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支招:久坐办公如何预防头痛

陈文明 神经内科一区 副主任医师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三级甲等

  26岁的周小姐是一名典型的办公室白领,她平均每天有8个小时是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这份工作已经持续了三年。这些日子以来,周小姐工作时老是觉得脖子发紧,全身疲倦、眼睛发胀,还头晕头痛,连晚上睡觉时都觉得脖子硬邦邦地酸痛不止,头部胀痛难忍,致使睡眠质量变差,整个人精神状态极差,加上白天上班时脖子和头部隐隐作痛,直接导致了工作质量的下降。为此,周小姐痛苦不已。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一科陈文明主任告诉我们,久坐办公室的白领由于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非常容易发生紧张性头痛,平时应注意预防。

  据陈文明主任介绍,紧张性头痛是白领阶层最容易得的一种头痛。该病以女性为多,多在30岁前后发病。它主要表现为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带感。

  作为一过性障碍,紧张性头痛多与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有关,但如持续存在,则可能是焦虑症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专家支招:久坐办公如何预防头痛

  陈文明主任认为,白领阶层在封闭的写字楼里工作容易感到头痛,这和大楼中缺乏流动的新鲜空气很有关系。而化学品、污染物(如石棉)、暖气系统或空调系统中的有毒物质、化学性空气清新剂、杀虫水和香烟烟雾都可能滞留在大楼里,这些都可能是头痛的诱因。可以用电子空气净化器、空气离子发生器帮助净化空气,也可以将窗户打开透气。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在工作之余离开大楼到有绿化的地方散散步。

  白领阶层大都一整天对着电脑工作,眼睛专注于某物太久,眼睛内部和周围的肌肉痉挛,也会引起头痛。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训练中心主任张新斐提醒,工作时每小时要让眼睛休息5分钟,最好向远处眺望,这样有助于预防头痛。

  如果经常头痛,还应当检查一下是否需要戴眼镜或更换新的眼镜,也应检查眼睛有无其他病症。

  据张新斐主任称,近年来由于坐姿不好而开始头痛或头痛变得更厉害的例子也非常多。有些习惯性动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常会引发肌肉酸疼或头痛,如勾着头伏在键盘上打字,或把电话听筒夹在肩膀和头之间打电话。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经常改变姿势,每隔45分钟左右休息3~5分钟,哪怕只是在办公室里倒杯水、稍微活动一下也好。” 张新斐主任说。

  相关知识链接>>>>

  1、平时预防紧张性头痛的发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 注意早晚的保暖,注意早、中、晚衣服的增减。

  ◆ 戒酒、戒烟、生活必须有规律。

  ◆ 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酸甘养阴之物,如西红柿、百合、青菜、草莓、橘子等,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 调节情绪,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要适当地参加文体活动,缓解压力。

  ◆ 不要一天到晚坐在电脑前,或埋头于书本,要不时地更换姿势,尽量缓解眼睛以及头颈部的疲劳。

  2、紧张性头痛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 防止和矫正各种不良姿势:长期保持某种姿势,因头颈和肩部肌肉持续性收缩,导致肌肉血液循环障碍和缺血,进而产生肌紧张性头痛。如长期伏案的脑力劳动者、驾驶人员等,宜取桌高椅低位,避免过久地低头伏案工作和其它异常姿势。

  ◆药物治疗:(1)镇静剂和抗抑郁药,目的是消除精神紧张状态。用药量不宜过大,过量用药本身可以加重病情或使头痛慢性化。常用的药物有安定、利眠宁、舒乐安定、多虑平和安他乐等。(2)止痛药物,有阿斯匹林、颅痛定、舒必利、卡马西平等。

  ◆物理疗法: 有针灸、按摩、热敷、电兴奋疗法等。目的是促进紧张的肌肉放松,改善头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致痛物质在局部的积贮。

  ◆放松训练: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是通过主观想象和客观措施,使人达到肌肉松弛精神安定减轻焦虑的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用少量氟美松或强地松龙加利多卡因,作风池或太阳穴封闭。也可在肌肉压痛点处注射封闭。

  ◆积极预防和治疗颈椎病:颈椎病是引起肌紧张性头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坚持头颈部肌肉的适当活动,有助手放松颈部肌肉,减轻头痛。

  ◆心理治疗:消除导致长期焦虑、抑郁、紧张的病因,这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专家小档案:陈文明,主任医师、教授、广东省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重点研究脑血管病的超时期、系统性、综合性治疗方法,眩晕症的定位、定性诊断和康复治疗,共发表学术论文二十多篇。目前还从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工作。

  门诊时间:每周三,专家门诊。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潘东波)

