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秋远离人造鸡蛋 当心毒害神经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来临了,在这个国庆前的校假期里,陪亲朋好友一起吃饭串门已经是很多人的家常便饭。不过在这里笔者要提醒各位网友朋友,在中秋大吃大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千万别食用人造鸡蛋,否则会对人的大脑造成很大的伤害。

  案例:奇 怪

  蛋黄能蹦会跳

  去年年底,家住南苑市场附近的徐先生从小摊贩处购买了几斤鸡蛋,因家中鸡蛋还没吃完,便储存了起来。前天上午,他将鸡蛋煮熟食用,发现这些鸡蛋与平日里所吃的鸡蛋不太一样:蛋黄难以咀嚼,用手揉搓,感觉像胶状物质,后来,他干脆将蛋黄使劲往地上一摔,奇迹出现了——蛋黄不仅没有摔碎,反倒像弹球样弹了起来。

  昨天早上,家住绿萝路的退休职工魏老汉,像往常一样起床,然后和孙子一起食用妻子煮的鸡蛋,发现根本没有鸡蛋味,而煮熟的蛋黄在嘴里难以嚼碎下咽,因担心对身体有害,他停止了食用。当天上午,魏老汉和另外两名老年球伴一起打球,说起这事,发现他们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昨天上午,在其中一名球伴何老汉家中,何妻当着记者的面,煮熟了四个鸡蛋,何老汉剥开鸡蛋用力揉捏蛋黄,但该蛋黄并没有散开,随后,他又将该蛋黄用力朝桌子上一摔,不但没有摔碎,反倒弹起约0.2米高。

  据另一名球伴王老汉介绍,这些鸡蛋均购自城区同一家大型超市,每斤售价三四元左右。“为买这种便宜的鸡蛋,我们排了好长的队,现在都不敢吃了!”魏老汉称。

  鉴 定

  “人造蛋”可乱真

  为弄清徐老汉所购鸡蛋为何会出现“异常”,徐老汉带着这些鸡蛋,专程找到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潘家荣。

  实验师的鉴定结果显示,徐老汉所购鸡蛋系合成鸡蛋,由化学成分构成。

  潘家荣称,这些鸡蛋的主要的成分经化验鉴定是苯甲酸钠、氯化钙、纤维素、赖胺酸、食用色素、海藻酸钠、食用明胶等成分,从构成物质上分析,可断定不是真正的鸡蛋而是人工合成鸡蛋,即人们通常说的“人造鸡蛋”。

  “人造鸡蛋”为何如此乱真?面对记者的疑问,潘家荣解释,那是因为里面增加了海藻酸钠、食用明胶,把这两种化学物质配成溶液以后,仅凭肉眼观察,“人造鸡蛋”蛋清浓稠度与正常鸡蛋完全一样,一般人无法分辨。

  抽 检

  未发现“问题蛋”

  “人造鸡蛋”为什么流入市场?据悉,这是暴利驱使。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潘家荣说,这种经人工合成的“鸡蛋”成本较低廉,仅从化学材料上分析,成本不到0.1元,利润空间很大。

  昨天上午,就在魏老汉和其两名球伴反映购买了“问题鸡蛋”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与宜昌市动检、工商部门取得联系。

  两执法部门闻风而动,在三人购买鸡蛋的南苑市场和超市抽检,并将部分样品送至三峡大学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检验,该实验室博士郭志勇承担整个检验工作。

  经两个小时紧张鉴定,当天下午4时许,鉴定结果出炉:送检鸡蛋成分构成均正常。

  得知这一结果,宜昌市动检站执法大队大队长陈佩文表示欣慰,他表示,就在接到举报前,执法大队已经开展针对“人造鸡蛋”的市场排查,从1月1日至今,已经抽查了城区批发市场内70余批次鸡蛋,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问题蛋”。“虽暂未发现‘问题鸡蛋’,但市民购买到‘人造鸡蛋’是事实,我们希望市民在发现可疑鸡蛋后,及时与执法部门联系,让‘问题鸡蛋’无藏身之地。”陈佩文说。

  危 害

  毒害大脑神经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潘家荣则表示,人造鸡蛋因其特殊成分,对人体有伤害。

  据潘介绍,由于“人造鸡蛋”构成为化学成分,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无益。其中的明矾、明胶成分,国家对其用法、用量都有规定,一旦超标食用将毒害大脑神经系统,轻则记忆力低下,重则变成痴呆。同时,成分中酸内酯、纤维素将引起人体新陈代谢的失调,影响正常造血功能。

