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需按部就班

  ◆本文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陈建平、康复治疗师李素芬

  每年此季都是脑中风的高发期。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死于脑中风者高达160万,而更多的患者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因为没有及时转入康复治疗而落下了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看着步履维艰、无法用言语表达想法甚至躺在病榻上不能自理的亲人,偏瘫患者家属最希望知道的是:“我能为家人做些什么?”

  康复专家表示,中风偏瘫患者病发后,家人对康复治疗认识的多少对患者功能的恢复有着很大影响。

  如果他们有康复治疗的意识,让患者在病情急性期过去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大有裨益。但临床上也发现部分患者家属迫切希望家人能早日康复,在患者的身体还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就让其进行行走训练,导致患者走路时易出现腿划圈、拖步等异常步态。康复治疗师提醒,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既要“及早介入”,也要“按部就班”。

  生命体征平稳即可进行康复治疗

  据了解,偏瘫患者家属对于康复治疗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就是轻视甚至忽视了康复治疗。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康复医学科陈建平主任表示,临床上见过有许多患者中风后,命是保住了,但因为家属没有及时让患者接受康复治疗,延误了患者康复的最好时机,使患者留下难以逆转的后遗症,甚至终生生活不能自理。他建议,脑中风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就应该让康复治疗介入,现在医学界还提出了超早期康复治疗的概念,也就是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康复治疗。

  陈建平介绍,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脑部病变部位相同、严重程度相仿的脑中风患者之中,病发后及时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恢复明显好得多,而且康复治疗开始得越早,效果就越好。据介绍,该院曾对黄埔区内60名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九成接受了康复治疗的患者肢体和语言功能部分或者基本恢复,恢复得最差的都可以独立坐起身;而没有接受过康复治疗的患者,除了一些本身中风病情较轻的以外,大部分只能够瘫痪在床,生活难以自理。

  患者发病后自理能力较差,对治疗的选择权往往就落在了其家人身上。陈建平呼吁,患者家属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就应让患者尽早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这样不仅有助于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也能够减轻日后为护理患者所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能独立抬脚后再“学”走路

  选择尽快开始康复治疗是正确的一步,但是,一些患者家属却误解了“尽快开始康复治疗”的意思,以为整个康复治疗的进展都要尽量地快。另一方面,患者家属无一例外都希望亲人早日康复,对于在康复科治疗的亲人,他们的期望更加高,“快些站起来”、“快点学会走路”都是他们给亲人打气时常用的话,甚至有子女每天一下班就到医院,强拉着站立都困难的父母走路。大部分家属对康复治疗都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这是他们对于康复治疗的另一种错误认识。

  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师李素芬说,中风偏瘫患者病发后会经历不同的时期,不同时期所需要的训练重点都不一样,如果不按部就班地进行,就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她举例说,偏瘫患者在康复期间的坐位训练、站位训练和步态训练应该一步一步地进行,也就是先学会独自坐起、独自站立,待身体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都恢复到一定水平了,最后才“学”走路。“我们在给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会定期给患者进行肌力评定,如果肌肉力量没有达到三级以上,是不会开始进行步态训练的。如果此时勉强让患者学走路,由于偏瘫一侧的腿力量不够,他们必须依靠腰部的力量去带动这条腿,于是在走路时就会出现偏瘫一侧的腿划圈、拖步等异常的姿态。”

  她介绍,要判断肌力是否达到三级以上有个简易的标准:患者能够独自站立,而且能够不经辅助自己抬起偏瘫侧的患脚。她提醒,部分康复治疗可以在家中由家人替患者进行,但首先需要经过医院康复科的医生及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和简单培训。

  多带孙子辈去探望患者

  李素芬说,患者家属要知道,无论是太冷漠还是太“热情”,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以及康复的效果。她说,家庭温暖能给正接受康复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以莫大的支持,而且中风患者以老年居多,其中不少都已经有了孙子辈、曾孙辈的后代,这些孩子们往往是老人家的“心头肉”。建议家人在探望患者时,把这些第三代、第四代也带上,既可以给患者带来意外惊喜,也能为他们注入活力,对他们的身心恢复都有好处。

