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影响脑卒中的三大关键因素

  卒中,俗称的“中风”,每年在我国有高达150万~200万新发病例。平均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据专家介绍,排名第一位的是脑卒中,第二位是肿瘤,第三位是呼吸道疾病,第四位心血管疾病。

  专家指出,患者和家属应注意卒中的3大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1:6小时

  我们发现大部分患者到医院的平均时间是20个小时。83%患者发病时大都是在家里,当时没有其他家人发现,他以为手麻没劲而已,也不知道是卒中,所以到医院时就为时已晚了。

  抢救脑中风的关键在于时间。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时间窗非常窄,抢救治疗用药有两种:一种是溶栓,一种是抗血小板。溶栓要在3小时或者4.5小时之内,故一定要让患者尽量在6小时之内到达医院。能够及时到达医院的患者非常少,大概90%~95%以上的患者没有得到溶栓治疗。专家说,延误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院外以及院内的耽误。

  家中老人若突发脑中风,家人该如何抢时间呢?

  专家建议,除紧急打120送其就医外,应当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让患者保持安静,完全平卧。在急性期内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不要进非急需的检查。因为此时患者体位的改变可能促使脑内继续出血。

  另外,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先松开患者上衣的纽扣和腰带,有假者也应摘出假牙,并将患者头侧向一边,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物不易吸入到气管里,头位可稍低,不宜给患者灌药。

  关键因素2:CT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将患者及时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正确的医院。”专家强调。什么叫有条件、正确的医院?专家表示,有条件的医院就是有急诊CT的医院,有神经专业人员的医院。

  所有的卒中患者都应该进行CT,如果不能做CT就不能确定患者是脑出血还是梗死,患者就不能溶拴,不能溶拴将会错过一个非常及时有效的疗法。

  有些时候还需要做磁共振(MRI),MRI的敏感性要比CT强,有些病人的中风症状很轻微,甚至消失(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T也暂时没有表现,因此患者就要做MRI。尤其在发病前期,MRI的敏感性要比CT强。

  关键因素3:二级预防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的和不可干预的。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家族史;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少动、肥胖、脂代谢异常、吸烟和高血压。有效预防卒中的复发和再发,卒中二级预防十分重要。

  我们必须努力降低这些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调脂、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控制血糖、戒烟、减肥、戒酒、合理食、适当活动等,这些都是患者需要采取的各类预防措施。所有卒中患者都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管好自身的血压、血糖和血脂。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10-29 00:00:00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三周半宝宝阴茎流脓怎么回事
三周半宝宝阴茎流脓多考虑是外伤、尿道炎、龟头炎、尿道口囊肿、包茎等原因引起的。可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1、外伤 如果宝宝的该部位受到外界物体撞击或者划破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破损的情况,并且还会伴随着红肿以及疼痛的症状,在严重时还容易引起感染情况发生,从而造成上述现象的发生。此时可以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药物辅助改善。 2、尿道炎 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宝宝的卫生,就可能会使宝宝受到细菌感染引起尿道炎,此时可能就会出现上述部位有异常分泌物的症状。此时家长要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加重。宝宝也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3、龟头炎 若宝宝的包皮过长,就可能会导致污垢堆积在患处,就可能会引起该疾病,此时可能会出现红肿、流脓等症状。若宝宝没有出现不适的症状,可等待宝宝长大后再行包皮环切术改善该情况。若宝宝出现疼痛、红肿等症状,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颗粒、阿司匹林片等药物,减轻炎症。 4、尿道口囊肿 若宝宝受到感染或者是先天发育异常就可能会引起尿道口囊肿,此时可能会出现疼痛、流脓等症状。宝宝可遵医嘱口服头孢呋辛酯片、阿昔洛韦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减轻炎症。若囊肿较大,可到正规医院选择微创手术切除囊肿,从而使病情尽快恢复。 5、包茎 若存在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外伤等情况时,则会导致局部皮肤黏膜受到损伤,在炎症作用下会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严重者还会有渗出物流出的现象。可以遵医嘱通过手术的方式将过长的包皮切除掉,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洪俊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三周岁孩子对眼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三周岁孩子对眼一般是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是遗传、不良的生活习惯、先天性内斜视、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诊治。1、正常现象由于三岁孩子眼球运动功能发育不完善,可能会出现对眼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得到改善。2、遗传如果父母或者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中,有出现对眼情况的人,则孩子出现对眼的概率会比较高。3、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孩子长期近距离用眼、歪头视物,可能会导致眼部肌肉紧张,出现对眼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可改善症状。4、先天性内斜视先天性内斜视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眼科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视神经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孩子可能会出现斜视、弱视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通过手术矫正的方式进行治疗。5、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如果孩子存在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异常,从而出现对眼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通过检查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建议在治疗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羽毛球、慢跑等,能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