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肾病 > 肾病资讯

导尿时出现血尿如何处理

举报/反馈
2024-05-07 07:00:5739健康网

导尿时出现血尿可以考虑采取血尿、压力控制、抗凝治疗、止血药物治疗。如果血尿情况没有改善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1.血尿

血尿是由于导尿过程中损伤了泌尿系统的黏膜引起的小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氨甲环酸、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等可以抑制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酶活性,防止纤维蛋白降解,从而促进止血。对于轻度至中度的术后出血患者,可减少伤口渗出及出血量。

2.导尿

导尿术是在无菌条件下经尿道插入一根导尿管将膀胱内的尿液引流出来的技术操作。通过导尿术可以减轻因充盈引起的不适感,缓解因长期排尿困难引起的下腹胀满。适用于需要频繁排尿但无法自行完成者,例如脊髓损伤后遗症、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导致的排尿障碍。

3.压力控制

在插导尿管的过程中如果对局部组织造成了压迫或者是刺激,则会引起少量的出血现象。适当放松压迫力度或者调整姿势通常能够减轻症状。此方法适合用于避免因不当操作造成的轻微损伤。

4.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可以预防血栓形成,但在导尿时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进行导尿前应停用口服抗凝药物,必要时改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等方式进行抗凝。主要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的发生或复发。

5.止血药物

止血药物包括维生素K类制剂以及氨基己酸等,这些药物具有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稳定性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上述药物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轻度至中度出血,但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

在进行导尿时,应确保操作手法正确以减少出血风险,并密切观察是否有血尿情况发生。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并调整治疗方案。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