  她表示,家人希望患者早日康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对患者反复强调这一点,表现出对他们有很高的期待,有可能会令他们认为自己康复得太慢、是家人的负担,从而导致焦虑情绪甚至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家人探望患者时,可以多夸夸患者目前已经取得的进展,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家人也可以不时向患者‘报告’一下最近家里所发生的事情,目的就是让患者感觉到自己还是‘挺重要’,而并非是家里的包袱。不过,要注意学会‘报喜不报忧’,一些烦心事就尽量别让患者知道,以免让他们过于操心。”

(实习编辑:李素素)

2010-06-21 11:43:00浏览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于钟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胃溃疡胃出血是什么症状
一位38岁的互联网从业者李先生因连续加班后突发呕血被紧急送医。据家属描述,他此前半年频繁出现餐后胃痛、反酸,但总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就医。经诊断,李先生的胃溃疡已发展为急性胃出血,胃黏膜损伤面积超过3cm2,出血量达500ml,医生甚至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据《中华消化杂志》统计,我国胃溃疡患者中,约15%会发展为胃出血,而其中30%的初发患者因忽视早期症状延误治疗。更令人担忧的是,胃溃疡的年轻化趋势明显——3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十年前增长近40%。一、胃溃疡、胃出血的“渐进式警报”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黏膜上的开放性损伤,而胃出血则是胃溃疡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以下是这两种疾病的常见症状:1. 胃溃疡- 餐后钝痛:典型表现为进食后3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钝痛,疼痛呈现“进食-缓解-再疼痛”的规律。- 夜间酸反流:约67%的患者在凌晨1-3点被胃酸反流引发的烧灼感惊醒,这种“夜间警报”常被误认为普通胃炎。- 异常腹胀:即使少量进食也会产生持续3小时以上的饱胀感,伴随频繁打嗝,这是胃动力下降的典型表现。科学原理:胃黏膜防御屏障受损后,胃酸直接侵蚀肌层组织,引发局部炎症和神经刺激,形成周期性疼痛。此时若不干预,黏膜损伤将向血管层蔓延。2. 胃出血当溃疡侵蚀到黏膜下血管时,症状会发生质变:- 呕血特征:血液因胃酸作用呈咖啡渣样(暗红或棕黑色),若出血量超过400ml,可能直接呕出鲜红色血液。- 黑便现象:血红蛋白在肠道分解形成的硫化铁,使大便呈柏油状黑色,且带有特殊腥臭味。- 循环代偿反应:出血量达总血容量15%(约750ml)时,会出现冷汗、心率加快(>100次/分钟)、体位性眩晕等休克前兆。临床对照:与普通胃溃疡不同,胃出血患者的疼痛可能突然减轻——这是溃疡穿透血管后神经末梢被破坏的“假性缓解”,极易误导患者放松警惕。二、鉴别诊断:别把胃癌便血当溃疡出血40岁以上人群需特别注意:1.胃癌出血:血液常与粪便混合,呈暗红色,伴随体重骤降(3个月减重>5kg)、持续性贫血。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呕血呈喷射状,量大且鲜红,常见于肝硬化患者。3.应激性溃疡:突发性大量出血,多发生于重大创伤、手术或严重感染后48小时内。关键检查:急诊胃镜检查是金标准,能直接观察出血点并同步止血。粪便隐血试验检测灵敏度高,适合初筛。三、急救、治疗与日常管理多管齐下#急救三步法(出血发生时)1. 体位控制:立即侧卧防止误吸,头偏向一侧,尽量让口腔低于咽喉部,便于呕吐物排出。2. 禁食禁水:避免刺激创面加重出血,可用棉签蘸水润嘴唇和口腔,缓解口干。3. 紧急送医:记录呕血/黑便的时间、量、颜色,为医生提供关键信息。#临床常用治疗1.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胃酸是导致胃溃疡和胃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胃溃疡和胃出血的一线药物;组胺 H2 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也有一定的抑酸作用,但效果相对较弱。-胃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胃蛋白酶和其他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侵蚀,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常见的胃黏膜保护剂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铝碳酸镁、硫糖铝等。-止血药物:对于有明显出血的患者,需要使用止血药物。常用的止血药物有凝血酶、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是质子泵抑制剂 + 铋剂 + 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为 10 - 14 天。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显著降低胃溃疡的复发率,减少胃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出现穿孔或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具体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选择 。#长效防护体系1.用药警戒线:避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NSAIDs类药物,必须使用时需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饮食重构:采用“阶梯式恢复饮食”——出血期禁食→流质(米汤、藕粉)→低纤维半流质(蒸南瓜、嫩豆腐)→常规饮食,全程忌食温度>60℃的热食。3.情绪干预:压力激素皮质醇会刺激胃酸分泌,建议每日进行10分钟腹式呼吸训练(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