久坐办公室如何预防头痛?
2009-11-28 06:03:00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动症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动症通常指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一般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部分患者能够有效控制和缓解症状,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孩子会突然出现不受控制的动作和声音。这些动作可能包括眨眼、耸肩、做鬼脸等身体抽动,而声音表现则可能是清嗓子、说脏话等。该病症具有较高遗传倾向,相关基因的变异或缺陷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进而导致抽动症状出现。这种遗传因素使得疾病根源难以彻底消除。在神经生物学方面,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如多巴胺、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异常,可能引发神经信号传递紊乱,这是抽动症状产生的重要生理基础。由于神经递质系统的复杂性,目前医学手段很难使其完全恢复正常。此外,心理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长期处于压力、紧张、焦虑的心理环境下,或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都可能加重抽动的症状。即便在治疗过程中,这些因素也可能持续干扰治疗效果,导致病情反复。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和缓解症状。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等,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功能,减轻抽动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基因缺陷或完全修复神经递质系统的异常。心理行为治疗同样重要,通过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然而,这些治疗方法都只是对症处理,难以实现彻底治愈。对于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建议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营造温馨、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减少孩子心理压力。
卢祖能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麻痹后遗症
小儿麻痹后遗症主要体现在肢体畸形、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骨骼发育异常等方面。了解这些后遗症,有助于家长对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后续护理和康复有更全面的认识。1、肢体畸形:肢体畸形是小儿麻痹后遗症常见的表现。由于病毒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进而出现肌肉力量不平衡。例如,下肢肌肉受累时,可能出现马蹄内翻足、外翻足、膝关节屈曲或过伸畸形等,这些畸形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对行走和日常活动造成极大阻碍。2、肌肉萎缩:病毒侵袭神经后,受影响的肌肉长期得不到正常的神经刺激,会逐渐出现萎缩现象。肌肉萎缩多呈不对称性,患病肢体的肌肉体积明显小于正常肢体,肌肉力量也显著下降。3、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是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核心问题。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轻者表现为肢体活动不协调、力量减弱,严重者则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如行走时,可能出现跛行、步态不稳,甚至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辅助器具才能移动,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范围和独立性。4、骨骼发育异常:小儿麻痹后遗症还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由于肌肉力量的改变和长期的运动障碍,骨骼受到的应力分布不均,导致骨骼生长缓慢、变形。若孩子曾患小儿麻痹症,家长需密切关注其身体和心理状况。对于有后遗症的孩子,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矫形器具的使用等,以最大程度地改善肢体功能和矫正畸形。
尹春燕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小儿高烧惊厥吃什么药
小儿高烧惊厥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氯唑西林、地西泮等药物。需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若症状加剧,听及时就医。1、对乙酰氨基酚:属于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作用。其能有效降低小儿因高烧产生的过高体温,减轻因发热导致的不适。使用时需严格按医生指导剂量服用,避免过量导致肝损伤。2、布洛芬:同样是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也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按照医嘱使用对于小儿高烧惊厥有较好的缓解作用。3、氯唑西林:这是一种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当小儿高烧惊厥是由细菌感染导致时,使用氯唑西林可针对性地杀灭病原菌,控制病情。剂量需由医生确定,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等不良反应。4、地西泮:为苯二氮?类药物,是控制小儿惊厥发作的重要药物。其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快速抑制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有效终止惊厥发作。在小儿惊厥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缓解症状。建议小儿发生高烧惊厥时,立即将小儿侧卧,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不要自行盲目给药,应尽快送往医院,由医生根据小儿具体情况准确判断病因并选择合适药物及剂量进行治疗。平时要注意小儿日常护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减少感染机会。定期带小儿体检,了解其身体状况。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抽风可以治愈吗
小儿抽风能否治愈不能一概而论,这主要取决于抽风的病因等因素,部分高热惊厥引起的小儿抽风可以通过有效治疗实现临床治愈,而脑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引起的抽风则相对棘手,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小儿抽风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因高热惊厥引发的抽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这类抽风大多是良性的,发作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且发作形式单一,多为全身性发作。当孩子体温快速上升,超过38℃时,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就可能导致抽风发作。只要及时控制体温,减少惊厥发作次数,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神经系统逐渐发育完善,多数孩子很少再发作,基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然而,若是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引起的抽风,治疗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这些病变会持续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抽风反复发作,很难彻底治愈,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来控制发作,虽然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逐渐减少发作次数甚至停药,但仍难以完全治愈。对于小儿抽风,家长要保持冷静,一旦孩子出现抽风症状,应立即将孩子侧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同时解开孩子的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并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孩子高热,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孩子着凉感冒。对于有癫痫家族史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的孩子,更要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