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宝宝头痛原因速查

  头痛在小儿期并不少见,可轻可重,可为暂时性,可为持续性,亦可反复发作。由于部位和伴随症状均不相同,必须结合病史、体征以及必要的化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查明原因。

  ⒈全身性疾病:导致小儿期头痛最常见的原因是全身性疾病。此时,患儿的头痛症状多种多样,轻重程度不等,但往往是暂时性的。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发热:任何原因(感染、高温环境、脱水等)所致的发热,都有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和头胀。

  ⑵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精神紧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是头痛的常见原因,尤其是体力衰弱、睡眠休息不够、饥饿或营养供给不足时多见头痛。头痛常于饭前加重,且患儿会觉得疲乏无力。适当休息、增加营养或控制原发病,头痛可以逐渐缓解。

  ⑶高血压:小儿期高血压患者不多,大多是由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发育不良等)引起的。高血压患儿大多数会头痛,常为全头胀痛或双颞侧头痛。如果出现持续性的比较剧烈的头痛,伴呕吐、复视等,应注意是否发展为高血压脑病(脑水肿)。

  ⑷代谢失调的疾病:如尿毒症、酸中毒、糖尿昏迷早期、低血糖等。

  ⑸各种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苯胺类中毒,金属中毒,磷、氯、硫杀虫剂和农药、氰化物、亚硝酸盐类、四氯化碳、汽油、硫化氢等中毒均可导致头痛,患儿同时迅速出现其他中毒症状,结合中毒史可以鉴别。

  ⑹神经官能性头痛:头痛轻重程度和部位不一,检查不出异常体征。这种情况在小儿期比较少见,应慎重排除其他原因,才可考虑为此病。

  ⒉颅脑外局部因素:在小儿期,因眼、鼻、鼻咽、耳、颈部疾病而发生头痛者甚为常见,症状也各不相同。

  ⑴眼部疾病:头痛多见于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眼内压增高性疾患。其中,屈光不正所致的头痛最多见,此时的头痛多发生在前额部,有时向枕后放射,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有时较剧烈,看书或集中注视一点后头痛加重。小儿角膜基质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先天性晶体脱位、先天性青光眼、眶内肿瘤等眼部疾病均可使眼内压增高,导致患儿有明显的头痛症状。

  ⑵鼻窦炎:急、慢性鼻窦炎常伴有头痛。头痛部位与发炎的鼻窦黏膜在同侧,与体位及鼻分泌物排空条件有关,而且有一定的时间性。

  ⑶鼻咽部疾病:腺样体肥大、咽后脓肿、鼻咽部颅咽管瘤可引起一侧或双侧前额疼痛。

  ⑷中耳炎:急、慢性中耳炎均可引起头痛。头痛为反射性,与患耳同侧。

  ⑸颈部疾病:头痛可见于颈肌损伤或炎症、颈椎病变(骨髓炎、肿瘤)、颈部皮肤或皮下组织炎症等。此种头痛多发生在后枕部,与颈部疼痛同时发生,且在颅颈交界部位有压痛,也有的呈放射性头痛,可持续数月,时轻时重。

  ⒊颅脑内疾病:小儿期颅脑内疾病几乎均有头痛症状,大部分由颅内压增高、硬脑膜直接刺激或牵引以及脑血管异常收缩、舒张或搏动等原因引起。此外,脑神经及颈神经对痛觉较敏感,受损时亦可发生头痛。

  颅脑内疾病所致的头痛常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浅和深反射异常、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定位和运动障碍、共济失调和感觉异常等。

  颅脑内疾病引起的头痛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膜炎、脑炎、中毒性或感染性脑病。

  ⑵颅脑损伤:脑震荡、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损伤。

  ⑶颅内占位性病变:各种颅内肿瘤和转移瘤、脑寄生虫病和脑脓肿。

  ⑷脑血管病变:若患儿的颜面有明显血管痣且出现脑神经症状时,应考虑颅内脑膜血管瘤的可能性。

(实习编辑:李素素)

2010-09-01 10:09:00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怎么治疗失眠最有效的
失眠怎么治疗,由于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所以不存在怎么治最有效的说法,需要根据患者失眠的类型决定。失眠通常可以分为生理性失眠和病理性失眠,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何治疗。 1、生理性失眠 生理性失眠与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患者突然到了陌生的环境而产生的生存恐惧感,或者是卧室过于嘈杂、光线明亮,以及所处的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都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的情况。此类患者要适当进行环境调节,如调节室温与灯光等,以及携带自己熟悉的物品,一般可以缓解生理性失眠,无须医学手段干预。压力大、情绪不良等也可能导致失眠,如果因为某事过度紧张或恐惧,比如马上要考试,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则容易导致整晚失眠的情况发生。患者要适当进行自我疏解、情绪调整,还可求助专业心理辅导人员,从而改善症状。 2、病理性失眠 在临床上病理性失眠,主要是指患者受到各种病变的影响,致使无法正常入睡,比如患者有呼吸系统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此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后才能缓解失眠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在夜间平躺时此症状可能会加重,从而导致失眠。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止咳祛痰以及解痉平喘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氨溴索、盐酸溴己新、氨茶碱、沙丁胺醇等。哮喘患者在夜间症状可能会加重,一般会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导致睡眠障碍,引起失眠,此类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醋酸泼尼松、布地奈德、多索茶碱等药物来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