状更明显,疼痛加重,出现自发痛是此期特点,手的水肿可减轻,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如皮肤湿度增高、发红、可见于绝大多数人。手皮肤、肌肉明显萎缩,手掌成爪形,手指挛缩,发生Dupuytron挛缩样手掌肌膜肥厚,X线可见骨质疏松样变化,肉可看见在腕骨间区域的背侧中央、掌骨和腕骨结合部出现坚硬隆起,指关节活动受限渐进明显。此期约3~6个月,预后不良,为了把障碍减少到最小程度,仍必须积极治疗。

  第Ш期,又称后遗症期,水肿完全消失,疼痛也完全消失,但未经治疗的手,活动能力永久丧失,形成固定的有特征的畸形手:腕屈曲偏向尺侧,背屈受限制,掌骨背侧隆起、固定、无水肿,前臂外旋受限,拇指和食指间部分萎缩、无弹性,远端及近端的指间关节固定于轻度屈曲位,屈曲范围很小,手掌成扁平,拇指和小指显着萎缩,压痛及血管运动性变化也消失。此期是不可逆的终末阶段,病侧手完全失用,永久丧失运动,成为终身残疾。

  (2)治疗

  原因防治:避免上肢受外伤(即使是小损伤)、疼痛、过度牵张、长时间垂悬,已有水肿者应避输液。第Ι期治疗效果较好,主要目标尽快减轻水肿、疼痛和僵硬,卧位时患肢抬高,坐位时把患上肢放在前面的小桌上,并用夹板固定,避免腕部弯曲。手指或末梢向心加压缠绕是简单、安全、有戏剧性效果,其治疗方法:用1~2mm的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拇指,后其他四指,最后手掌手背,直到腕关节上。冷疗有止痛、解痉、消肿效果,用9、4~11、1℃的冷水浸患手30分钟,1次/日。主动、被动运动应首先进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不应练习患上肢伸展的持重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可防止肩痛、维持各关节的活动度,但应非常轻柔,以不产生疼痛为度。

  交感神经阻滞:星状交感神经节阻滞对早期SHS非常有效,可使其减轻或消失,对第Π期效果差。

  类固醇制剂:口服/肩关节或腱鞘注射类固醇制剂对肩痛较好,减轻局部炎症。

  高位胸交感神经切断术:对部分患者有效。

  物理因子治疗:有一定疗效。

  总之,肩-手综合症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发病3个月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期。

  2、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GHS)在偏瘫患者中很常见,肱骨头从关节盂下滑,肩峰与关节盂之间出现明显的凹陷。

  (1)病因:最主要因冈上肌、三角肌后部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功能下降。此外,肩关节囊及韧带松弛、破坏、长期牵拉所致的延长;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的影响等所致的肩胛骨向下旋转。

  (2)临床表现和诊断: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活动后,早期无任何不适,部分患者当患肢垂放时间长时,可有不适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举时,症状减轻或消失。日久可出现剧烈肩痛,可合并肩关节活动受限。查体可见患侧肩部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方肩,肩胛骨沿胸壁下移,向下旋转,关节盂向下倾斜。随着肌张力增高,肩胛骨后缩,内缘隆起,多靠近脊柱,尤其下角内收,低于对侧。关节盂处空虚,肩峰与关节盂之间明显凹陷,可容纳1/2~1横指,即可诊断。

  (3)预防:一旦出现肩关节半脱位恢复较慢,应早期预防。坐位时患肢可放在轮椅的扶手或支撑台上,或采取其他良好的肢位;站立时可用肩托(Bobath肩托),防止重力作用对肩部的不利影响。

  (4)治疗:目的在于纠正肩胛骨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位置,手法纠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伸;刺激肩胛骨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或增加其肌张力,治疗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后用手掌沿患肢到手掌方向快速反复地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用冰快速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对三角肌及冈上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也有效。针灸、电针可能对肌张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无痛性被动活动,应避免牵拉患肢,而引起肩痛和半脱位。

(实习编辑:谭勇)