巩尧瑶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吃完山楂胃痛怎么办
李女士是个美食爱好者,尤其喜爱酸甜可口的山楂。某天,她一口气吃了一大盘山楂糕,可没过多久,就感觉胃部一阵剧痛,还伴有反酸、胃胀的不适。李女士被这突如其来的疼痛折磨得够呛,赶忙前往医院就诊。医生经过详细问诊和相关检查,诊断李女士是因过量食用山楂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引发了急性胃痉挛。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数据,在日常门诊中,因饮食不当引发胃痛的患者占比相当高。其中,因食用山楂等酸性食物导致胃部不适前来就诊的患者,约占消化系统疾病门诊量的5%-10%。山楂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深受大众喜爱,然而,其特殊的成分和特性,若食用不当,极易引发胃部问题。「山楂的特性及对胃部的影响」1、胃酸分泌过多山楂中的有机酸对胃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促使胃壁细胞分泌更多胃酸。当胃酸分泌超出胃黏膜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和炎症,出现胃痛、烧心、反酸等症状。尤其是本身就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群,胃黏膜本身就比较脆弱,食用山楂后更容易因胃酸刺激而引发胃痛。2、胃石形成山楂中的果胶和膳食纤维在胃酸作用下,容易发生凝结,因此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山楂,这些凝结物可能会逐渐聚集形成胃石。胃石在胃内会不断摩擦胃黏膜,引起胃痛、胃胀,甚至可能导致胃黏膜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胃石的形成与食用山楂的量、个体的消化功能等因素有关,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较弱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形成胃石。3、食用方式不当空腹食用山楂也是导致胃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空腹时,胃内胃酸浓度相对较高,此时食用山楂,山楂中的有机酸会进一步增加胃酸浓度,对胃黏膜的刺激更为强烈。此外,食用未成熟的山楂也容易引发胃痛,未成熟的山楂中有机酸含量更高,对胃部的刺激性更大。「吃完山楂胃痛的应对方法」1、适量饮水当出现吃完山楂胃痛的情况时,适量饮用温水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缓解方法。温水可以稀释胃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胃痛症状。同时,喝水还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帮助胃内食物排空,减轻胃部负担。一般建议饮用200-300毫升的温水,水温不宜过烫或过凉,以接近体温为宜。2、饮食调整在胃痛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这些食物会进一步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痛。此外,适量摄入一些碱性食物,如苏打饼干,有助于中和胃酸,缓解胃痛。3、药物治疗①抑酸剂:若胃痛症状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抑酸剂。常用的抑酸剂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它们能够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从根本上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胃痛。还有H₂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也能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质子泵抑制剂通常建议在早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以达到最佳药效;H₂受体拮抗剂则可在餐后或睡前服用,具体使用需遵循医嘱。②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从而缓解胃痛症状。铝碳酸镁一般在餐后1-2小时或胃痛发作时嚼服,硫糖铝宜在餐前1小时服用,以便药物更好地附着在胃黏膜表面发挥作用。③促胃肠动力药:对于因胃石形成或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胃胀、胃痛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这类药物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胃排空能力,帮助胃内食物和胃石排出,减轻胃部负担,缓解胃痛症状。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通常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有利于药物在进食时发挥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如何预防吃完山楂胃痛」●控制山楂的食用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食用。