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肾病 > 慢性肾衰

贫血老人或是慢性肾衰引起

举报/反馈
2014-10-23 01:27:23生命时报

  退休在家的刘先生半年前开始出现面色苍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的情况,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贫血。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用了很多药之后,仍不见好转。医生建议他再去查查肾功能,结果发现,刘先生肾功能中度损害。进一步检查后确诊,刘先生的贫血是因为慢性肾衰所致,实为肾性贫血,而不是此前认为的营养性贫血。对症治疗后,刘先生的贫血很快得到了改善。

  贫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但很少有人会想到肾脏疾病。实际上,肾病病人发展到中、晚期(如慢性肾功能衰竭)常会发生贫血,不经正确治疗,贫血将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健康。

  肾脏疾病中晚期为什么会出现贫血呢?在红细胞的整个生成过程中,包括血红蛋白的合成、红细胞的成熟等,都与肾脏分泌的红细胞生成素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肾病到了晚期,肾实质已经受到严重破坏,使得肾脏的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它对骨髓的刺激作用因此减弱,进而使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发生障碍,因此出现进行性贫血。

  慢性肾衰时,人体的代谢废物(如甲基胍)从尿中排出减少,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此种物质能加速红细胞破坏,使红细胞的寿命缩短,从而引起慢性贫血。

  此外,慢性肾衰病人长期低蛋白饮食,体内蛋白质合成减少,但尿中却有大量蛋白质丢失,再加上病人多有厌食、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小肠吸收功能也不好,结果使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等)摄入不足。这些因素也可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而导致贫血。

  肾性贫血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老年人。老人如果发现身体浮肿、腰痛、蛋白尿、血尿等,又出现贫血,更应警惕肾性贫血。曾有区域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32%,老年人因脏器老化、有肾动脉硬化,更易加重肾脏的损害,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时出现尿毒症。此外,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这些疾病会导致靶器官受损,从而引起慢性肾病。

  老年人由于患肾病的风险高,所以不论有无肾脏病史,当出现皮肤萎黄或苍白,口唇、眼结膜的血色浅淡、指甲床颜色灰白,乏力、头晕、疲累等贫血临床症状时, 一定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检查,必要时应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忽视肾脏疾病的存在,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确定为肾性贫血,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合理治疗。在积极治疗肾脏病的同时,进行控制血压、纠正酸碱、电解质平衡失调、合理饮食处理的综合治疗,及时使用红细胞生长素,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等红细胞生成原料。对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已达尿毒症患者,要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处理,这样才能纠正贫血、延缓病情发展。

  专家小传

  章友康,教授,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肾内科主任。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