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预防中风疾病 需“多管齐下”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因为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

  了解中风先兆,预防中风

  中风病在发病前是有一定预兆的,常见中风先兆的主要症候有下面几种:

预防中风疾病 需“多管齐下”

  (1)肢体麻木

  (2)头昏脑胀

  (3)头痛头闷

  (4)说话不利

  (5)耳鸣耳聋

  (6)神疲嗜睡

  以上种种现象,有的单独发生,有的二三种并发,皆为中风先兆症候,提示我们应当重视,及时去求诊医治。

  预防中风,食很关键

  饮食在预防中风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因素。要预防中风的发生,应以清淡素食为主。食物宜多样,忌偏食,更要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高脂肪及高胆固醇的食物。洋葱大蒜、大芹菜、韭菜、金针、木、香菇、合桃、西红柿等可以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坚持每天吃几瓣腌酸了的大蒜,有清除血管壁内的胆固醇和降低血压的作用。近年研究显示,许多中药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如山楂、何首乌、巴戟、杜仲、杞子、黄精、益母草、酸枣仁、田七等,都是一些理想的预防中风的食疗品。

  下面介绍的几款食疗方可以有效预防中风的发生:

  (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

  (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它能扩张血管,具有降压和促 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若中风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5)中风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6)香蕉花饮,即香蕉花5克,水煎代茶饮。可预防中风及脑血管意外。

  (7)芹菜汁,即芹菜适量。将芹菜洗净去根,捣烂取汁。每日服3次,每次3汤匙,7天为一疗程 。清理内热,降压安眠。主治中风、高血压,对血管硬化亦有较好疗效。

  (8)小米麻子粥,即冬麻子、薄荷叶、荆芥穗各50克,小米150克。将冬麻子炒熟去皮研细;砂 锅内放水先煮薄荷叶、荆芥穗,而后去渣取汁,再将麻子仁、小米同放汁内,加水煮成粥即 可。每日1次,空腹食。滋养肾气,润肠,清虚热。可辅治中风以及大肠滞涩。

  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中风

  (1)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2)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管弹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脑的血流量。

  (3)体育锻炼能够降低血压,扩张血管,使血流加速,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性,从而可以减少血栓形成。

  (4)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脂质代谢,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硬化。长期锻炼能降低体重,防止肥胖。

