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帕金森的康复治疗

  一份有关中国帕金森氏病流病学研究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患帕金森氏病总人数已达172万人,5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氏病患病率近1%。然而,帕金森氏病患者都将帕金森氏病的一些早期症状混同为身体机能的正常衰老,结果延误了治疗时机。

  帕金森氏病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大部分帕金森氏病患者在60岁后发病,偶有20多岁发病者。起病多较隐袭,呈缓慢发展,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震颤(常为首发症状)、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口、肌运动障碍。

帕金森的康复治疗

  (2)辅助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可检测到脑脊液和尿中HVA(高香草酸)含量降低。颅脑CT可有脑沟增宽、脑室扩大。

  (3)排除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引发的帕金森氏综合征,并与癔症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专家教你如何进行帕金森的康复治疗:

  1、放松和呼吸锻炼:

  找一个安静的地点,放暗灯光,将身体尽可能舒服地仰卧。闭上睛,开始深而缓慢地呼吸。腹部在吸气时鼓起,并想象气向上到达了头顶,在呼气时腹部放松,并想象气从头顶顺流而下,经过背部到达脚底,并想象放松全身肌肉。

  2、躯干的锻炼:

  侧弯运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右上肢向上伸直,掌心向内,躯干向左侧弯,来回数次;然后左侧重复。转体运动: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双上肢屈肘平端于胸前,向右后转体两次,动作要富有弹性。然后反方向重复。

  3、手部的锻炼:

  帕金森病人的手部关节众多,容易受肌肉僵直的影响。患者的手往往呈一种奇特屈曲的姿势,掌指关节屈曲,导致手掌展开困难;而其它手指间的小关节伸直,又使手掌握拳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该经常伸直掌指关节,展平手掌,可以用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手指向手背方向搬压,防止掌指关节畸形。还可以将手心放在桌面上,尽量使手指接触桌面,反复练习手指分开和合并的动作。为防止手指关节的畸形,可反复练习握拳和伸指的动作。

  4、下肢的锻炼:

  双腿稍分开站立,双膝微屈,向下弯腰,双手尽量触地。左手扶墙,右手抓住右脚向后拉维持数秒钟,然后换对侧下肢重复。“印度式盘坐”:双脚掌相对,将膝部靠向地板,维持并重复。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朱勇花)