2011-01-21 00:00:00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遭受细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刺激,长期反复引发的前列腺组织炎症,其治疗通常涵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调节等。1、一般治疗:久坐会压迫前列腺,阻碍血液循环,因此患者应定时起身活动,避免连续久坐超1小时;饮酒、吃辛辣食物易刺激前列腺充血,因此需积极戒酒,并忌辛辣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减少前列腺充血、炎症发作风险。2、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复杂,细菌感染或无菌性炎症均可致病。若为细菌感染,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可穿透前列腺包膜,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消除感染灶;对于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能松弛前列腺及膀胱颈部平滑肌,改善排尿异常,减轻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具体的药物应遵医嘱选择。3、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运,疏通腺管,提高局部组织的代谢率,从而缓解炎症和疼痛。此外针灸疗法、前列腺按摩等也是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或按摩前列腺,达到调节气血、促进炎症消退的目的。4、心理调节:慢性前列腺炎病程长、易反复,患者常因不适症状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负面心理又会加重躯体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患者需正确认识疾病,可通过阅读专业科普资料了解病情,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放松心情,以更积极心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康复。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前列腺液常规、超声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症状加重,如发热、尿痛加剧等,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番茄红素对前列腺炎有效果吗
番茄红素对前列腺炎有一定的辅助效果,但不能替代正规的医学治疗,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帮助改善前列腺炎患者的一些症状。番茄红素是植物性食物中存在的一种类胡萝卜素,其对前列腺炎起到辅助作用,源于其强大的抗氧化特性。前列腺炎发生时,前列腺组织内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损伤前列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加剧炎症反应。而番茄红素是一种高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前列腺组织的炎症程度。同时,番茄红素能够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深入前列腺细胞内部,对细胞的生长与代谢进程发挥精准调节作用。其能有效干预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让前列腺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回归正常。在炎症反应发生时,番茄红素可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产生和释放,从根源上削弱炎症的攻击力。随着炎症介质减少,前列腺组织因炎症刺激引发的充血和水肿状态也会得以缓解,从而有效辅助改善患者长期遭受困扰的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前列腺炎患者,在考虑使用番茄红素时,建议明确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如使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选择特拉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症状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建议患者避免久坐、憋尿,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前列腺炎的康复和症状的缓解。另外,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无菌性前列腺炎表现
无菌性前列腺炎主要有排尿异常、疼痛不适、性功能障碍、精神症状等表现。该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前列腺疾病,并非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而是与尿液反流、免疫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1、排尿异常:此类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白天可能超过7次,夜间超过2次,每次尿量不多。尿急是指有尿意时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尿不尽则是在排尿后仍感觉膀胱内有尿液未排尽,有尿意残留。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尿线变细、尿流无力、排尿等待等情况,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2、疼痛不适:常表现为会阴部、下腹部、腹股沟区、阴茎、睾丸等部位的疼痛或坠胀感。疼痛一般为隐痛、胀痛或酸痛,有时疼痛较为轻微,间断发作,有时可能会加重,尤其是在久坐、长时间骑车或性生活后。这种疼痛可能会向腰骶部、大腿内侧等部位放射,使患者感觉身体多处不适,且疼痛可能会在劳累、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加剧,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3、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性欲减退,对性生活的兴趣明显降低,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表现为阴茎勃起不坚或勃起维持时间短,无法顺利完成性生活。此外,早泄也较为常见,在性生活时过早射精,不能满足性伴侣的需求。这些性功能障碍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性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自信心下降等问题。4、精神症状:由于长期受到疾病的困扰,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如焦虑,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过度担心,情绪容易紧张、烦躁不安。抑郁也是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情绪低落、对生活缺乏兴趣、睡眠质量差、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无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久坐,定时起身活动;还应注意规律性生活,避免过度手淫;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同时,要注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药物治疗方面,可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能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的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不适。
何峰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慢性前列腺炎怎么引起的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不良生活习惯、感染因素、免疫性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慢性前列腺炎指的是前列腺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1、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是慢性前列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吸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良习惯,可能对前列腺产生刺激,增加患病风险。此外,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也可能导致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易于发生炎症。因此,建议男性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避免久坐。2、感染因素:常见的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这些细菌可能通过尿道上行感染至前列腺,引发炎症。此外,支原体、衣原体等非细菌性病原体也可能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对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等。3、免疫性因素:免疫性因素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部分患者可能因自身免疫失调而导致前列腺疾病的发生,前列腺组织可能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引发炎症反应。这种情况下,治疗可能需要结合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等药物,以减轻免疫反应对前列腺组织的损害。4、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等也可能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有关。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导致患者神经紧张,影响前列腺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患病风险。因此,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时,除了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可给予心理治疗或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等,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日升生活中,建议及时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以便于早期控制疾病的发展。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