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神经科疾病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神经科 > 其他神经科疾病

焦虑抑郁引起的“脑梗死”

举报/反馈
2010-06-28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某女性患者,70岁,大学教授,因反复头晕头痛1周,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查头颅MRI示:两侧基底节区散发腔隙性缺血灶。患者随即主动要求入院作全面体检,结果示:血生化常规无明显异常,心电图、心脏超声波、胸片均正常。遂按照“脑梗死”治疗,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活血化瘀等治疗后,患者病情始终未见好转,反而头晕加重,阵发性胸闷心慌、出汗、失眠口干等情况也接踵而至。后经反复与患者沟通得知,患者子女长年在国外居住,平时她与老伴两人生活,当得知自己得了“腔隙性缺血灶”后,内心非常恐惧担忧,生怕自己会瘫痪,不能再与子女见面,遂出现上述症状。

  其实,这是一例比较典型的抑郁症躯体化表现的病例。经服用抗焦虑抑郁的中成药乌灵胶囊及心理疏导等治疗,4周后,患者的上述症状便明显好转。

  腔隙性缺血灶不等于“中风” 腔隙性缺血灶只是一种影像学的说法,平时正常老人也可见到;而腔隙性梗死是长期高血压引起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导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和液化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临床主要以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为表现特点。二者不尽相同,但很多老人一看到报告写着“腔隙性缺血灶”后,就认为自己要中风了,要瘫痪了,便心生恐惧,继而精神紧张,出现诸如头晕、头痛、肢体乏力,汗出较多,食欲减退,胸闷、心悸、心口发堵、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情绪低落等症状,其实这就是“焦虑抑郁症”。

  正视“焦虑抑郁症” 焦虑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首先,人到老年,原本担任某些社会职务现在不再担任,心底有一种失落感;其次,人老了,随着机体“零部件老化”,某些急慢性疾病也悄然而至,易出现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再者,家庭因素,如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会经常思念,易陷入焦虑情绪中,多感到孤独、寂寞、多愁善感。此时,家人和医生应进行正确疏导,使老年人了解这也是一类疾病,应该积极治疗,不该回避排斥。

  “药物治疗+心理+社会” 三管齐下焦虑抑郁症的治疗除了家人和医生的悉心疏导外,服用抗焦虑药物治疗是必需的,大多数患者在用药4~6周后症状可明显改善。中成药类抗焦虑药如乌灵胶囊等临床上较常用。乌灵胶囊具有补肾养心安神的作用,其成分为乌灵菌粉,主要含腺苷、多糖、甾醇类、谷氨酸、γ-氨基丁酸、色氨酸赖氨酸等19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安全性较好,未发现其他抗抑郁药使用中常出现的恶心呕吐、口干、视力模糊、头晕、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在治疗早期,可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如乌灵胶囊联合黛力新、左洛复等,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除了上述两点,老年人还应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如参加社区老年大学、老年俱乐部活动等,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这样可以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缓解焦虑抑郁症状。

(实习编辑:潘信凝)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