  中风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只有了解了这种疾病,并做好饮食与体育锻炼方面的预防工作,这样才能使中风最大可能地远离我们。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10-28 00:01:00浏览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阴茎珍珠疹用治疗吗
阴茎珍珠疹通常不需要治疗。这是一种常见的良性皮肤病变,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一般不影响健康,也无传染性,仅需定期观察即可。若出于外观考虑,患者可选择冷冻疗法、激光疗法等去除皮损,但需遵医嘱。阴茎珍珠疹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一般不需要治疗。该病主要表现为阴茎冠状沟周围规则排列的半透明珍珠状小丘疹,多为生理发育上的变异,也可能与包皮过长、个人卫生条件较差等局部长期慢性刺激因素有关。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如不痛不痒,不会造成不适感。不过,若患者因外观原因而希望去除丘疹,可选择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如冷冻疗法、激光疗法或电灼疗法等方法去除皮损。例如,冷冻疗法多采用液氮冷冻治疗,通过低温使病变处的表皮细胞发白、肿胀,进而干燥结痂。激光疗法则利用激光的热效应消除丘疹,具有时间短、治愈率高的特点,但费用相对较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治疗方法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疼痛、继发感染、色素变化、疤痕等,因此在治疗前需充分了解并遵医嘱。对于阴茎珍珠疹患者,建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内衣内裤,包皮垢较多者可每日清水冲洗冠状沟。若包皮过长,可考虑行包皮环切术,这不仅有助于减轻包皮过长引起的局部刺激,还可能使部分患者的珍珠疹自行消退。此外,患者应定期观察阴茎局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男性阴茎上长个小疙瘩正常吗
男性阴茎上长个小疙瘩,若小疙瘩呈规则排列、质地均匀、无不适症状且长期无变化,通常是正常良性病变的珍珠状阴茎丘疹;若小疙瘩形态各异、生长迅速、伴有瘙痒疼痛或破溃等,可能属于尖锐湿疣,则不正常。珍珠状阴茎丘疹是一种发生于阴茎冠状沟处的良性增生,通常与局部卫生状况不佳有关。当包皮过长时,包皮内的分泌物易积聚在冠状沟,长期的慢性刺激可能诱发其产生。另外,频繁手淫等行为也可能成为诱因。因其属于良性病变,不会影响生殖系统功能,也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更不会出现恶变等不良后果。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在与感染HPV的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时,病毒极易通过皮肤黏膜的微小破损进入人体。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在局部皮肤黏膜细胞内潜伏并大量繁殖,刺激细胞异常增生,从而长出形态多样的小疙瘩。治疗尖锐湿疣,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如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可抑制病毒复制,促使疣体脱落。若疣体较大或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可采取高频电刀切除术直接去除疣体;还可采用激光治疗,利用高能量将疣体碳化、气化。若发现阴茎上长有小疙瘩,不要自行挤压或搔抓,以防引发感染。日常应注意保持阴茎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特别是包皮过长者要翻开包皮彻底清洁,减少污垢和细菌滋生。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降低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一旦小疙瘩出现增大、增多、破溃、疼痛等异常变化,需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珍珠状阴茎丘疹需要治疗吗
珍珠状阴茎丘疹通常不需要治疗。其是一种发生在阴茎冠状沟边缘和冠状沟处的良性病变,在男性群体中并不罕见。虽然其外观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担忧,但从医学角度来看,多数情况下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实质性危害。珍珠状阴茎丘疹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局部刺激、生理发育变异等因素有关。其多见于青春期后,以20-40岁的男性较为常见。其典型表现为环绕阴茎冠状沟排列的珍珠状、半透明丘疹,大小较为均匀,直径1-3毫米,互不融合,颜色多为白色、黄色或淡红色。这些丘疹质地较硬,无压痛,也不会破溃、出血或产生分泌物。从病理角度分析,其病变主要局限于皮肤浅层,表皮结构基本正常,没有细胞的异常增生或恶变迹象,本质上属于一种生理性的变异,并非疾病状态。在健康影响方面,珍珠状阴茎丘疹不会影响阴茎的正常生理功能,既不会影响排尿,也不会对性功能和生殖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其不具有传染性,不会通过性接触或其他途径传播给他人。由于其良性本质以及对健康无实质性损害,在临床上通常不建议进行特殊治疗。而且过度治疗,如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方法,可能还会对阴茎局部皮肤造成创伤,引发感染、瘢痕形成等并发症,反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同时,部分患者随着时间推移,丘疹可能会自行消退,所以多数情况下观察等待是更为合适的处理方式。若发现阴茎出现类似珍珠状阴茎丘疹的表现,不必惊慌,可先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由医生进行准确诊断,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尖锐湿疣等。若确诊为珍珠状阴茎丘疹,且没有不适症状,日常注意保持阴茎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过度刺激局部皮肤即可。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硬不起能治疗好吗
阴茎硬不起即勃起功能障碍,其能否治好需综合多方面判断。对于由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可逆因素引发,且病情较轻的患者,通过有效干预大多能够治愈;然而,当勃起功能障碍由严重器质性病变、不可逆神经损伤等导致时,彻底治愈难度较大。若勃起功能障碍由心理因素引起,如近期工作压力大、夫妻关系紧张等,通过心理疏导,如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开心理症结,改善心理状态,同时伴侣给予理解与支持,配合适当性技巧训练,多数患者勃起功能可恢复正常。此外,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情况,像长期熬夜、酗酒、过度吸烟等;在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坚持适度锻炼后,身体机能得到改善,阴茎海绵体充血功能恢复,勃起功能也能随之好转。另外,一些轻度的内分泌失调,如睾酮水平轻度下降,通过补充相应激素,也可有效改善勃起功能,实现治愈。当勃起功能障碍是由严重器质性病变导致时,治疗较为棘手。例如,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损害了阴茎海绵体的血管和神经,引发血管性和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即便积极控制血糖,受损的血管和神经往往难以完全恢复正常,治疗效果不佳。又如,因外伤导致阴茎海绵体严重破裂、骨盆骨折损伤支配阴茎的神经,这种不可逆的损伤会使得勃起功能很难彻底恢复。若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男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如性激素水平测定、阴茎血管超声、夜间阴茎勃起试验等,明确病因。治疗期间,保持乐观心态,与伴侣有效沟通,定期复查,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