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肾毒性物质易引起肾脏损害的原因:①肾脏血流量大。全身血流量的1/4~1/5流经肾脏,每分钟约1000~1200ml,毒性物质随血流进入肾脏,必导致肾损害。②由于肾脏的逆流倍增机理使髓质和肾乳头部肾毒物质的浓度升高,故中毒性肾病时髓质及肾乳头部病变显著。③肾毒性物质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和排泄,故毒性物质在肾小管腔或小管上皮细胞内浓度增高,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④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的总面积,远远超过体内其他器官,故免疫复合物易沉积于肾小球而引起免疫性肾损害。肾小球系膜吞噬和清除毒物过程中引起系膜增生与免疫物质沉积。此外,肾毒物质通过肾小球三层不同滤膜时,使毒物或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沉积。
许多物质具有潜在的肾脏毒性,常见的内源性,如高钙、高磷、高尿酸及高草酸血症时均可引起肾间质──小管病。外源性,如重金属(铅、镉、汞、金、铀、铜、铋、铊、砷、锂、锌等)、化学毒物(包括有机溶剂、碳氢化合物、农药、杀菌剂及煤酚等)、药物,几乎所有药物均有肾毒性(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金属制剂、造影剂、利尿剂、中草药等)。
临床上较常见的肾毒性药物:①直接损伤肾脏的药物。氨基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先锋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紫霉素、二性霉素 B、四环素类、二甲金霉素、磺胺类、金制剂、青霉胺、依地酸(EDTA);保太松消炎痛、布洛芬、非那西丁、扑热息痛、水杨酸盐;氨甲喋呤;造影剂等。②表现为过敏性肾损害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磺胺类、利福平、对氨己酸、速尿、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别嘌呤醇、三甲双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③表现为结晶体肾病或尿路梗阻性肾病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④生物毒(动、植物性毒素),包括蜂毒、蛇毒、生鱼胆,蕈毒及花粉等。⑤物理因素如放射线、中暑、电休克等。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肾病频道
(实习编辑:郑德仲)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肾内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肾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肾内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洛阳市玻璃厂南路10号
二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武义县溪南街28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阳市白塔区卫国路一段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二道河子区荣光路59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仙台路东段(原老君台后街)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北京市崇文区法华南里25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