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过度用药也会招来中风?

过度用药也会招来中风?


  近年来的研究 发现,因为过度用药或用药治疗不当而导致脑中风者为数不少。

  如降压以及调脂药物,使用不当或乱用,都能造成脑中风。其实针对单纯高血压 者应首先控制血压,如果过多地“打点滴冲血管”可能会诱发出血性中风。同样,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仅给予输液,可能还会加重糖尿病,诱发糖尿病的并发症或促使中风的发生。高血压病人在血压升高,尤其是出现症状后,往往求愈心切,大量服用降压药物,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促使脑血栓形成,发生缺血性脑中风。

  再如,大多数镇静药都有抑制大脑皮层、扩张血管、松弛肌肉、抗抽搐的作用。如用量过大,也会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利尿药的大量长期使用,使水分从尿中排出,造成体内失水过多,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血流变慢,形成血栓,引起缺血性脑中风。在应用安络血、止血敏、仙鹤草素等止血药物时,会因血液凝固性增加而促使血栓形成,也会导致中风。

  有些患者使用抗凝药时,不注意监测凝血酶原时间。用药多了,会引起出血;用药量不足,又会引起血栓。许多风湿性心脏病人术后出现中风,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尤其对于那些彩超检查发现心房内有血栓的病人,在使用抗凝药时,要根据病情不断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时调整临床用药剂量。

  一些有过中风表现的人往往惶恐不安,四处看病。结果甲医生开了“圣通平”,乙医生开了“尼富达”,殊不知这些名称不同的药,其实都是心痛定,结果因用药过量导致中风。另有少数病人牢记“是药三分毒”,血压高了也不用药,其结果也可能引起中风。

(实习编辑:李杏)

2009-12-30 05:51: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老年人中风后整晚睡不着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年人中风后整晚睡不着多考虑是心理压力大、神经衰弱、脑神经受损、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 1、心理压力大 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使心理压力过大,从而出现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2、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主要是由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3、脑神经受损 由于脑梗死会导致脑神经受损,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失眠、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脑供血不足 脑中风后可能会导致脑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脑动脉硬化症 若患者患有脑动脉硬化症,可能会导致脑动脉管壁变硬,引起脑供血不足,进而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主。同时,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打太极、散步等,能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患者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腿中风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腿中风会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腿中风主要是由于机体内的附壁血栓在血流的冲击下发生脱落,随着血流漂在了动脉处,导致血流严重的堵塞,从而形成的下肢动脉血栓,引发腿中风。 1、肢体麻木无力 肢体麻木是由于感觉神经受损引起的,患者感觉到单侧肢体发麻,走路的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内侧肢体没有力气,走路拖拖拉拉甚至是不能行走。可以进行维生素B1、三磷酸腺苷等进行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加强患肢的被动活动,进行各种功能锻炼进行保守治疗。 2、疼痛 突然发生剧烈的肢体疼痛,是腿中风最早出现的症状。部分患者仅感酸痛或呈钝痛,少数患者疼痛并不明显,而是感觉丧失与麻木。可以通过口服布洛芬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镇痛药物配合按摩等一些理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3、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病发病原因很多,常见的包括遗传、中毒、神经变性和代谢障碍、药物影响、腿中风等。运动障碍的症状包括瘫痪、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和震颤、舞蹈样动作等各种不自主运动。可以通过低频脉冲电治疗,通过神经电刺激,促进神经网络结构重建,产生运动功能。也可以使用金刚烷胺、司来吉兰等进行药物治疗。上述药物均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腿中风除了以上常见症状外,还有其他症状,如皮色苍白等。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呕吐是中风的前兆吗
中风一般指的是脑卒中疾病,患者呕吐可能是脑卒中疾病的前兆,但也有可能不是脑卒中疾病的前兆,可能是偏头痛、脑出血等疾病的前兆。 1、脑卒中 脑卒中一般是长期抽烟、熬夜或存在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等原因导致。如果出血严重,容易累及呕吐中枢,进而出现呕吐的情况,还会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嗜睡、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若药物改善效果不佳,还可采取手术措施改善。 2、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的头痛,主要是饮食不当、精神刺激等原因导致。其一般是脑部一侧头痛,而且疼痛感较强,疼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反胃等症状。患者平时要注意放松情绪,不要有太大压力,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使用塞来昔布、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此外,还可以联合氯丙嗪、东莨菪碱等药物进行止吐治疗。 3、脑出血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出血疾病,在患者活动时高发,在秋、冬季节寒冷时容易发病。患者突然发生会出现比较剧烈的头痛,或者头痛加重伴有恶心、想吐的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嗜睡、神志不清、说话含糊不清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氨基己酸、氨甲环酸等药物治疗,病情严重时还可采取手术治疗。 除上述疾病外,呕吐还可能是肠梗阻、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前兆。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脑梗中风常用药4种药
脑梗一般指的是脑梗死。没有脑梗死中风常用药4种药的说法,脑梗死中风患者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血压药物、降血脂药物、神经保护药物等。 1、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遵医嘱服用能够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从而改善脑梗死中风引起的不适症状。 2、抗凝药物 抗凝的药物主要包括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遵医嘱服用能够预防血栓形成,也能够改善脑梗死中风引起的脑部缺血、缺氧等症状。 3、降血压药物 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脑血管病变,容易引起脑梗死中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压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 4、降血脂药物 降血脂的药物主要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配合医生使用能够起到降低血脂的效果,也能够改善血管壁的弹性,防止血栓形成。 5、神经保护药物 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保护脑细胞、促进脑神经恢复的作用。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平时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饮食要清淡。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告知医生,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