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在临床中,肾内科医生常被病人问及“体检中检查出血肌酐升高,超过正常值,请问医生严重吗?”。对血肌酐升高疑问的咨询很多,肾病病人不知道血肌酐是什么,也不了解血肌酐升高在临床上又有什么样的意义?针对肾病患者普遍出现的这种疑问,在此对血肌酐升高的临床意义做个简单的介绍!
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生成肌酐,再释放到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基本上不受饮食、高分解代谢等肾外因素影响,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体内生成量恒定(每日20mg/kg)的情况下,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清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增高,因此当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清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映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正常男性血肌酐为53~106gmol/L,女性为44.2~97.2gmol/L。
在血肌酐增高后,最重要的是采取治疗措施,虽然可能血肌酐增高不多,但肾功能损伤已经很严重,因为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在轻、中度损伤时,血肌酐增高的可能不明显,一般肾功能损伤超过80%时,血肌酐才有明显的增高。因此,一旦发现血肌酐增高要及早治疗。
针对血肌酐增高的治疗上,以往的传统治疗仅是降血肌酐,而不去修复基底膜,这样血肌酐是不会下降的,既使下降,那也是暂时的。也可采用微化中药治疗,清除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免疫复合物和病变组织,同时修复肾小球基底膜。只要将受损基底膜修复后,改变了肾脏结构,扩大了肾小球滤过面积,血肌酐就会逐渐下降,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此时一定要预防感冒,控制饮食及情绪、不要劳累、控制血压、血糖等因素,保护好肾功能。只要注意到这些,血肌酐一定会降下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39肾病频道
(实习编辑:郑德仲)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肾内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副主任医师
三亚中心医院 肾内科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
河南誉美肾病医院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