一般来说,每天食用山楂不宜超过30克。●尽量不要空腹食用山楂,可在饭后半小时左右食用。对于胃肠功能较弱或患有胃部疾病的人群,更要谨慎食用山楂。●选择成熟度高的山楂,其有机酸含量相对较低,对胃部的刺激较小。「山楂与其他食物搭配的注意事项」●山楂不宜与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一起食用。山楂中的有机酸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加重胃肠道负担,可能引发胃痛、胃胀等不适。●山楂也不宜与海鲜一起食用,海鲜中富含的钙、铁等矿物质会与山楂中的鞣酸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胃部疾病患者食用山楂的建议」对于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的患者,在食用山楂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一般情况下,这类患者应尽量减少山楂的食用量,或者选择经过加工处理的山楂制品,如山楂糕、山楂片等,其有机酸含量相对较低,并且避免空腹食用。在食用山楂后,要密切关注胃部反应,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
曹普生主任医师
上海中大肿瘤医院
胃肠道转移的卵巢肿瘤能治好吗
通常胃肠道转移的卵巢肿瘤整体治愈难度较大,因病情通常已处于较晚期,肿瘤广泛播散且侵犯多个器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积极接受治疗,以改善生存质量。当卵巢肿瘤发生胃肠道转移时,意味着癌细胞已突破卵巢局部,通过种植、淋巴或血行途径扩散至胃肠道,常累及大网膜、肠管表面及系膜,形成广泛的转移结节与粘连。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所有病灶,即便进行肿瘤减灭术,如切除卵巢原发灶、部分受累肠管及大网膜,也可能残留微小转移灶,成为复发根源。同时,转移后的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复杂,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常用的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方案,虽能一定程度控制病情,但耐药问题普遍存在,难以实现根治性治疗。卵巢癌合并胃肠道转移患者多处于疾病晚期,常因长期消耗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症状,耐受手术和化疗的能力显著下降。此外,肿瘤转移导致的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进一步增加了治疗复杂性与风险。同时,不同患者的肿瘤细胞存在基因表达差异,部分患者即便接受积极治疗,肿瘤仍快速进展,使得整体预后不佳,长期生存率较低。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若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按医嘱逐步恢复饮食,从流食过渡到半流食、普食,避免食用易产气或刺激性食物,如黄豆、辣椒等。进行化疗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时处理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通过少食多餐、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蛋等,以辅助维持营养。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清火栀麦片和牛黄清胃丸哪个治胃热口臭好
清火栀麦片和牛黄清胃丸对于治疗胃热口臭都有较好的效果,其均为清热泻火的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热所致的口臭等症状,但是药物的选择应该遵医嘱。清火栀麦片主要由穿心莲、栀子、麦冬组成。其中,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栀子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麦冬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其对于胃热引起的口臭,可通过清除胃热、缓解胃热上炎导致的口腔异味来发挥疗效。同时,其还能改善因胃热引发的咽喉肿痛等症状,因为胃热常常也会循经上扰,导致咽喉不适。牛黄清胃丸的成分包括人工牛黄、大黄、菊花、麦冬、薄荷、石膏、栀子、玄参等。人工牛黄清热解毒;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多种药物协同作用,具有清胃泻火的功效。此药能有效清除胃火,对于胃热炽盛引起的口臭,可从根本上清泻胃火,使胃的功能恢复正常,从而减轻口臭症状。并且,对于胃热导致的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状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因为胃火炽盛通常会伴随这些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上述其中药物来改善口臭,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热。同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也可能导致体内火气上升,加重症状。如果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口臭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对于有脾胃虚寒等体质的人,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引起不适。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