  鉴 别

  专家支出四招

  如何鉴别人造鸡蛋?据潘家荣介绍,可采用这样四种方法进行鉴别。

  1、光照。用光线和灯照射鸡蛋,真正的鸡蛋明显会感觉鸡蛋上面有一个空的气室,而人造鸡蛋里面没有气室,在鸡蛋两端的顶端会出现明暗不同的两个界面;

  2、打开。把鸡蛋打开到容器里面,用手摇动一下,蛋黄和蛋清就融在了一起,真正鸡蛋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3、手摸。人造鸡蛋是化学的东西,摸起来表面凹凸不平,而且很粗糙,真正的新鲜鸡蛋表面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表面相对平滑一些;

  4、摇动。用力摇动鸡蛋,若是人造的,则明显感觉有一种晃动的感觉,而真正鸡蛋的蛋清和蛋壳是连在一起的,不会有晃动的感觉。

(实习编辑:李素素)

2010-09-22 00:31:00浏览3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祥溢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三甲
乳腺增生和结节吃什么药效果好
乳腺增生和结节吃什么药效果好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临床用药需要根据其疾病不同进行综合评估。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治疗如下。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一般指乳腺增生症,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失常导致的一种良性乳腺疾病,一般由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引起乳腺实质增生过度和恢复不全,乳腺性激素受体的质和量发生异常,导致乳腺各部分增生程度不同。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是乳腺疼痛、结节或肿块,部分患者合并乳头溢液。对于早期症状可遵医嘱通过药物治疗,如三苯氧胺等,该药可与雌激素受体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乳腺的增生现象。患者还可服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如逍遥散、加味逍遥散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通过外科干预治疗,可避免漏诊、误诊乳腺癌,或切除可疑病变。 2、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是一种症状,可能因乳房发生感染或损伤,或内分泌激素水平紊乱、基因突变、环境等因素,造成乳房内细胞发生癌性或非癌性生长进而出现。常为单侧或双侧多发性结节,结节轮廓清晰、活动性良好、与皮肤无粘连、生长速度较慢,部分结节伴有周期性胀痛或触痛,于月经前期发生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该病有良、恶之分,良性结节通常轮廓清晰,可遵医嘱使用三苯氧胺、溴隐亭 、奥硝唑等药物进行治疗。恶性结节通常边界不清、结节较硬,可通过手术切除部分乳腺、肿瘤,配合放、化疗预防复发。
谭玉婷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雌激素过高导致乳腺癌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雌激素过高导致乳腺癌可能是由于长期服用避孕药、肥胖、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长期服用避孕药:如果女性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期大量服用避孕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肥胖:如果患者平时不注意控制体重,经常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发生,也会诱发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锻炼,有助于控制体重。 3.饮食不当:如果患者平时摄入过多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蜂王浆、豆浆等,会升高体内的雌激素含量,增加上述疾病的风险。建议患者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度节食,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西红柿、苹果、香蕉等。 4.精神压力大: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会影响体内的激素分泌,还会使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诱发上述现象。建议患者平时要学会调节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缓解压力。 5.遗传因素:如果患者的家族中有乳腺癌的病史,则其后代患有乳腺癌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造成上述情况的出现。因此,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于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谭玉婷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雌激素低患有乳腺结节怎么办
出现雌激素低、乳腺结节,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以上症状,但需要根据引起原因判断,常见于情绪变化幅度过大、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等。1、情绪变化幅度过大如果经常处于情绪低沉失落或暴躁抑郁等状态,可能会对卵巢激素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出现卵巢激素分泌功能紊乱现象,引起乳腺结节。建议保持平稳情绪状态,降低对自身激素分泌产生影响,养成准时休息等好习惯,降低以上现象造成的影响。2、乳腺炎可能是细菌病毒感染、未做好乳房部位清洁、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影响,造成乳腺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类乳腺病变,造成激素分泌混乱、乳腺组织细胞增长频率混乱等症状。建议配合专业医生使用头孢克洛颗粒、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辅助改善以上症状造成影响。用药治疗阶段,需要做好乳房部位清洁工作。3、乳腺纤维腺瘤可能是盲目使用激素类药物、妊娠反应、年龄属于青年阶段等因素刺激,对乳腺细胞正常增生分化以及体内激素分泌变化产生影响,诱发上述病变。建议通过纤维瘤微创旋切术治疗疾病。使用以上方法治疗后,也需要做好手术部位清洁护理工作。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导管内乳头状瘤等疾病引起,根据疾病类型选择针对性方法改善。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