2010-12-15 01:40:00浏览3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颈椎僵硬头胀难受是什么原因
颈椎僵硬头胀难受多考虑是肌肉劳损引起的,也不排除是交感型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建议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肌肉劳损 若患者长期低头工作或活动强度过高可能会使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引起肌肉劳损。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胀痛、酸痛、肌肉僵硬等症状。在长期劳动后应适当活动颈椎,以免引起肌肌劳损。同时,患者也可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加快颈椎部位的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 2、交感型颈椎病 因工作需要长期保持低头的姿势或者是枕头过高可能会刺激交感神经,可能就会引起交感型颈椎病,进而出现头胀、头晕、颈部僵硬等症状。长时间使用颈椎后要适当放松颈椎,避免加重病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下来塞来昔布胶囊、艾瑞昔布片等药物减轻炎症,缓解颈椎僵硬头胀的症状。 3、颈椎间盘突出 若患者颈椎间盘突出,受到外力后就会引发该病,若压迫的相应的神经系统可能就会引起颈部不适、头晕、头胀症状。针对这一情况,患者应加强颈背肌颈背肌肉的锻炼,减缓颈椎间盘的突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加重病情。 除此之外,颈椎僵硬头胀还有可能是颈肩综合征、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建议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及时就医。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颈椎很难受怎么活动
颈椎很难受怎么活动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可能是落枕、颈部肌肉劳损、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颈椎骨质增生等引起的。 1、落枕 落枕通常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受凉等原因所引起,由于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患者会出现颈椎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缓解肌肉紧张的情况。 2、颈部肌肉劳损 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原因,导致颈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颈部肌肉劳损,从而出现颈椎活动受限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局部按摩、热敷的方式,缓解肌肉紧张的情况。也可以通过颈椎操来活动颈部,可以达到缓解的作用。 3、颈椎病 颈椎病通常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局部关节受到增生的骨质刺激等原因引起的。当颈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时,患者可能会出现颈椎活动受限的情况,还可能伴有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此时患者通过活动颈椎一般只能辅助改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4、颈肩肌筋膜炎 长时间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可能会使局部筋膜受到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局部僵硬、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出现活动受限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另外,患者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5、颈椎骨质增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骨质增生的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在饮食上可以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还可以吃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同时患者应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林庆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颈椎说不出来的难受
颈椎说不出来的难受多考虑是不良坐姿、受凉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管狭窄、肌筋膜炎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1、不良坐姿如果患者长期保持不良坐姿,可能会导致颈部肌肉紧张,从而出现颈部僵硬、疼痛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长期保持不良坐姿。患者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2、受凉若是患者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并且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使颈部受到冷风刺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也可能会出现颈部不适的情况。患者要注意自身保暖,也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来改善症状。3、颈椎骨质增生如果患者长期伏案工作,可能会使颈椎部位长期受到慢性劳损,从而引起颈椎骨质增生,会出现颈肩部僵硬、疼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超短波疗法、红外线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4、颈椎管狭窄如果长期伏案工作,可能会使颈椎部位受到压迫,容易造成颈椎管狭窄,会出现四肢麻木、无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颈椎前路减压术进行治疗。5、肌筋膜炎肌筋膜炎是一种肌肉和筋膜无菌性炎症的痛症疾病,可能与免疫力低下、外伤、劳损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肩部以及腰背部弥漫性钝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辅助改善,平时要注意保持充分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除此之外,还可能是颈椎小关节紊乱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小腿难受跟颈椎有关系吗
小腿难受有可能跟颈椎有关系,可能是颈椎病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外伤、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静脉曲张等原因引起的。1、颈椎病颈椎病是一种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特征的疾病,可能与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慢性劳损、颈椎间盘退变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颈肩痛、颈部发僵、上肢麻木等症状。如果患者颈椎间盘压迫到了下肢神经,可能会导致小腿出现难受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2、外伤如果患者小腿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从而引起小腿难受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受伤24小时内进行冷敷,24小时后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症状。3、肌肉损伤如果患者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小腿肌肉损伤,从而引起小腿难受的症状。患者可以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症状。4、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可能与长期劳动或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如果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到了下肢神经,可能会导致小腿出现难受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药物进行治疗。5、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通常是由于静脉壁薄弱、静脉内压力增高等原因所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酸胀、疼痛、静脉隆起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小腿难受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奥司明、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要注意劳逸结合,以免加重身体的不适。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西红柿、苹果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自身体质。若患者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颈椎引起呼吸困难胸口难受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颈椎引起呼吸困难、胸口难受,多考虑是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造成的,也不排除是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查明病因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这是一种颈椎病变,通常与长期伏案工作学习、枕头过高以及颈椎节段性不稳定等原因有关,发病后会导致颈部出现疼痛、头晕、胸闷等症状。一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搭配营养神经的药物辅助治疗,比如甲钴胺分散片、维生素B1片等。2、椎动脉型颈椎病这种疾病通常是因为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压迫椎动脉,从而影响正常的供血和供氧,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等。一般可以通过颈托外固定的方式进行缓解,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3、脊髓型颈椎病通常是颈椎退变、颈椎节段性不稳定等原因,导致颈脊髓受到压迫或损伤,从而引起四肢麻木、僵硬等症状,也不排除是高位截瘫等原因导致的。一般可以通过颈椎牵引的方式进行改善,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分散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有可能是颈型颈椎病、食管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颈椎部位的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一坐车颈椎就难受,还头晕、恶心
一坐车颈椎就难受,还头晕、恶心,多考虑是晕动病造成的,也不排除与颈椎病、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出血等原因有关,患者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1、晕动病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颠簸的环境下,可能会导致前庭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引发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及时更换姿势,避免长期处于颠簸的环境下。也可以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2、颈椎病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颈椎病,长时间久坐以后,可能会对局部神经造成压迫,也可能会伴随颈椎不适的症状。患者应注意颈部的保暖,避免受到寒凉刺激。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钴胺分散片、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脑供血不足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脑动脉硬化,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使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患者也可以及时到医院,通过支架植入术的方式进行处理。 4、脑血管痉挛 如果患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大脑血管痉挛,从而引发脑供血不足,也可能会伴随颈椎不适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及时到医院,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手术方式进行处理。 5、脑出血 如果患者受到外伤或本身患有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破裂,从而出现脑出血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四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及时到医院,通过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更换出行方式,以免出现不适症状。如果通过上述方法,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颈椎难受怎么按摩
颈椎难受可以通过按摩风池穴、天柱穴、曲池穴、肩井穴、大椎穴等部位来缓解。1、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部、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减轻颈部疼痛,对于颈椎病、颈部僵硬、颈部疼痛等颈椎难受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2、天柱穴天柱穴位于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该穴位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的功效,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项强痛、头痛、眩晕等症状。3、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部,在肱骨外上髁与尺泽穴连线的中点。按摩曲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头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症状。4、肩井穴肩井穴位于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项强痛、肩背疼痛等症状。5、大椎穴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患者可以通过正坐或俯卧的姿势,用食指、中指并拢,对大椎穴进行按摩,可以缓解颈椎难受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此外,建议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