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病因病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肾病 > 肾病病因病理

“肾”利人生先控血压

举报/反馈
2014-10-18 00:00:35华人健康网

  你是人生“肾”利组吗?社会竞争压力大,许多人力拼成为胜利组的一员,长期承受压力、饮食油腻、缺乏运动,造成台湾超过7成民众属于高血压危险族群。医师提醒,高血压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会导致肾脏病变,且引发恶性循环。若拒绝当个鲁蛇(loser),千万别忘了做好血压控制和肾脏保养。

  高血压&肾脏病 恶性循环更损健康

  台湾耕莘医院肾脏科医师卢国城表示,高血压和肾脏病都是国人常见的慢性病,彼此具有共病性。有些患者是先有高血压,特别是90%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或不明原因性的高血压,若治疗时控制不好或根本从不治疗,心血管长期承受压力,连带影响肾血管的血流和肾脏排泄,尤其是合并肥胖极易导致蛋白尿和肾脏病变。

  若是恶性高血压,收缩压突然超过180-200mmHg以上,患者较易陷入心脏衰竭和急性肾衰竭的致命危机中。若是慢性高血压,虽然恶化进程较慢,但若合并有高血糖、高血压或高血脂症,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抽菸喝酒,长期也会加重肾脏实质发炎和纤维化,导致肾小管和肾丝球的病变。

  然而肾脏本身的病变也会造成高血压,且彼此形成恶性循环。举例来说,缺血性肾脏疾病,或是胆固醇过高造成的肾动脉硬化和狭窄,都可能激活肾脏血管张力素,造成肾脏调节电解质、水分和盐分的能利下降,进而导致高血压。而因糖尿病、红斑性狼疮、慢性肾丝球病变等疾病造成肾脏实质性病变的患者,也常合并有高血压的症状。

  研究:血压减5 mmHg ,心肌梗塞少12%

  高血压控制的好,可大幅降低慢性肾脏疾病的恶化速度,也能降低肾脏病患者罹患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013年英国医学杂志《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曾刊载一篇Vlado Perkovic博士的研究,内容提到慢性肾脏病患者每降低收缩压5mmHg,可减少未来发生心肌梗塞、心脏衰竭等重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达12%。

  不过,台湾不少人存有长期吃降血压药物会伤肾的错误观念。卢国城医师表示,降血压药物多经肝肾代谢,多少会增加肝肾负担,但如果高血压不治疗对肾脏的伤害是100分,除非患者有药物滥用、血压控制不当的情况,否则正常使用,药物本身对肾脏的负担可能不到0.1分,相较之下,正确使用降血压药物的作用是“利远大于弊”。

  降血压药物利>弊 兼具保肾成趋势

  卢国城医师表示,对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降血压药物不能仅有稳定血压的效果,更要能保护肾脏功能。常见降血压药物,例如利尿剂、钙离子阻断剂或直接血管扩张剂,主要藉扩张和松弛血管来调降血压,但长期规律服用却会造成心血管内血容量和心脏血液输出量的增加,有可能加重心脏的负担,也有机会增加肾血管和肾丝球的压力,而加速肾丝球硬化、肾功能恶化。

  因此,目前近几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较常使用的第一线降血压药物,除了必备的利尿剂,还包括针对RAA系统(肾素-血管张力素)进行改善的ACEI/ARB型药物,调降周边血管的血压、减轻肾丝球的压力,对肾小管又有轻微利尿的作用,可避免血管内血液容量增加,同时达到保护心血管和肾脏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ACEI/ARB型药物仍有适用对象的限制,若年纪超过70岁以上、长期依赖血管张力素的患者、冠状动脉疾病严重者、高胆固醇病史达20至30年者,用药都要特别小心,以免出现恶性并发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