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长期管感染了可能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发热、透出液浑浊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局部皮肤红肿
由于感染导致炎症反应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血液中白细胞会聚集在受损区域周围以对抗病原体。这种免疫应答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血流量增加,从而引起皮肤发红和肿胀。感染引起的局部皮肤红肿通常出现在透析长期管插入的皮肤穿刺点附近。
2.疼痛
当感染发生时,炎症因子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皮层,引发疼痛感觉。疼痛一般也位于皮肤穿刺点及其周围的区域。
3.脓性分泌物
感染会引起组织坏死和细胞破裂,这些细胞内的内容物包括白细胞和细菌碎片等,会形成脓液。脓液是机体对于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它包含大量的白细胞和死亡的细菌,可以阻止感染的扩散。脓性分泌物通常会在感染的皮肤穿刺点处出现。
4.发热
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这些物质能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进而引起发热。发热可能伴随有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在透析长期管附近的皮肤表现更为明显。
5.透出液浑浊
如果患者存在凝固性心包炎,则心脏舒张受限,影响血液循环,此时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心力衰竭会使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肾功能下降,尿液减少,从而使透析液中的代谢废物浓度升高,颜色变浑浊。透出液浑浊通常发生在长时间未更换透析液或者透析过程中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且多见于透析长期管附近的透析液中。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液培养、尿液分析以及透析液微生物检测。治疗措施可能包括抗生素治疗,需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同时,患者应注意保持透析长期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