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 > 天麻醒脑胶囊 > 老年痴呆 > 头晕头痛

最详细的眩晕分类

发布时间:2022-04-29

头晕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据统计18~79岁的人中约有30%因头晕而就诊,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头晕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头晕包括眩晕、平衡不稳、晕厥前状态、非特异性的头昏四个部分。

眩晕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个诊断,指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是机体对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眩晕的发生是由于平衡三联损害,主要因为前庭系统的不对称所导致的,归因于前庭神经、迷路功能障碍,或脑干的前庭中枢结构损害。每种眩晕都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也有其相互重叠的地方,现将其分类和临床特征归纳如下:

前庭系统性眩晕

1.前庭末梢性眩晕

1.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指某一特定头位诱发的短暂的旋转感,持续时间通常为数秒,很少超过1min,伴恶心、呕吐。BPPV是到目前为止最常见的眩晕,占周围性眩晕的20%~40%。其发病率在老年人及女性中更高,有自然缓解和频繁复发的特点,每年的复发率约为15%。

1.2前庭神经炎(VN):临床特征表现为迅速出现严重持续的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不伴耳聋和耳鸣。通常在刚苏醒的时候发作,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严重眩晕和伴随症状可在数日内减轻。

1.3梅尼埃病(MD):是特发性内耳疾病,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聋,伴耳鸣、耳闷胀感。

1.4良性复发性眩晕(BRV):多于成年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眩晕发作,起病突然无预兆,多在清晨觉醒时,眩晕程度严重,伴随明显的恶心、呕吐和面色苍白,可有眼震。

1.5迷路震荡:内耳受到暴力冲击或强烈的振动波冲击所致,颅脑闭合性损伤中约有1/4患者可致迷路震荡。

2.前庭中枢性眩晕

前庭中枢性眩晕多为颅内病变所致,呈渐近性和持续性,发作时间较长,常见的有前庭性偏头痛,可按血管性和非血管性进行分类。

2.1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一种具有多种前庭症状的偏头痛。眩晕以自发性旋转和位置性眩晕多见,也可表现为对运动的不耐受性,持续时间在5min~72h,头痛与眩晕可同时发生,也可独立发生。

2.2后循环缺血(PCI):是指后循环的TIA和后循环的脑梗死,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临床表现有头晕或眩晕、肢体麻木无力、复视、构音障碍、跌倒发作、共济失调等。

2.3癫痫性眩晕:是由前庭系统皮质中枢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导致的短暂、突发及反复发生的自身或周围景象的旋转、漂动、倾斜及空间坠落感等错觉,通常迅速恢复,持续数秒或数十秒,且常反复频繁发生,发作与姿势改变无关。

2.4颈源性眩晕:是颈部各种病变引起的眩晕综合征,系因椎体骨质增生导致横突孔狭窄,进而压迫椎动脉,或是由于刺激交感神经导致椎动脉一过性痉挛所致。

2.5前庭阵发症(VP):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血管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具有刻板性,常在安静时发作,也可由某些动作诱发。

2.6多发性硬化:眩晕是脑干和小脑内的髓鞘脱失区损害了前庭核及与前庭有联系的结构所致。

2.7颅颈结合部畸形

2.8发作性共济失调2型

3其他眩晕

3.1听神经瘤

3.2药物性眩晕

非前庭系统性头晕

非前庭系统疾病性头晕病因众多,与多因素相关,需要通过发作时间以及发作频率等予以区分。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